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51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1:15
一种盘式制动器,能够降低制动噪声、摩擦衬垫的不均匀磨损及振动等,从而提高性能。在摩擦衬垫(7)的背面侧设置与活塞(6)的环状接触部(6A)抵接的垫板(11)。在该垫板中例如与制动盘转入侧的活塞(6)的环状接触部(6A)对应的位置,将第一切口部(13)和第二转入侧切口部(14)设置为:制动盘转出侧与制动盘转入侧相比该垫板(11)与环状接触部(6A)接触的接触面积大。这些第一切口部(13)和第二转入侧切口部(14)具有四个接触端部(15),该四个接触端部(15)是该各切口部(13,14)的周围与环状接触部(6A)交叉的部位。这些四个接触端部(15)中的至少两个接触端部设置在比活塞(6)的径向中心(O1)靠近制动盘转入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式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例如汽车等车辆施加制动力的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设置于汽车等车辆的盘式制动器具有制动钳本体、活塞及摩擦衬垫,其中,制动钳本体在轴向上跨设在与车轮一同旋转的制动盘外周侧,活塞设置为能够从该制动钳本体向制动盘的轴向突出,并且在突出端部具有环状接触部,摩擦衬垫由该活塞向制动盘按压(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在车辆的驾驶员等进行制动操作时,例如利用来自外部的液压供给使活塞滑动位移到制动盘侧,用该活塞将摩擦衬垫向制动盘按压,由此对该制动盘施加制动力。然而,在制动器工作时,对从摩擦衬垫施加到制动盘上的载荷(面压力)而言,制动盘的旋转方向入口侧(转入侧)容易大于旋转方向出口侧(转出侧)。在专利文件1所记载的盘式制动器中,在摩擦衬垫的背面与活塞之间设置有由金属板等形成的垫板。在垫板中与活塞的环状接触部抵接的部位设置有细长的切口部,用该切口部来调整摩擦衬垫对制动盘施加的面压力。具体而言,切口部配置在垫板中车辆前进时的制动盘旋转方向入口侧的部位,在该部位使载荷下降。由此,能够降低从活塞的环状接触部施加到摩擦衬垫的制动盘旋转方向入口侧的载荷,从而能够抑制摩擦衬垫(的衬板)的不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盘式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钳本体、活塞、摩擦衬垫、垫板,所述制动钳本体跨设在与车辆的车轮一同旋转的制动盘的外周上,所述活塞设置为能够从该制动钳本体向所述制动盘的轴向突出且突出端部具有环状接触部,所述摩擦衬垫由该活塞向所述制动盘按压,所述垫板设置在该摩擦衬垫的背面侧与所述环状接触部抵接,所述环状接触部的直径设置为小于所述垫板的径向长度和周向长度,该盘式制动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垫板上将切口部设置为:车辆前进时的制动盘转出侧与制动盘转入侧相比该垫板与所述环状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面积大,该切口部具有该切口部的周围与所述环状接触部交叉的至少四个接触端部,该至少四个接触端部中的至少两个接触端部设置在比所述活塞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8 JP 2011-1655381.一种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钳本体、活塞、摩擦衬垫、垫板,所述制动钳本体跨设在与车辆的车轮一同旋转的制动盘的外周上,所述活塞设置为能够从该制动钳本体向所述制动盘的轴向突出且突出端部具有环状接触部,所述摩擦衬垫由该活塞向所述制动盘按压,所述垫板设置在该摩擦衬垫的背面侧与所述环状接触部抵接,所述环状接触部的直径设置为小于所述垫板的径向长度和周向长度,该盘式制动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垫板上将切口部设置为:车辆前进时的制动盘转出侧与制动盘转入侧相比该垫板与所述环状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面积大,该切口部具有该切口部的周围与所述环状接触部交叉的至少四个接触端部,该至少四个接触端部中的至少两个接触端部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伸二鹤见理若林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