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427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当滑动型芯在形成缸体端面后从产品上分离时,作为分散产品和滑动型芯之间粘合力的结果,其具有提高耐用性的优点。该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可以包括第一芯模,其具有用于形成水套的水套成型部分,和用于在其前表面上形成缸盖螺栓的缸盖螺栓成型部分;连接到第一芯模后表面上的第二芯模;液压缸,其具有在液压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活塞;连接到第二芯模后表面上并与活塞相连的型芯支架;用于成型缸筒的筒销,该筒销从第一芯模的前表面突出;及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芯模之间并与筒销相连的筒销回程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更具体地, 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当滑动型芯 在形成缸体端面后从产品上分离时,作为分散产品和滑动型芯之间粘 合力的结果,其具有提高耐用性的优点。
技术介绍
如图5中所示,端面滑动型芯20装在压铸模具10中的斜面上。 端面滑动型芯20与液压缸相连并由该液压缸移动。端面滑动型芯20 形成缸筒、水套和缸体的缸盖螺栓。如图6和图7中所示,传统端面滑动型芯20装在动模25和活动 固定板30中。端面滑动型芯20与液压缸70相连并从液压缸70接收 液压。从而,端面滑动型芯20在动模25和活动固定板30中滑动。传统端面滑动型芯20包括第一芯模45、第二芯模50、型芯支架 55和液压缸托架60。第一芯模45设置有用于形成缸筒的筒销35、用于形成水套的水套 成型部分40,和用于形成缸盖螺栓的缸盖螺栓成型部分卯。筒销35、 水套成型部分40和缸盖螺栓成型部分卯从第一芯模45的前表面突出。第二芯模50与第一芯模45的后表面相连。型芯支架55与第二芯模50的后表面相连。型芯支架55通过接头 85和联轴器80与液压缸70的活塞75固定地相连。从而,活塞75在 液压缸70的液压作用下往复运动,并移动型芯支架55。在该情况中, 第一和第二芯模45和50根据型芯支架55的运动而往复运动,并形成缸筒、水套和缸体的缸盖螺栓。液压缸托架60连接液压缸70和活动固定板30。根据该传统端面滑动型芯,液压缸必须向芯模施加大于产品和端 面滑动型芯之间粘合力的力。此外,液压缸的内径是33cm,活塞杆的直径是14cm,而液压缸 的工作液压是160k.g/cm2。从而,液压缸的工作力是112吨。在使用这种液压缸时,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一芯模用螺栓连接到第二芯模上,而第二芯模用螺栓连接到型 芯支架上。在这种情况中,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疲劳应力会施加到 螺栓上,从而,这些螺栓会断裂。根据该传统端面滑动型芯,已经使用了六个螺栓。每一螺栓承受 20吨。从而,这些螺栓的支撑强度是120吨,且大于液压缸的工作力。但是,由于冷却管和筒销的位置,螺栓不能对称安装。从而,负载会集中到特定螺栓上,这样,该特定螺栓会断裂。此外,由于冷却管和筒销的位置,螺栓的数量无法增加。上述在该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含有不构成在该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当滑 动型芯在形成缸体端面后从产品上分离时,其具有分散产品和滑动型 芯之间粘合力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head face)滑动型芯可以包括第一芯模,其设置有用于形成水套的水套成型 部分,和用于在其前表面上形成缸盖螺栓的缸盖螺栓成型部分;连接 到第一芯模后表面上的第二芯模;液压缸,其具有在液压的作用下往 复运动的活塞;连接到第二芯模后表面上并与活塞相连的型芯支架; 用于成型缸筒(cylinder bore)的筒销(bore pin),该筒销从第一芯模的前表而突出;及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芯模之间并与筒销相连的筒销回 程板。筒销可以通过操作杆与筒销回程板固定地相连。 操作杆可以穿过并滑过第一芯模。 第一芯模可以通过滑杆与第二芯模相连。筒销回程板可以沿着滑杆在第一和第二芯模之间滑动预定距离。当端面滑动型芯向前运动时,筒销回程板可以在与第二芯模接触 后,与第二芯模一起向前运动。当端面滑动型芯向后运动时,筒销回程板可以在与第一芯模接触 后,与第一芯模一起向后运动。操作杆可以与筒销一体地形成。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 滑动型芯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 滑动型芯的剖视图。图3是一个剖视图 动型芯向后运动。图4是一个剖视图 动型芯向前运动。图5是--个示意图中。图6是传统的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的透视图。 图7是传统的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 滑动型芯的透视图。