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6016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导油槽上的若干个固定部,且至少一个固定部通过卡扣与变速器壳体固连。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的优点在于,紧固件和卡扣具有安装简便的优点,卡扣在连接时可同时起到防止脱落的作用,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卡扣将导油槽与变速器壳体相连,再通过紧固件限制导油槽与变速器壳体的相对转动,导油槽和变速器壳体的装配更容易;卡扣的卡勾和卡接瓣的交界处具有圆角,变速器壳体的卡接槽的外端部也具有圆角,卡扣卡入卡接槽更容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的导油槽,特别是一种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器是一种通过调整传动齿轮啮合,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的齿轮传动装置。变速器的工作过程中,需对变速器内部的轴承、齿轮等零部件进行充分的润滑。在变速器壳体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储存和输送润滑油的导油槽结构,例如,本申请人曾经申请的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1120125889. 8 ;授权公告号CN202032072U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器的导油结构,该导油结构设于输出轴总成的输油口处,包括呈碟片状的导油盘,导油盘中部开设有导油孔,导油盘上位于导油孔的内侧固设有连通导油孔的导油管,导油盘上位于导油孔的外侧固设有集油槽,且导油孔与集油槽的内腔相连通,导油盘上开设有安装孔,螺栓可穿过安装孔将导油盘整体固定于输出轴总成上。上述汽车变速器的导油结构的导油盘通过螺栓固定于输出轴总成上,但是,该固定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通过紧固件的连接方式对导油盘和输出轴总成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安装孔的尺寸误差可能导致导油盘的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本技术解决的的技术问题是使导油槽的装配更容易。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汽车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和设置在变速器壳体上的导油槽,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导油槽上的若干个固定部,且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部通过卡扣与变速器壳体固连。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设置在导油槽和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卡扣对连接在变速器壳体上的导油槽进行定位。在导油槽的制造和变速器壳体安装孔的加工过程中,卡扣结构对固定部和安装孔的位置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使导油槽和变速器壳体的装配更加容易。在上述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的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中一个所述的固定部通过卡扣与变速器壳体固连,另一个所述的固定部通过紧固件与变速器壳体相固连。导油槽装配到变速器壳体上后,卡扣使导油槽与壳体相连,并防止其脱出,紧固件能够防止导油槽相对于卡扣的连接处转动。在上述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的导油槽上具有卡接头,所述的变速壳体上具有与上述的卡接头位置和形状一一对应的导向槽,且当导油槽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时,所述的卡接头能够卡入上述的导向槽内。对导油槽与变速器壳体的装配起到限位作用。在上述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的卡扣上具有三个卡接瓣,每个所述的卡接瓣上均具有向外凸起的卡钩,所述的变速器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的卡扣位置和形状--对应的卡接槽。卡扣能够卡入卡接槽内,并通过卡钩与卡接槽定位。在上述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的卡钩和卡接瓣的交界处具有圆角。在上述的汽车变速 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的卡接槽的外端部具有圆角。这样设置有目的在于,使卡扣卡入卡接槽内的过程更容易,便于导油槽与变速器壳体的装配。在上述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的紧固件为螺栓。在上述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中,所述的紧固件为销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的优点在于,紧固件和卡扣具有安装简便的优点,卡扣在连接时可同时起到防止脱落的作用,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卡扣将导油槽与变速器壳体相连,再通过紧固件限制导油槽与变速器壳体的相对转动,导油槽和变速器壳体的装配更容易;卡扣的卡钩和卡接瓣的交界处具有圆角,变速器壳体的卡接槽的外端部也具有圆角,卡扣卡入卡接槽更容易。附图说明图I是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卡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I、变速器壳体;11、卡接槽;2、导油槽;21、固定部;3、卡扣;31、卡接瓣;32、卡钩;4、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汽车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I和导油槽2,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设置在变速器壳体I和导油槽2之间,用于将导油槽2固定到变速器壳体I上。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包括固定部21、卡扣3、卡接槽11和紧固件4。具体来说,如图I所示,导油槽2设置在变速器壳体I上,本实施例中,导油槽2上的两个固定部21均紧贴在变速器壳体I的端面上。且其中一个固定部21上设置有卡扣3,变速器壳体I上设置有与卡扣3位置和形状一一对应的卡接槽1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卡扣3上具有三个沿周向均布的卡接瓣31,每个卡接瓣31上均具有向外凸起的卡钩32,当卡扣3装入卡接槽11内时,卡钩32能够卡入卡接槽11内的凹陷处。卡钩32和卡接瓣31的交界处具有圆角,卡接槽11的外端部也加工有圆角,使卡扣3卡入卡接槽11内的过程更容易,便于导油槽2与变速器壳体I的装配。根据实际的生产和装配的需要,卡扣3上的卡接瓣31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或四个以上。如图I所示,另一个固定部21上设置有紧固件4,变速器对应的位置处加工有安装孔,紧固件4能够与安装孔配合将导油槽2固定到变速器壳体I上。在实际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紧固件4可选用销钉或螺钉等。在实际的生产和装配过程中,导油槽2上还具有卡接头,变速壳体I上具有与卡接头位置和形状一一对应的导向槽,当导油槽2与变速器壳体I连接时,卡接头能够卡入导向槽内。对导油槽2与变速器壳体I的装配起到限位作用。在导油槽2与变速器壳体I的装配过程中,先将变速器壳体I和导油槽2进行定位,使导油槽2固定部21上的紧固件4与安装孔配合,将卡扣3卡入卡接槽11内;同时将导油槽2连接到变速器壳体I上,防止导油槽2相对于变速器壳体I转动。采用一个紧固件一个卡扣的结构,降低了对紧固件的精度要求,装配也更加牢靠。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部21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固定部21均通过卡扣3与变速器壳体相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变速器壳体I、卡接槽11、导油槽2、固定部21、卡扣3、卡接瓣31、卡钩32、紧固件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汽车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I)和设置在变速器壳体(I)上的导油槽(2),其特征在于,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导油槽(2)上的若干个固定部(21),且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部(21)通过卡扣(3)与变速器壳体(I)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21)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中一个所述的固定部(21)通过卡扣(3)与变速器壳体(I)固连,另一个所述的固定部(21)通过紧固件(4)与变速器壳体(I)相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汽车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1)和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上的导油槽(2),其特征在于,本汽车变速器导油槽的固定结构包括位于导油槽(2)上的若干个固定部(21),且至少一个所述的固定部(21)通过卡扣(3)与变速器壳体(1)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清臣汤天宝陈华罗大国陈勇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