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组织培养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873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面针组织培养培养基,该培养基包括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在H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调整了大量元素用量,增加了七水硫酸亚铁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更适合不同产地的两面针和两面针单株组织培养。继代周期20~25天,增殖系数4~6,继代苗生长良好,小苗粗壮、整齐,叶色浓绿、无黄化苗,得苗率高。生根苗出根率可达90%、出根快,温度25±2℃时,平均出根时间为10~15天,根系发达,出根量多平均有3~5条根,小苗木质化好,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瓶苗出圃时间平均为30天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培养基,尤其涉及一种两面针组织培养培养基
技术介绍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为芸香科植物,因其叶片中脉两面均有小钩刺,故称“两面针”,又名两背针、钉板刺(福州)、入山虎、麻药藤、入地金牛、叶下穿针、红倒钩筋、大叶描爪簕(广东、广西)。两面针喜生长在温热、阳光充足的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丛中、荒山草坡的有刺灌丛中较常见,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及台湾等地。两面针是我国较常用的一种中药材,根茎、叶、果皮均可入药,有活血、散瘀、镇痛、消肿等功效。现代药用化学研究表明两面针的根茎含有生物碱oxynitidine,N-demethoxycheIerythrone, dihydronitidine, skimmianine,6-ethoxychelerythrin e,a -allocryptopine,nitidine等。局部应用时,对神经末梢有麻醉作用,且麻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也无肝肾损害等,是一种具有广阔药用前景的中药材,因此开展两面针的基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两面针组培技术初步研究报道,在培养基的选择上一般采用基本培养基(MS)和生长调节剂的结合,但是两面针种源产地不同,组织培养条件也不同,SP使是同一产地的两面针种源,选用不同单株作外植体,组织培养条件也不同。MS培养基适用于部分产地两面针组织培养,部分产地两面针种源和两面针单株用MS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先叶片变黄、变白,继而茎变黄、变白,芽苗死亡,无法继续进行继代培养。如果不同产地两面针种源、或两面针单株使用一种培养基,生产操作难度大,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面针组织培养培养基,该培养基包括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其中每升(L)继代培养基的组分及各组分的含量如下(I)大量元素硝酸钾1250mg/L、硝酸铵1000mg/L、七水硫酸镁370mg/L、二水氯化隹丐166mg/L、磷酸二氢钾150m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6. 0mg/L、七水硫酸亚铁41. 7mg/L ;(2)微量元素四水硫酸锰25mg/L、七水硫酸锌10mg/L、硼酸10mg/L、二水钥酸钠0. 25mg/L、碘化钾 0. 083mg/L、五水硫酸铜 0. 025mg/L ;(3)有机物肌醇100. 0mg/L、甘氨酸2. 0mg/L、盐酸硫胺素(VB1) 0. 5mg/L、盐酸批哆醇(VB6) 0. 5mg/L、叶酸 0. 5mg/L、生物素(VH) 0. 05mg/L ;(4)植物生长调节剂6_苄基腺嘌呤0. 4 I. 0mg/L、萘乙酸0. 2 0. 5mg/L ;余量为蒸馏水。每升(L)生根培养基的组分及各组分的含量如下(I)大量元素硝酸钾1250mg/L、硝酸铵1000mg/L、七水硫酸镁370mg/L、二水氯化隹丐166mg/L、磷酸二氢钾150mg/L、七水硫酸亚铁33. 4m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4. 8mg/L ;(2)微量元素四水硫酸锰25mg/L、七水硫酸锌10mg/L、硼酸10mg/L、二水钥酸钠O. 25mg/L、碘化钾 O. 083mg/L、五水硫酸铜 O. 025mg/L ;(3)有机物肌醇100. Omg/L、甘氨酸2. Omg/L、盐酸硫胺素(VB1) O. 5mg/L、盐酸批哆醇(VB6) O. 5mg/L、叶酸 O. 5mg/L、生物素(VH) O. 05mg/L ;(4)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粉ABT6号O. 4 O. 8mg/L、萘乙酸O. 2 O. 4mg/L ;余量为蒸馏水。