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精确定位功能的金属压铸模具,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于前模板上设有前模仁,后模板上设有后模仁,该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用于压铸成型的料腔;该前模板上设置有吊环牙孔、压条、耐磨块、复数个前模仁螺丝、铲基、铲基螺丝以及与前模仁相连的流道;该后模板上设置有吊模牙孔,围绕后模仁分布有复数个渣包及后模仁螺丝,并于后模板上表面还设置有后模导柱和后导孔,于前模板下表面设置有前模导柱和前导孔,该前模导柱与后导孔相对应,后模导柱与前导孔相对应,前模导柱插置于后导孔中,后模导柱插置于前导孔中。藉此,利用前模导柱与后导孔的配合,后模导柱和前导孔的配合实现前模板和后模板的精确对应,提高压铸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精确定位功能的金属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精确定位功能的金属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胶模具设计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胶制品在航空、航太、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塑胶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电脑辅助工程技术已成为塑胶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这类模具在压铸成型过程中,由于上模和下模缺少必要的定位机构容易导致上下模在合模时,出现不能完全对正的情形,从而致使压铸成型的产品表面出现断层,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传统模具在定位性能上仍存在不足。因此,应对现有金属压铸模具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精确定位功能的金属压铸模具,通过利用前模导柱与后导孔的配合,后模导柱和前导孔的配合实现前模板和后模板的精确对应,提高压铸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具精确定位功能的金属压铸模具,其包括有前模板和与之对应可拆卸式相连的后模板,该前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仁,该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用于压铸成型的料腔;该前模板前后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吊环牙孔,上表面设置有压条、耐磨块、复数个前模仁螺丝、铲基、铲基螺丝以及与前模仁相连的流道;该后模板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吊模牙孔,于后模板上表面设有复数个后模仁螺丝,且围绕后模仁呈环状分布有复数个渣包;并于后模板上表面还设置有后模导柱和后导孔,于前模板下表面设置有前模导柱和前导孔,该前模导柱与后导孔相对应,后模导柱与前导孔相对应,前模导柱插置于后导孔中,后模导柱插置于前导孔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向上述料腔内供料的料套,于料套底部设置有用于对供料分流的分流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路,于后模板上设置有中托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模板上表面设置有前模定板,于后模板下表面设置有后模定板,于前模定板和后模定板上分别设置有码模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模板底部设置有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于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上分别设置有顶针,于上顶针板上设置有回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上采用前模导柱与后导孔的配合,后模导柱和前导孔的配合实现前模板和后模板的精确对应,从而,有效防止上模板和下模板配合不齐导致的料腔错位,产品表面出现断层的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前后模板上设置有多种定位机构对于前后模板的压铸成型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前模板结合压铸产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后模板结合压铸产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前后模板贴合后内部结构及压铸产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前后模板贴合后导柱和导孔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前模板11、前模仁111、前模仁螺丝12、吊环牙孔13、压条14、耐磨块15、铲基151、铲基螺丝16、流道17、前模导柱18、前导孔20、后模板21、后模仁22、吊模牙孔23、后模仁螺丝24、渣包25、后模导柱26、后导孔27、上顶针板271、回针28、下顶针板29、顶针30、料腔40、料套50、分流锥60、前模定板61、码模槽70、后模定板71、码模槽80、冷却水路90、中托司100、压铸产品。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精确定位功能的金属压铸模具,包括有前模/01和与之对应可拆卸式相连的后模板20,其中:该前模板10上设置有前模仁11,后模板20上设置有后模仁21,该前模仁11和后模仁21之间形成用于压铸成型的料腔30,于前模板10上设置有用于向料腔30内供料的料套40,于料套40底部设置有用于对供料分流的分流锥50。该前模板10前后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吊环牙孔12,上表面设置有压条13、耐磨块14、复数个前模仁螺丝111、铲基15、铲基螺丝151以及与前模仁11相连的流道16。该后模板20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吊模牙孔22,于后模板20上表面分布有复数个后模仁螺丝23,且围绕后模仁21呈环状分布有复数个渣包24,并于后模板20上表面还设置有后模导柱25和后导孔26,于前模板10下表面设置有前模导柱17和前导孔18,该前模导柱17与后导孔26相对应,后模导柱25与前导孔18相对应,前模导柱17插置于后导孔26中,后模导柱25插置于前导孔18中;所述后模板20底部设置有上顶针板27和下顶针板28,于上顶针板27和下顶针板28上分别设置有顶针29,于上顶针板27上设置有回针271。此外,于前模板10上表面设置有前模定板60,于后模板20下表面设置有后模定板70,于前模定板60设置有码模槽61,于后模定板70上设置有码模槽71;并于前模板10和后模板20上设置有冷却水路80,于后模板20上设置有中托司90。需说明的是,图1至图3中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模板结构,结合了压铸产品100。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上采用前模导柱与后导孔的配合,后模导柱和前导孔的配合实现前模板和后模板的精确对应,从而,有效防止上模板和下模板配合不齐导致的料腔错位,产品表面出现断层的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前后模板上设置有多种定位机构对于前后模板的压铸成型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精确定位功能的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模板和与之对应可拆卸式相连的后模板,该前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仁,该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用于压铸成型的料腔;该前模板前后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吊环牙孔,上表面设置有压条、耐磨块、复数个前模仁螺丝、铲基、铲基螺丝以及与前模仁相连的流道;该后模板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吊模牙孔,于后模板上表面设有复数个后模仁螺丝,且围绕后模仁呈环状分布有复数个渣包;并于后模板上表面还设置有后模导柱和后导孔,于前模板下表面设置有前模导柱和前导孔,该前模导柱与后导孔相对应,后模导柱与前导孔相对应,前模导柱插置于后导孔中,后模导柱插置于前导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精确定位功能的金属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前模板和与之对应可拆卸式相连的后模板,该前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仁,该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用于压铸成型的料腔;该前模板前后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吊环牙孔,上表面设置有压条、耐磨块、复数个前模仁螺丝、铲基、铲基螺丝以及与前模仁相连的流道;该后模板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吊模牙孔,于后模板上表面设有复数个后模仁螺丝,且围绕后模仁呈环状分布有复数个渣包;并于后模板上表面还设置有后模导柱和后导孔,于前模板下表面设置有前模导柱和前导孔,该前模导柱与后导孔相对应,后模导柱与前导孔相对应,前模导柱插置于后导孔中,后模导柱插置于前导孔中。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港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