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锭模具,模具的铸造槽底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横向凸条,铸造槽两端中间各设有一个向内的凸台,凸条的宽度与凸台的宽度对应,两凸条中线之间的距离是槽口宽度与槽底宽度尺寸之和的一半的整数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铸造出的铝锭堆垛时层与层之间交叉叠放,每一层相邻铝锭上下倒置放置,在相邻两层铝锭之间,其中一层两侧的铝锭的两端凹口和另一层铝锭顶部的凹槽配合,形成一个闭合的通凹槽,然后用钢带绑束,使得层与层之间形成一体,在打捆的时候只需两条钢带即可牢牢的把铝锭绑束在一起,不易散捆,且节省钢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锭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铝锭模具铸造槽的两端设有凸台、底部设有凸条,分别对应铸造出的铝锭两端的凹口和顶部的凹槽。铝锭大都交叉叠放打捆,打捆的时候凹口和凹槽都是单独使用的,所以如果只从横向或纵向打捆铝锭,则很容易散捆;如果分别从横向、纵向来绑束交叉叠放在一起的铝锭,但是由于两端凹口和顶部的凹槽单独使用,不能相互配合,所以在绑束叠放的铝锭时会有一侧的棱处的绑束钢带呈直角,这样在运输的时候很容易折断或者摩损铝锭边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锭模具,使得铸造出的铝锭便于打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锭模具,模具的铸造槽底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横向凸条,铸造槽两端中间各设有一个向内的凸台,凸条的宽度与凸台的宽度对应,两凸条中线之间的距离是槽口宽度与槽底宽度尺寸之和的一半的整数倍。所述的铸造槽的两侧设有台阶,沿上述台阶面中线向外侧贴槽壁、向上朝槽口侧设有凸块,沿上述台阶面中线向内侧及槽底侧设有和上述凸块形状对应的凹槽。所述的铝锭模具底面和模具两侧的外侧面之间分别设有弧形凹槽过渡面。本技术中模具的铸造槽底部设有两个凸条,铸造槽两端中间设有凸台,而且凸台的宽度与凸条的宽度对应,两凸条中线之间的距离是槽口宽度与槽底宽度尺寸之和的一半的整数倍,这使得铸造出的铝锭在打捆的时候更加方便牢固。为了在运输时充分利用空间,铝锭层与层之间交叉叠放,每一层上的相邻铝锭之间上下倒置放置。这时在相邻两层铝锭之间,其中一层两侧的铝锭的两端凹口和另一层铝锭顶部的凹槽配合,形成一个闭合的通凹槽,然后用钢带绑束,使得层与层之间形成一体,这种结构使得打捆的铝锭不易散捆,而且铸造出的铝锭两侧面的凹凸卡扣使相邻铝锭互锁,在打捆的时候只需两条钢带即可牢牢的把铝锭绑束在一起,节省钢带,便于运输,铝锭在运输的过程中不易被磨损。铸造槽两侧的凸块和凹槽使得铸造出的铝锭在打捆的时候,相邻铝锭上下倒置贴靠在一起,且凹凸扣合,使打捆后的铝锭相互紧紧的咬在一起,不易散捆或相对滑动。加强筋的截面上部为圆弧形过渡,以及铝锭模具底部外侧面和模具两侧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弧形凹槽过渡面,在保证铝锭模具强度的同时,节省了原材料,冷却更加均匀,便于后期脱模,而且铸造出的铝锭表面质量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铝锭模具的侧示图;图2为铝锭模具的仰视图;图3为铝锭打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的铝锭模具,模具的铸造槽5底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横向凸条6,铸造槽5两端中间各设有一个向内的凸台7,凸条6的宽度与凸台7的宽度对应,两凸条6中线之间的距离是槽口4宽度与槽底3宽度尺寸之和的一半的整数倍。如图2所示,X表示铸造槽5槽底3的宽度,Y表示铸造槽5槽口4的宽度,S表示两凸条6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它们之间满足S=(X+Y)×K/2,其中K取值为2、3、4、5……,K的最佳取值为3、4、5,本实施例中K取值为3。模具的铸造槽5的两侧设有台阶,沿上述台阶面10中线向外侧贴槽壁、向上朝槽口4侧设有凸块8,沿上述台阶面10中线向内侧及槽底3侧设有和上述凸块8形状对应的凹槽9。台阶面10的宽度为1cm~5cm,本实施例中取2.6cm;凸块8和凹槽9的长度为2cm~20cm,本实施例中取8cm;凸块8和凹槽9的高度为0.5cm~5cm,本实施例取2cm。铝锭模具底面和模具两侧的外侧面之间分别设有一个弧形凹槽过渡面2。铝锭模具铸造槽5两端的凸台7和底部的凸条6分别对应铝锭12两端的凹口14和铝锭12上面的凹槽13。图3为铝锭打捆后的示意图,为了在运输时充分利用空间,铝锭12层与层之间交叉叠放,每一层上的相邻铝锭12之间上下倒置贴靠在一起。这时在相邻两层铝锭12之间,其中一层两侧的铝锭12的两端凹口14和另一层铝锭12顶部的凹槽13配合,形成一个闭合的通凹槽,然后用钢带11绑束,使得层与层之间形成一体,这种结构使得打捆的铝锭12不易散捆,而且铸造出的铝锭12两侧面的凹凸卡扣使相邻铝锭12互锁,在打捆的时候只需两条钢带11即可牢牢的把铝锭12绑束在一起,节省了钢带11。权利要求1.一种铝锭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的铸造槽底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横向凸条,铸造槽两端中间各设有一个向内的凸台,凸条的宽度与凸台的宽度对应,两凸条中线之间的距离是槽口宽度与槽底宽度尺寸之和的一半的整数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槽的两侧设有台阶,沿上述台阶面中线向外侧贴槽壁、向上朝槽口侧设有凸块,沿上述台阶面中线向内侧及槽底侧设有和上述凸块形状对应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锭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锭模具底面和模具两侧的外侧面之间分别设有弧形凹槽过渡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铝锭模具,模具的铸造槽底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横向凸条,铸造槽两端中间各设有一个向内的凸台,凸条的宽度与凸台的宽度对应,两凸条中线之间的距离是槽口宽度与槽底宽度尺寸之和的一半的整数倍。本技术铸造出的铝锭堆垛时层与层之间交叉叠放,每一层相邻铝锭上下倒置放置,在相邻两层铝锭之间,其中一层两侧的铝锭的两端凹口和另一层铝锭顶部的凹槽配合,形成一个闭合的通凹槽,然后用钢带绑束,使得层与层之间形成一体,在打捆的时候只需两条钢带即可牢牢的把铝锭绑束在一起,不易散捆,且节省钢带。文档编号B22D7/00GK2792654SQ20052003085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王伟 申请人:三门峡三星铝业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锭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的铸造槽底部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横向凸条,铸造槽两端中间各设有一个向内的凸台,凸条的宽度与凸台的宽度对应,两凸条中线之间的距离是槽口宽度与槽底宽度尺寸之和的一半的整数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三星铝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