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156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震保险杠,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保险杠上基板和保险杠下基板;汽缸,所述汽缸设置在所述保险杠下基板上;顶盖,所述顶盖一侧与所述汽缸通过连杆连接,另外一侧与所述保险杠上基板连接;减震管,所述减震管设置在所述保险杠上基板和所述保险杠下基板之间,所述减震管的两段分别与所述保险杠上基板和所述保险杠下基板连接。所述减震管为空心管。所述减震管的直径为20毫米;所述减震管的厚度为2毫米;所述减震管叠加的层数为7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震保险杠的减震平缓、充分,为乘员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最大程度的保护乘客的安全,同时尽可能减轻车辆的损坏,以减少后期维修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充注的保险杠内吸收冲击的装置组
,具体是一种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吸收和缓和冲击力的减震保险杠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发生碰撞时,不合理的变形会减少乘员舱的生存空间,严重威胁乘员的安全。目前,汽车防撞减震装置构造是,主要由保险杠横梁和减震盒组成,保险杠横梁截面多为简单的圆弧或方形截面,减震盒多为方形盒体,上面开设诱导压溃槽。保险杠的减震盒多是采用两块银金件焊接而成,且多数中间开有几道凹槽。其缺点是低速碰时,不宜变形,不但吸收不了能量,反而将能量顺利的传给了纵梁,造成了低速碰撞,就有纵梁变形的现象。而在高速碰撞时,由于组成减震盒的两块镀金件大多是采用上下或左右结构,且厚度分布不均,导致在碰撞过程中各边减震不均,既而使变形、减震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成员的安全也·就不能很好的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能充分变形和减震,具有较好的载荷传递路径,且简单实用的减震保险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减震保险杠,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保险杠上基板和保险杠下基板;汽缸,所述汽缸设置在所述保险杠下基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减震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保险杠上基板和保险杠下基板;汽缸,所述汽缸设置在所述保险杠下基板上;顶盖,所述顶盖一侧与所述汽缸通过连杆连接,另外一侧与所述保险杠上基板连接;减震管,所述减震管设置在所述保险杠上基板和所述保险杠下基板之间,所述减震管的两段分别与所述保险杠上基板和所述保险杠下基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保苏王同涛李硕伊永超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名岳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