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铝合金。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中,为了减轻车辆的自重而又不过多的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降低汽车除底盘外的重量的工作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努力的方向。因为铝合金的重量轻及一定的可塑性和表面耐腐蚀性能,已经有采用这一技术来替代通常的薄钢板来加工车身。但这类铝合金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在进行加工过程中的容易出现室温时效硬化,缺乏常温稳定性的问题,不能满足做为车身的冲压成型性和卷边加工性,容易出现边处破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车身用铝合金薄板的缺陷提出一改进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的铝合金能够防止出现端部破裂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身用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0. 5-1. 0%的镁、O. 3-1. 0%的铁、O. 03-0. 5%的锰、O. 2-0. 5%的铜,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申请同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技术方案生产的铝合金薄板,在加工过程中不会有变形发生,因此,能够减少端部破裂现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车身用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0. 5-1. 0%的镁、O. 3-1. 0%的铁、O. 03-0. 5%的锰、O. 2-0. 5%的铜,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本申请中,铝合金薄板的加工工艺同现有技术,没有变化,因此不进行说明。实施例I一种车身用铝合金,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0. 5 %的镁、O. 3 %的铁、O. 03 %的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用铝合金,其特征在于:0.5?1.0%的镁、0.3?1.0%的铁、0.03?0.5%的锰、0.2?0.5%的铜,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