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尤指一种使布线更弹性化的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演进,半导体产品已开发出不同封装产品型态,而为追求半导体封装件的轻薄短小,因而发展出一种四方平面无引脚(Quad Flat No leads,QFN)的封装技术,其特征在于导脚不凸出该胶体表面。 如图I所示,其为第7,795,071号美国专利揭示的QFN封装件的线路结构,其通过于具有贯穿的开口 100的承载板10上形成覆盖该开口 100 —侧的绝缘层14,该绝缘层14具有外露于该开口 100的置晶侧14a与相对的植球侧14b,于该置晶侧14a上埋设多个电性接触垫12及导电迹线11,且于该植球侧14b中埋设多个植球垫15。其中,该导电迹线11位于各该电性接触垫12之间,且该植球垫15与该电性接触垫12相接合于该绝缘层14中,又该电性接触垫12用于电性连接芯片(图未示),而该植球垫15结合焊球(图未示)以接置电路板(图未示)。然而,现有线路结构中,该植球垫15与该电性接触垫12的位置相同(中心对齐),使得焊球布设(solder ball layout)与电性接触垫12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其包括:介电层,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半导体芯片,其置于该介电层的第一表面上;至少二个电性接触垫,其埋设且外露于该介电层的第一表面,并电性连接该半导体芯片;多个植球垫,其设于该介电层的第二表面上;以及多个导电柱,其设于该介电层中,且各该导电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结合该电性接触垫,而第二端结合该植球垫,以电性连接该植球垫与该电性接触垫。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7 TW 1001265291.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其包括 介电层,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半导体芯片,其置于该介电层的第一表面上; 至少二个电性接触垫,其埋设且外露于该介电层的第一表面,并电性连接该半导体芯片; 多个植球垫,其设于该介电层的第二表面上;以及 多个导电柱,其设于该介电层中,且各该导电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结合该电性接触垫,而第二端结合该植球垫,以电性连接该植球垫与该电性接触垫。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芯片是以打线方式电性连接该电性接触垫。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件还包括形成于该电性接触垫上的表面处理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形成该表面处理层的材料为镍、钯及金。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件还包括形成于该植球垫上的表面处理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形成该表面处理层的材料为镍、钯及金或有机可焊保护材。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件还包括形成于该介电层的第一表面上的封装胶体,以覆盖该半导体芯片与该电性接触垫。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件还包括具有贯穿开口的基板,且该介电层的第一表面设于该基板上以封盖该开口的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芯片位于该开口中,且该电性接触垫外露于该开口。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保护层,其设于该介电层的第二表面上,且外露该植球垫。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其特征在于,该封装件还包括多个导电迹线,其埋设于该介电层的第一表面,且位于该至少二个电性接触垫之间。12.—种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其包括 于一基板上形成至少二个电性接触垫; 形成多个导电柱于该至少二个电性接触垫上; 形成介电层于该基板上,以包覆该导电柱与电性接触垫,且该介电层外露该导电柱; 形成多个植球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惟中,林俊贤,白裕呈,洪良易,孙铭成,
申请(专利权)人: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