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镦式钢拉杆端头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浇注钢锭,钢锭中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086%≤C≤0.150%,1.30%≤Si≤1.40%,1.20%≤Mn≤1.30%,痕量≤P≤0.033%,痕量≤S≤0.0260%,Li0.11-0.22%,11.50%≤Cr≤13.50%,痕量≤B≤0.001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b、锻造步骤,(1)、把钢拉杆的欲镦一端放在电镦机上;(2)、在所述的欲镦一端夹上镦球型电极,镦球型电极朝向欲镦一端的端头;(3)、对电极通以电流加热所述的欲镦一端;(4)、在钢拉杆轴向上朝所述欲镦一端施以轴向镦粗力用以镦粗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其利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的生产,并减少了锻造过程中出现夹污、充不满的现象,产品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改善,节约了产品用料,提高了产品的模具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镦式钢拉杆端头锻造工艺。
技术介绍
钢拉杆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机件,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和连杆颈。主轴颈被安装在缺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发动机钢拉杆作为重要运动部件,设计要求高,同时因钢拉杆工况及其恶劣,因而对钢拉杆材料、钢拉杆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动平衡等要求十分严格。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传统工艺已不能满足当前设计和生产需求,在长时间、高速运转下,钢拉杆极容易过早出现失效或断裂,严重影响钢拉杆的寿命和整机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镦式钢拉杆端头锻造工艺,使其利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的生产,并减少了锻造过程中出现夹污、充不满的现象,产品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改善,节约了广品用料,提闻了广品的1旲具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镦式钢拉杆端头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浇注钢锭钢锭中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O. 086%彡C彡O. 150%, I. 30%彡Si彡I. 40%,I.20% 彡 Mn 彡 I. 30%,痕量彡 P 彡 O. 033%,痕量彡 S 彡 O. 0260%,Li O. 11-0. 22%,II.50% ^ Cr ^ 13. 50%,痕量< B<0. 001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浇注成型的钢锭温度降至350°C,再加热至670-760°C,保温3_5小时,炉冷至350°C,保温3小时,再加热至650-760°C,保温10小时,以34°C /小时冷却至400°C,再以20°C /小时,冷却至180°C ; b、锻造步骤 (I)、把钢拉杆的欲镦一端放在电镦机上;(2)、在所述的欲镦一端夹上镦球型电极,镦球型电极朝向欲镦一端的端头;(3)、对电极通以电流加热所述的欲镦一端;(4)、在钢拉杆轴向上朝所述欲镦一端施以轴向镦粗力用以镦粗工件; C、热处理 对经过步骤b锻造后的钢拉杆加热至980°C并保温I 一 2h,油冷至不高于100°C后重新加热至680°C — 750°C的温度范围并保温2h,之后水冷;经过回火处理后,再将钢拉杆的头部加热到320-380°C,保温4-5小时,然后喷雾冷却处理,钢拉杆的尾部在900-1020°C,保温6-8小时,然后空冷,最后钢拉杆中部再加温至温度为160 180°C,保温2-3小时,放入铁箱中堆冷; d、磷化处理,在常温下将工件在热火封闭温度为280-300°C,采用PH值为8的表面调整剂处理l_2min,经滴空l-2min后,采用磷化剂处理15_20min,再经滴空l_2min后,采用清水清洗l_2min,再滴空l-2min后,以将工件置于78_100°C的热水中处理O. 5-lmin ; e、将磷化处理后的工件抛丸处理; f、将抛丸处理的零件包装。经过抛丸处理后的钢拉杆的头部加热到350°C,保温4. 5小时,然后喷雾冷却处理,钢拉杆的尾部在990°C,保温7小时,然后空冷,最后钢拉杆中部再加温至温度为170°C,保温2. 5小时,放入铁箱中堆冷。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时,只需将不同型 号的钢拉杆,根据长短,由于具有可调节不同型号的适应性,生产时,只需一次将轴头加热到工艺所需温度,就可一次成型,由此,减少了多次加热和多次锻造的传统工艺麻烦,相应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材料消耗和成本投入,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材料利用率由现在的65%提高到90%以上,电能消耗降低70%左右,用工减少四分之三,一台机床二人操作单班可锻工件550件以上,提高工效4倍左右,产生的积极效果非常显著。