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圆管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8520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被动撞击时的薄壁吸能装置,属于车辆碰撞冲力的阻尼配件技术领域。吸能装置包括多个结构与尺寸均相同的吸能单元,吸能单元的内表面为正n边形柱体,吸能单元的外表面为金字塔型波纹结构。吸能装置能够同时满足高比吸能率和低载荷均匀性系数的要求,提高交通工具中广泛应用的薄壁吸能结构在发生被动碰撞时的变形可控制性和吸收冲击动能的性能,从而改善交通工具的被动安全性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碰撞冲力的阻尼配件
,具体涉及车辆被动撞击时的一种薄壁圆管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交通工具在碰撞事故中的抗撞性是被动安全性分析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金属薄壁结构因具有良好的抗撞吸能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船舶、航天等各个领域。目前的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中的抗撞吸能结构设计中,一般采用光滑表面的金属薄壁圆截面筒或方截面筒。金属薄壁吸能构件主要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激烈碰撞产生的冲击动能,实际碰撞事故中,往往有多种破坏模式或者多种变形模式混杂在一起,例如,飞机和汽车的薄壁结构在撞击载荷作用下发生破坏,可能同时发生塑性扭转、塑性弯曲、塑性屈曲、生成裂纹、裂 纹扩展、断裂和被穿透,不同的部位可能发生不同的破坏模式,每次撞击部位不同,载荷不同,发生的破坏形式和程度大相径庭,具有不可预测和不易控制的特征。理想的碰撞吸能盒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高比吸能率,即碰撞吸能盒所吸收的最大能力与其自身重量的比值要高;低载荷均匀性系数,即碰撞吸能盒在受撞击过程中传递给车厢结构的最大载荷与整个变形过程中传递的平均载荷的比值要低;稳定性高,优良的抗撞结构应当以稳定的破坏模式和可控的方式通过结构本身的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圆管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多个结构和尺寸相同的筒体结构吸能单元,吸能装置由吸能单元沿筒体中心轴线方向串联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单元的内表面为正多边形柱体,所述吸能单元的外表面为金字塔型波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光杨靖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