而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用于缸 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用于缸体 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100装在动模110和活动固定板120中,并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 ,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端而滑 ,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端面滑 ,表示端面滑动型芯装在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在动模110和活动固定板120中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 芯100包括第一芯模130、第二芯模140、型芯支架150、液压缸200、 筒销160和筒销回程板190。第一芯模130设置有用于形成水套的水套成型部分170,和用于在 其前表而上形成缸盖螺栓的缸盖螺栓成型部分180。第二芯模140与第一芯模130的后表面相连。多个插入孔2卯在 第一和第二芯模130和140之间形成,且筒销回程板190插入插入孔 2卯中。此外,第-一芯模130通过滑杆280与第二芯模140相连。型芯支架50连接到第二芯模140的后表面上。此外,型芯支架 150与液压缸200相连,并从液压缸200接收液压。液压缸200包括在液压缸200的液压作用下往复运动的活塞220。 活塞220通过接头240和联轴器230与型芯支架150固定地相连。从 而,液压缸200使与活塞220固定相连的型芯支架150往复运动,因 此,与型芯支架150相连的第一和第二芯模130和140往复运动。筒销160从第一芯模130的前表面突出,并形成缸筒。筒销160 的一端插入第一芯模130并可在第一芯模130中滑动。筒销回程板190插入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芯模130和140之间的插 入孔290。筒销回程板190通过操作杆260与筒销160固定地相连。滑 杆280穿过筒销回程板1卯,且筒销回程板190沿着滑杆280在插入孔 290中滑动预定距离L。操作杆260将筒销160固定地连接到筒销回程板190上。操作杆 260插在第一芯模130中并可在第一芯模130中滑动。操作杆260可以 与筒销160 —体地形成,而操作杆260的一端通过固定部件250与筒 销回程板190固定地相连。此外,液压缸托架210连接液压缸200和活动固定板120。下面,参考图3和图4,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 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的操作。图3是一个剖视图,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端面滑 动型芯向后运动。而图4是-一个剖视图,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意性 实施例的端面滑动型芯向前运动。如图3中所示,当液压缸200向回拉动型芯支架150时,连接到 型芯支架150上的第二芯模140和连接到第二芯模140上的第一芯模 130向后运动。在该情况中,筒销回程板190沿着滑杆280滑动预定距 离l,而与筒销回程板190固定相连的筒销160不运动。然后,筒销回 程板190与第一芯模130的后表面接触,并由第一芯模130向后运动。 因此,与筒销回程板l卯固定相连的筒销160向后运动。如图4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包括:第一芯模,其设置有用于形成水套的水套成型部分,和在其前表面上用于形成缸盖螺栓的缸盖螺栓成型部分;连接到第一芯模后表面上的第二芯模;液压缸,其设置有在液压压力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活塞;连接到第二芯模后表面上并与活塞相连的型芯支架;用于成型缸筒的筒销,该筒销从第一芯模的前表面突出;以及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芯模之间并与筒销相连的筒销回程板。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11-21 10-2006-01152211、一种用于缸体的压铸模具端面滑动型芯,包括第一芯模,其设置有用于形成水套的水套成型部分,和在其前表面上用于形成缸盖螺栓的缸盖螺栓成型部分;连接到第一芯模后表面上的第二芯模;液压缸,其设置有在液压压力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活塞;连接到第二芯模后表面上并与活塞相连的型芯支架;用于成型缸筒的筒销,该筒销从第一芯模的前表面突出;以及布置在第一和第二芯模之间并与筒销相连的筒销回程板。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端面滑动型芯,其中所述筒销通过操作 杆与筒销回程板固定地相连。3、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千熙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