本专利技术两面针组织培养培养基中的继代、生根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为I母液配制I. I为便于取样,宜先配制各种母液,分为大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有机物母液和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蔗糖、琼脂不宜配成母液,需要时直接称样;·I. 2大量元素母液和有机物母液的各组分浓度应与培养基的组分浓度成10 100的倍数关系,微量元素母液成200 500的倍数关系,而植物生长调节试剂母液的浓度宜配成 lmg/ml ;I. 3母液选用无菌的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配制,大量生产时用煮沸过的水;I. 4配制大量元素母液时,每个组分应单独溶解,后按氮、钙、镁、磷的顺序逐个混合,否则容易引起沉淀;I. 5微量元素母液含有见光易分解的碘化钾和易氧化的硫酸亚铁,应用棕色瓶保存;I. 6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和有机物母液应置于冰箱中保存;I. 7母液配制后应及时使用,贮存时间不宜超过I个月;I. 8发现母液有沉淀,或有微生物生长,或有藻类生长,应废弃不用。2培养基配制2. I依照培养基配方,按比例量取母液,加水定容后转至不锈钢锅等容器内;2. 2加入适量凝固剂和糖,并搅拌使凝固剂充分分散,糖充分溶解;2. 3加热至刚沸腾,使凝固剂完全溶解。若采用边分装边搅拌的自动化仪器配制培养基时,可省去加热使凝固剂溶解的过程;2. 4用I. ON盐酸或I. ON氢氧化钠调整至适当的酸碱度;2. 5尽快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器皿内,以免培养基凝固或变稠而难以分装;2. 6分装培养基时应避免培养基粘到瓶口,一旦粘上,应擦除干净,否则容易引起污染。3培养基消毒3. I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消毒锅内消毒;3. 2加热初期,当消毒锅消毒室的气压达O. 05Mpa时,打开冷凝阀,排尽消毒室内冷空气;3. 3当消毒室内气压达到O. llMpa、温度达121°C时,开始计时,保持温度与压力消毒15 20分钟;3. 4关闭加热电源开关,按慢排气方式排放热气,待消毒室内的气压降至大气压时打开消毒锅盖或门,取出培养基;3. 5培养基应置于空气少流动和少灰尘的干净环境冷却,否则在降温进气过程中导致霉菌孢子进入培养器皿,产生霉菌污染。或用高压高温消毒过的厚布包裹冷却。 4培养基储藏 4. I培养基应尽量现配现用。4. 2可在空气干净且不流动的环境短时间储藏培养基,但储藏超过I个月的培养基应废弃不用。本专利技术两面针组织培养的方法为I.芽的诱导于晴天选取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两面针植株,剪取半木质化的幼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剪去叶片(留叶柄),用加有少许洗洁精的水清洗I 2次,再用流水冲洗干净,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O. 1%的氯化汞消毒6-7分钟并摇动数次,最后用无菌水清洗4 5次, 将已经消毒好的材料剪切成约2cm长段,每段留I 2个腋芽,然后斜插或垂直插在诱导芽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初次培养时,需全暗培养10 15天腋芽即可开始萌动,然后再移至见光的地方培养。2.芽的增殖培养当腋芽萌动长至Icm左右时,切取腋芽诱导分化丛生芽即可进行芽的继代增殖,一般一个月继代一次,继代材料均放在室内培养,培养室温度为(26±2) °C,光照12h.tr1,光照度2000 30001x。3.生根的诱导当丛生芽长至3cm左右时,可选取较健壮的芽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其余芽丛可转移到新配的继代培养基中让其继续增殖。芽条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后,先在室内弱光条件下培养15天左右,发根率到50%时(冬季气温低室内培养20天左右,发根率达70%以上)搬到室外炼苗大棚在自然散射光照培养10 20天(秋冬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面针组织培养培养基,该培养基包括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每升(L)继代培养基的组分及各组分的含量如下:(1)大量元素:硝酸钾1250mg/L、硝酸铵1000mg/L、七水硫酸镁370mg/L、二水氯化钙166mg/L、磷酸二氢钾150m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6.0mg/L、七水硫酸亚铁41.7mg/L;(2)微量元素:四水硫酸锰25mg/L、七水硫酸锌10mg/L、硼酸10mg/L、二水钼酸钠0.25mg/L、碘化钾0.083mg/L、五水硫酸铜0.025mg/L;(3)有机物:肌醇100.0mg/L、甘氨酸2.0mg/L、盐酸硫胺素0.5mg/L、盐酸吡哆醇0.5mg/L、叶酸0.5mg/L、生物素0.05mg/L;(4)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0.4?1.0mg/L、萘乙酸0.2?0.5mg/L;余量为蒸馏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群陈丽文吴红英陈乃明何贵整邓月梅梁小娟谭冬晓蔡林梁刚谢云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