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斌专利>正文

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1737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和装置,提供一组气球,在所述气球内充填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提供一组软管,所述软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通孔;用所述的气球使所述软管的一端浮空,使得该组软管被分布在待处理的具有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区域中;提供至少一个具有风机的除尘装置,各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经过主进气管连接至除尘装置的进风口;利用除尘装置中风机的吸引力将待处理区域中的颗粒物经软管管壁上的通孔吸入软管内,使颗粒物经过进气管进入除尘装置中,实现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于对各种无组织排放的场合的污染治理,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移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污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空气中的无组织排放微小颗粒物进行收集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用于对烟气、扬尘等的收集处理。
技术介绍
无组织排放主要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例如,露天堆放的沙土、煤炭、粘土等的表面散失物,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造成的扬尘等。有些情况下,低矮排气筒的排放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在矿山、建筑工地、采石场、仓储堆场、港口、火电厂、钢铁厂、垃圾回收处理站等场所,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无组织排放,道路机动车扬尘也是城市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为减少无组织排放造成的污染,现有技术中的主要思路是对起尘点进行控制。其一是云雾抑尘技术,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3657301A公开了一种无组织排放超细颗粒粉尘泡沫干雾抑尘工艺,包括起尘点泡沫抑尘步骤、干雾抑尘步骤,其中,起尘点泡沫抑尘步骤通过在起尘点排放源上方或周围外侧喷泡沫环管上设置的单个或多个双流体喷嘴或高压单流体喷嘴向起尘点排放源粉尘喷射泡沫,覆盖PM2.5产尘点区域;干雾抑尘步骤通过在喷泡沫环管上方设置的单个或多个双流体干雾喷枪或高压单流体干雾喷枪喷射的干雾层,使PM0.1产尘点区域被无缝隙干雾所覆盖。其二是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颗粒状尘粒,自重增加而沉降。上述方法可以抑制无组织排放,但是均存在下列问题:1、实施成本高,通过云雾或者生物纳膜覆盖整个起尘点区域,投入较大;2、只适用于具有明确的起尘点的场合,难以适用于例如道路扬尘等起尘区域分散的场合,同时无法处理已经形成的排放颗粒物污染;3、由于需要用干雾或者生物纳膜覆盖整个堆积区域,不便于堆积物的装卸、应用。因此,需要提供新的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以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无组织排放污染的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的装置。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提供一组气球,在所述气球内充填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提供一组软管,所述软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通孔;用所述的气球使所述软管的一端浮空,使得该组软管被分布在待处理的具有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区域中;提供至少一个具有风机的除尘装置,各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经过主进气管连接至除尘装置的进风口;利用除尘装置中风机的吸引力将待处理区域中的颗粒物经软管管壁上的通孔吸入软管内,使颗粒物经过进气管进入除尘装置中,实现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上述技术方案中,气球可以是氢气球,也可以填充氨气或氦气。通过气球升高软管,通过软管上的通孔吸收微小颗粒物,通过除尘装置收集颗粒,实现环保处理。气球的大小根据实际负载情况确定,通常,气球直径在2.5米左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软管经过一电控阀与主进气管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控制软管与主进气管的通断,当区域中颗粒密度较低时,可以关闭部分软管,减小风机功率,以降低功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软管的直径为40~60毫米,所述软管上的通孔直径为2.6~3.5毫米;通孔的分布密度为每米长度的软管上设有6~12个通孔。所述软管的长度为100~150米,相邻软管的间距为1.2~1.8米。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一组气球、一组软管、至少一根进气管和至少一台除尘装置,所述软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通孔,所述软管一端与所述气球连接,另一端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连接至除尘装置的进风口,所述除尘装置中设有风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一所述软管与所述进气管间设有一电控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软管的直径为40~60毫米,所述软管上的通孔直径为2.6~3.5毫米;通孔的分布密度为每米长度的软管上设有6~12个通孔。所述软管的长度为100~150米,相邻软管的间距为1.2~1.8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除尘装置为移动式除尘装置,所述移动式除尘装置具有一箱式壳体,箱式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电控箱,箱式壳体内按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初级过滤器、除尘器和风机,初级过滤器和除尘器下部分别连接有收集桶。采用移动式除尘装置,使得整套设备可以方便地移动,用于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处理。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直接对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污染的空域进行处理,适合于对各种无组织排放的场合的污染治理。2、本专利技术利用气球实现软管的悬浮,利用软管上的通孔收集颗粒物,从而实现了对空域中的污染颗粒物的收集处理。3、本专利技术利用移动式除尘装置与软管配合,整套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移动性好,能够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无组织排放污染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除尘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软管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1、气球;2、软管;3、通孔;4、电动阀;5、进气管;6、除尘装置;7、风机;8、箱式壳体;9、进风口;10、出风口;11、电控箱;12、初级过滤器;13、除尘器;14、收集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一组气球1、一组软管2、进气管5和一台除尘装置6。其中,进气管5的直径是200毫米,总长度50米,本体为硬管,从中间位置经过一进气软管连接到除尘装置6。左、右两侧硬管上分别经电动阀4连接直径50毫米的软管2,软管2长度为120米,由氢气球悬挂,软管2间隔1.5米,软管2上开设有直径3毫米的通孔3,每米软管上开有8个通孔,左、右两侧硬管上共连接安装30根软管。每个气球1直径约为2.5米。除尘装置6采用移动式除尘装置,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移动式除尘装置具有一箱式壳体8,箱式壳体8上设有进风口9、出风口10和电控箱11,箱式壳体8内按进气方向依次设有初级过滤器12、除尘器13和风机7,初级过滤器12和除尘器13下部分别连接有收集桶14。风机的功率可以根据需要选定。例如,以处理风量120立方米/分钟为例,选用处理风量为120立方米/分钟,压力30千帕的移动式除尘装置,一天24小时可以处理17万立方米左右的风量,相当于处理高度120米,直径40米的空间。可以通过设置多套设备来提高处理量,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主管直径、配置不同处理风量的移动式除尘设备。实施例二: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装置,包括一组气球、一组软管、进气管和一台除尘装置。其中,进气管的直径是200毫米,总长度50米,本体为硬管,从中间位置经过一进气软管连接到除尘装置。左、右两侧硬管上分别间隔连接直径40毫米的软管,每根软管长度为150米,由氢气球悬挂,相邻软管之间间隔约1.4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组气球,在所述气球内充填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提供一组软管,所述软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通孔;用所述的气球使所述软管的一端浮空,使得该组软管被分布在待处理的具有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区域中;提供至少一个具有风机的除尘装置,各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经过主进气管连接至除尘装置的进风口;利用除尘装置中风机的吸引力将待处理区域中的颗粒物经软管管壁上的通孔吸入软管内,使颗粒物经过进气管进入除尘装置中,实现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组气球,在所述气球内充填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提供一组软管,所述软管的管壁上分布有通孔;用所述的气球使所述软管的一端浮空,使得该组软管被分布在待处理的具有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区域中;提供至少一个具有风机的除尘装置,各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经过主进气管连接至除尘装置的进风口;利用除尘装置中风机的吸引力将待处理区域中的颗粒物经软管管壁上的通孔吸入软管内,使颗粒物经过进气管进入除尘装置中,实现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软管经过一电控阀与主进气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直径为40~60毫米,所述软管上的通孔直径为2.6~3.5毫米;通孔的分布密度为每米长度的软管上设有6~12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收集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长度为100~150米,相邻软管的间距为1.2~1.8米。
5.一种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