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组及该芯组的组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41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芯组,包括多个其上设置有串接孔并通过串接孔依次串接的腔芯、分别设置在相串接的多个腔芯的两端的上外形芯和下外形芯、依次穿过上外形芯、多个腔芯、下外形芯的串接件、分别设置在上外形芯、多个腔芯、下外形芯两侧的左侧边芯和右侧边芯,上外形芯、右侧边芯、下外形芯、左侧边芯、多个腔芯之间形成容纳浇注液体的密闭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组芯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芯组及组芯工艺使铸件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降低了因粘胶而带来的铸造缺陷,同时也增加了组芯过程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该芯组的组芯工艺。
技术介绍
对于内腔非常复杂的阀体铸件,往往需要非常多的砂芯相组合形 成,在保证尺寸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可操作性的前提下组装这些砂芯是 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现有技术中的组芯方法如图l所示它包括一 个位于中间的整体阀腔芯(12),并以此作为基体腔芯,多个独立的阀 腔芯(11)通过粘胶的方式分别装配到该基体芯上。该工艺难以保证 铸件的尺寸,并且具有较大的操作难度,同时,在使用粘芯剂粘接各 个阀腔芯(11)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等缺陷,使得使用该工艺生 产的阀体铸件的废品率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用于生产复杂阀体类组件的一种尺寸 精度高、铸造精确、组芯可操作性高的芯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组芯尺寸精度、降低铸造缺陷、增加组芯的可操作 性的组芯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芯组,包括多个其上设置有串接孔并通过串接孔依次串接的 腔芯、分别设置在相串接的多个腔芯的两端的上外形芯和下外形芯、依次穿过上外形芯、多个腔芯、下外形芯的串接件、分别设置在上外 形芯、多个腔芯、下外形芯两侧的左侧边芯和右侧边芯,上外形芯、 右侧边芯、下外形芯、左侧边芯、多个腔芯之间形成容纳浇注液体的 密闭腔体。一种组芯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专用组芯及检测工具上 放置下外形芯,专用组芯及检测工具包括多个可伸缩的支撑及检测点, 在下外形芯上依次放置多个腔芯和上外形芯,根据预定高度,使用支 撑及检测点对每个腔芯进行空间位置定位;接着,将串接件穿过上外 形芯、多个腔芯、下外形芯,旋紧设置在串接件端部的紧固件;最后, 将左侧边芯、右侧边芯组装在组装好的上外形芯、多个腔芯、下外形 芯的两侧,上外形芯、右侧边芯、下外形芯、左侧边芯、多个腔芯形 成容纳浇注液体的密闭腔体。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芯组及组芯工艺使铸件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降 低了因粘胶而带来的铸造缺陷,同时也增加了组芯过程的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芯组及组芯工艺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芯组及组芯工艺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左侧边芯和上外形芯为例 示出了二者结合处的契形结构;其中11、阀腔芯;12、整体阀腔芯;21、腔芯;22、上外形芯;23、下外形芯;24、紧固件;25、左側边芯;26、右侧边芯;27、支 撑及检测点;28、串接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芯组,包括多个其上设置有串接孔并通过串接孔依 次串接的腔芯21、分别设置在相串接的多个腔芯21的两端的上外形 芯22和下外形芯23、依次穿过上外形芯22、多个腔芯21、下外形芯 23的串接件28、设置在串接件28的两个端部的用于紧固串接在串接 件28上的上外形芯22、多个腔芯21、下外形芯23的紧固件24、分 别设置在上外形芯22、多个腔芯21、下外形芯23两侧的左侧边芯25 和右側边芯26。如图3所示,上外形芯22、右侧边芯26、下外形芯 23、左侧边芯25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契形结构,上外形芯22、右侧 边芯26、下外形芯23、左侧边芯25、多个腔芯21之间形成容纳浇注 液体的密闭腔体,通过契形结构,使上述四者的结合更加紧密,使芯 组形成一个稳固的框架型结构。每个腔芯21和上外形芯22上带有特征面,在组芯过程中,特征 面用于定位每个腔芯21和上外形芯22的空间位置。上述芯组的组芯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专用组芯及检测工具(图中未示出)上放置下外形芯23, 专用组芯及检测工具包括多个可伸缩的支撑及检测点27,在下外形芯 23上依次放置多个腔芯21和上外形芯22,根据预定高度,使用支撑 及检测点27和设置在上外形芯22和多个腔芯21上的特征面对每个腔 芯21进行空间位置定位,这里,可伸缩是指支撑检测点27在图2的左右方向上,可伸入上外形芯22和腔芯21以接触特征面,或退出远 离上外形芯22和腔芯21;接着,将串接件28穿过上外形芯22、多个 腔芯21、下外形芯23,使用专用组芯及检测工具旋紧设置在串接件 28端部的紧固件24;最后,将左側边芯25、右侧边芯26组装在组装 好的上外形芯22、多个腔芯21、下外形芯23的两側,上外形芯22、 右侧边芯26、下外形芯23、左侧边芯25、多个腔芯21形成容纳浇注 液体的密闭腔体。这里,支撑及检测点27首先对当前组装的腔芯21、上外形芯22 进行空间位置定位,当多个腔芯21、上外形芯22全部组装完毕后, 支撑及检测点27对组装好的腔芯21、上外形芯22之间的相对空间位 置进行二次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芯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其上设置有串接孔并通过所述的串接孔依次串接的腔芯(21)、分别设置在相串接的多个所述的腔芯(21)的两端的上外形芯(22)和下外形芯(23)、依次穿过所述的上外形芯(22)、多个所述的腔芯(21)、所述的下外形芯(23)的串接件(28)、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外形芯(22)、多个所述的腔芯(21)、所述的下外形芯(23)两侧的左侧边芯(25)和右侧边芯(26),所述的上外形芯(22)、右侧边芯(26)、下外形芯(23)、左侧边芯(25)、多个所述的腔芯(21)之间形成容纳浇注液体的密闭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其上设置有串接孔并通过所述的串接孔依次串接的腔芯(21)、分别设置在相串接的多个所述的腔芯(21)的两端的上外形芯(22)和下外形芯(23)、依次穿过所述的上外形芯(22)、多个所述的腔芯(21)、所述的下外形芯(23)的串接件(28)、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外形芯(22)、多个所述的腔芯(21)、所述的下外形芯(23)两侧的左侧边芯(25)和右侧边芯(26),所述的上外形芯(22)、右侧边芯(26)、下外形芯(23)、左侧边芯(25)、多个所述的腔芯(21)之间形成容纳浇注液体的密闭腔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所 述的串接件(28)的两个端部的用于紧固串接在所述的串接件(28) 上的所述的上外形芯(22)、多个所述的腔芯(21)、所述的下外形芯(23)的紧固件(2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外形芯 (22)、右侧边芯(26)、下外形芯(23)、左侧边芯(25)之间的连接部位形成契形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腔芯(21 ) 和所述的上外形芯(22)上带有用于定位其空间位置的特征面。5、 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芯组的组芯工艺,包 括如下步骤首先,在专用组芯及检测工具上放置下外形芯(23),所述的专用组芯及检 测工具包括多个可伸缩的支撑及检测点(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龙王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