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薄金属板带连铸设备。目前,连铸生产厚度为5毫米左右的薄板带绝大多数采用双辊法,即将钢液浇到两只内部水冷,旋转方向相反的辊子组成的辊缝中连续制取薄板带,但由于铸带与两冷却辊接触弧长有限,最大包角不超过30°(当铸机倾角为45°时)。因此,铸带从熔融状态下(约1500℃)经过零点几秒脱离铸机时温度仍在1200℃-1300℃,进入二次冷却段后铸带易发生断带,对于普通钢等钢种易发生高温氧化。日本专利申请昭57-121857公开了一种“回转铸型式连续铸造装置”,其铸造轮外周的一部分被与其同方向移动的环带围绕,环带由数个导向轮导向支撑与铸造轮保持接触,铸造轮和环带形成铸型,铸带在铸铸型中冷却,该装置虽可增大铸带与冷却辊接触弧长,但结构复杂,同时两铸辊的压力是靠张紧环带进行调整的,因此对整个铸型内的铸带压力一致,不能实现边铸边轧。同时,大多数薄带连铸设备的冷却辊均为铜套、水循环冷却,冷却速度为102~103℃/秒,由于铜的熔点较低,约为1080℃,铸带时冷却辊表面常出现粘结、疤痕、烫伤甚至熔辊现象,严重影响铸带的表面质量和正常生产,因此,铸机上需装备有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带连铸机,其大冷却辊5上端为小冷却辊6,钢包1中的钢液从浇口2进入大冷却辊5和小冷却辊6之间的辊缝得到铸带9,其特征是:在小冷却辊6出端、铸带9外侧沿着大冷却辊5圆周安装有数个导辊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玫,金凡,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