本专利技术的力学性能检测数据如下 抗拉强度彡854 Mpa 屈服强度彡66 IMpa 伸长率> 16% 断面收缩率> 35% 布氏硬度HB=211— 229。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金相组织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电镦式钢拉杆端头锻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浇注钢锭 钢锭中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O. 086%彡C彡O. 150%, I. 30%彡Si彡I. 40%,I.20% 彡 Mn 彡 I. 30%,痕量彡 P 彡 O. 033%,痕量彡 S 彡 O. 0260%,Li O. 11-0. 22%,II.50% ^ Cr ^ 13. 50%,痕量< B<0. 001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浇注成型的钢锭温度降至350°C,再加热至670-760°C,保温3_5小时,炉冷至350°C,保温3小时,再加热至650-760°C,保温10小时,以34°C /小时冷却至400°C,再以20°C /小时,冷却至180°C ; b、锻造步骤 (I)、把钢拉杆的欲镦一端放在电镦机上;(2)、在所述的欲镦一端夹上镦球型电极,镦球型电极朝向欲镦一端的端头;(3)、对电极通以电流加热所述的欲镦一端;(4)、在钢拉杆轴向上朝所述欲镦一端施以轴向镦粗力用以镦粗工件; C、热处理 对经过步骤b锻造后的钢拉杆加热至980°C并保温I 一 2h,油冷至不高于100°C后重新加热至680°C — 750°C的温度范围并保温2h,之后水冷;经过回火处理后,再将钢拉杆的头部加热到320-380°C,保温4-5小时,然后喷雾冷却处理,钢拉杆的尾部在900-1020°C,保温6-8小时,然后空冷,最后钢拉杆中部再加温至温度为160 180°C,保温2-3小时,放入铁箱中堆冷; d、磷化处理,在常温下将工件在热火封闭温度为280-300°C,采用PH值为8的表面调整剂处理l_2min,经滴空l_2min后,采用磷化剂处理15_20min,再经滴空l_2min后,采用清水清洗l_2min,再滴空l-2min后,以将工件置于78_100°C的热水中处理O. 5-lmin ; e、将磷化处理后的工件抛丸处理; f、经过抛丸处理后的钢拉杆的头部加热到350°C,保温4.5小时,然后喷雾冷却处理,钢拉杆的尾部在990°C,保温7小时,然后空冷,最后钢拉杆中部再加温至温度为170°C,保温2. 5小时,放入铁箱中堆冷。g、将抛丸处理的零件包装。本专利技术钢拉杆金相显微组织图如下,评定结果合格。·权利要求1.一种电镦式钢拉杆端头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浇注钢锭 钢锭中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O. 086%彡C彡O. 150%, I. 30%彡Si彡I. 40%,I.20% 彡 Mn 彡 I. 30%,痕量彡 P 彡 O. 033%,痕量彡 S 彡 O. 0260%,Li O. 11-0. 22%,II.50% ^ Cr ^ 13. 50%,痕量< B<0. 001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浇注成型的钢锭温度降至350°C,再加热至670-760°C,保温3_5小时,炉冷至350°C,保温3小时,再加热至650-760°C,保温10小时,以34°C /小时冷却至400°C,再以20°C /小时,冷却至180°C ; b、锻造步骤 (I)、把钢拉杆的欲镦一端放在电镦机上;(2)、在所述的欲镦一端夹上镦球型电极,镦球型电极朝向欲镦一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镦式钢拉杆端头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浇注钢锭钢锭中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086%≤C≤0.150%,1.30%≤Si≤1.40%,1.20%≤Mn≤1.30%,痕量≤P≤0.033%,痕量≤S≤0.0260%?,Li?0.11?0.22%,11.50%≤Cr≤13.50%,痕量≤B≤0.0018%,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浇注成型的钢锭温度降至350℃,再加热至670?760℃,保温3?5小时,炉冷至350℃,保温3小时,再加热至650?760℃,保温10小时,以34℃/小时冷却至400℃,再以20℃/小时,冷却至180℃;b、锻造步骤(1)、把钢拉杆的欲镦一端放在电镦机上;?(2)、在所述的欲镦一端夹上镦球型电极,镦球型电极朝向欲镦一端的端头;(3)、对电极通以电流加热所述的欲镦一端;?(4)、在钢拉杆轴向上朝所述欲镦一端施以轴向镦粗力用以镦粗工件;????c、热处理对经过步骤b锻造后的钢拉杆加热至980℃并保温1-2h,油冷至不高于100℃后重新加热至680℃-750℃的温度范围并保温2h,之后水冷;经过回火处理后,再将钢拉杆的头部加热到320?380℃,保温4?5小时,然后喷雾冷却处理,钢拉杆的尾部在900?1020℃,保温6?8小时,然后空冷,最后钢拉杆中部再加温至温度为160~180℃,保温2?3小时,放入铁箱中堆冷;d、磷化处理,在常温下将工件在热火封闭温度为280?300℃,采用PH值为8的表面调整剂处理1?2min,经滴空1?2min后,采用磷化剂处理15?20min,再经滴空1?2min后,采用清水清洗1?2min,再滴空1?2min后,以将工件置于78?100℃的热水中处理0.5?1min;e、将磷化处理后的工件抛丸处理;f、将抛丸处理的零件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奎琦,陈正义,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昌利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