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力杆支座,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两挡板,每一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两边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推力杆总成及工程车辆。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推力杆运动时,所述推力杆支座整体结构受力,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整车的使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杆支座、包括推力杆支座的推力杆总成及包括该推力杆总成的工程车辆。技术背景 现有推力杆支座中,一种形式为上、下固定板由销轴连接成为一个刚性体,推力杆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板组件相连接,组成一个浮动连接机构。当推力杆向前、向后运动时,其动力由螺栓传递到固定板组件,该固定板组件随之向前、向后运动,运动过程中,推力杆、固定板组件上的孔受往复交替动压,螺栓螺纹受交替的剪切力,造成推力杆连接的螺栓松动,致整个连接结构不稳定,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性能。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推力杆支架,包括开口挡侧板I’、支架腿2’、支撑块3’、弧型凹槽4’和加强筋5’。其结构形式如图I所示支撑块3’与推力杆接头由螺栓相连接,开口挡侧板I’与车架相连接。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当推力杆向前、向后运动时,其动力由连接的螺栓传递到推力杆支架上,该推力杆支架随之向前、向后运动,运动过程中,支撑块3’与推力杆接头连接的螺栓受交替剪切力,造成推力杆连接螺栓容易松动,致整个连接结构不稳定,降低了整车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推力杆支座,通过采用底座的形式,改变了推力杆支座的受力情况,提高了推力杆支座稳定性,提高了整车的使用性能。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推力杆支座,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两挡板,每一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两边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与支座连接的推力杆运动时,支座整个自身结构受力,提高了整车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嵌套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轴套的端部不露出所述安装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力杆运动时,所述轴套承受径向力,避免连接件直接受力;轴套端部不露出安装孔,保证了挡板外部结构的平整性,避免轴套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或擦伤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为U型或矩形。采用此技术方案,使推力杆底座的结构更加对称,整体受力均匀,便于制造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一所述挡板上设置的所述安装孔相对于所述底板的高度相同。采用此技术方案,使整个支座的自身结构受力效果好,提高了整个支座的使用寿命O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两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推力杆接头的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板为平板或为U形弧板。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采用平板或U形弧板的推力杆支座,以便于推力杆支座和车架的连接,提高推力杆支座的适应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均布有螺纹孔。采用此技术方案,便于底板与车架底座连接,提高推力杆支座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挡板焊接成一体或为一体结构。这样,推力杆支座的结构更加紧凑,整体结构强度高,且便于制造加工,提高推力杆支座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推力杆总成,包括连接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推力杆接头、上述的推力杆支座和紧固件,所述推力杆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每一挡板的安装槽内,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轴套将挡板与所述连接件紧固。再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推力杆总成。具有上述推力杆总成的全部有益效果。综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底座的形式,在底板上设有挡板,所述每一挡板形成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相对的两边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孔。当推力杆向前向后运动时,所述推力杆接头的力通过挡板传递给底板,支座自身整体结构受力,提高了推力杆支座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车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保证生产安全。附图说明图I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一种推力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所述推力杆支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所述推力杆总成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结构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所述推力杆支座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所述推力杆总成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开口挡侧板2’支架腿3’支撑块4’弧型凹槽5’加强筋图2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底板 2挡板 3安装孔 4轴套6第一间隙7安装槽8螺纹孔 9推力杆接头10推力杆 11连接件12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2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推力杆支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推力杆支座,包括底板I和与所述底板I固定连接的两挡板2,每一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安装槽7,在所述安装槽7的两边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孔3。通过在底板I上设有一对挡板2,当推力杆向前、向后运动时,推力杆接头将产生的水平力直接传递给挡板,所述挡板将力传递给底板,使整个支座的自身结构受力,提高了整车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优选地,还包括轴套4,所述轴套4嵌套在所述安装孔3内,且所述轴套4的端部不露出所述安装孔3。这样,当推力杆运动时,所述轴套4承受径向力,避免连接件直接受力;轴套4端部不露出安装孔3,保证了挡板2外部结构的平整性,避免轴套4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或擦伤工作人员,提高了支座的安全性。优选地,轴套每端缩进安装孔0.5 lmm。便于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减小螺栓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为U型或矩形。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推力杆底座的结构更加对称,整体受力均匀,便于制造与安装,提高生产效率。优选地,每一挡板2上设置的所述安装孔3相对于所述底板I的高度相同。这样,使得推力杆底座的结构更加对称,整体受力均匀,便于制造与安装,提高推力杆底座的生产效率。所述两挡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6。这样,便于安装推力杆接头。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I为平板,呈长方形或方形。平板状的底板结构便于加工,与车架的接触面积大,同时便于紧固件的安装,连接强度高。所述底板I均布有螺纹孔8,便于底板I与车架底座连接,提高推力杆支座的稳定性。所述底板I与挡板2焊接成一体或为一体结构。这样,推力杆支座的结构更加紧凑,整体结构强度高,且便于制造加工,提高推力杆支座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图3和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所述推力杆总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推力杆总成,包括连接件11、套设于所述连接件11上的推力杆接头9、上述实施例中的推力杆支座和紧固件12,所述推力杆接头9设置于第一间隙6内;所述连接件1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安装槽7内;所述紧固件12穿过所述安装孔5和所述轴套4将挡板2与所述连接件11紧固。连接件11的两端与所述安装槽7相匹配,连接件11的两端在水平方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5的大小相当。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力杆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的两挡板(2),每一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安装槽(7),在所述安装槽(7)的两边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安装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斌,潘勇,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