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桥左右板簧后支架,属于板簧后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板簧后支架作为一种吊耳的辅助装置,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板簧后支架安装不够牢固,整个支架的强度也不高,需要经常维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捷、安装牢固、强度较高的一桥左右板簧后支架。本技术的一桥左右板簧后支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底板10,底板10的上部为·带有凹槽14的立板5,立板5下部设有第二凸台6,上部设有两个第三凸台15,且两第三凸台15与两第二凸台6中间均设有贯穿立板5的安装孔1,立板5与底板10之间设有空腔壁7连接,底板10的下部通过上加强筋11与上立面8连接,通过下加强筋12与下立面9连接,上立面8与下立面9上均设有第一凸台2,且第一凸台2中间设有同轴的带有割口面4的轴孔3,第一凸台2的底部设有同轴的锁紧孔13。本技术一桥左右板簧后支架,设有多个安装孔和锁紧孔,在安装吊耳时能够更加牢固可靠,且底板与上、下立面之间各设有加强筋,增加了整个支架的强度,支架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从而无需经常性地维修和更换。附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左右板簧后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底板(10)的上部为带有凹槽(14)的立板(5),立板(5)下部设有第二凸台(6),上部设有两个第三凸台(15),且两第三凸台(15)与两第二凸台(6)中间均设有贯穿立板(5)的安装孔(1),立板(5)与底板(10)之间设有空腔壁(7)连接,底板(10)的下部通过上加强筋(11)与上立面(8)连接,通过下加强筋(12)与下立面(9)连接,上立面(8)与下立面(9)上均设有第一凸台(2),且第一凸台(2)中间设有同轴的带有割口面(4)的轴孔(3),第一凸台(2)的底部设有同轴的锁紧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旭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