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2659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0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装置和方法。首先预装带凸点芯片特征点图像信息至控制计算机,然后将带凸点芯片倒置,吸附安装在芯片贴装头上,根据移动机构和芯片贴装头的位置信息,控制计算机发出控制信号,使芯片位于拍照装置的可视范围,且拍照装置摄像头与被检凸点芯片对焦,实时获取带凸点芯片凸点面图像信息,并识别图像信息中的特征点,向移动机构发送运动控制信号,调整芯片贴装头位置,使得特征点与预设的特征点图像吻合,保存此时拍摄的凸点面图像信息,并判断芯片是否可用,输出显示判断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保障芯片倒装工艺使用的芯片为良好芯片,减少了芯片损伤、焊球损伤等问题芯片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器件原材料的控制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装置和方法,适用于倒装焊芯片倒装工艺过程。
技术介绍
倒装焊技术是影响倒装焊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倒装焊封装工艺的特点,芯片需要在翻转后再贴装到陶瓷基板上,而芯片进行翻转后无法对芯片的凸点面进行观察,无法保证倒装焊前芯片及凸点的表面状态,并且由于倒装焊封装电路凸点面阵列排布的特点,回流焊后无法对焊点直接进行外观检查,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芯片倒装前进行芯片及焊点的检查,检查良好的进行后续工序。但是,如果在芯片倒装过程中造成了芯片或凸点的损伤,此过程发生的损伤无法发现,因此一定的隐患。并且传统的芯片倒装设备具备贴装和焊接功能,不具备芯片过程中的观察及记录功能,若后期电路发生失效,芯片及凸点原始状态无法进行追溯,造成失效问题定位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装置,实现芯片倒装焊接前芯片状态的监控与记录,减少了芯片损伤、焊球损伤等问题芯片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器件原材料的控制力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解决问题是:基于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装置,提出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工艺方法,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贴装头(1)、移动机构(2)、拍照装置(3)和控制计算机(4),其中:芯片贴装头(1),垂直固定安装在移动机构(2)上,用于吸附带凸点芯片;移动机构(2),在控制计算机(4)运动控制信号的驱动下,带动芯片贴装头(1)水平或者垂直运动;拍照装置(3),固定放置在水平面上,其拍照摄像头垂直朝上,接收控制计算机(4)发送的放大控制信号,根据放大控制信号对芯片的凸点面进行拍照,获取凸点面图像信息,将凸点面图像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计算机(4);控制计算机(4),首先,根据预设的拍照装置(3)的位置信息,并实时读取芯片贴装头(1)的位置信息,向移动机构(2)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贴装头(1)、移动机构(2)、拍照装置(3)和控制计算机(4),其中:芯片贴装头(1),垂直固定安装在移动机构(2)上,用于吸附带凸点芯片;移动机构(2),在控制计算机(4)运动控制信号的驱动下,带动芯片贴装头(1)水平或者垂直运动;拍照装置(3),固定放置在水平面上,其拍照摄像头垂直朝上,接收控制计算机(4)发送的放大控制信号,根据放大控制信号对芯片的凸点面进行拍照,获取凸点面图像信息,将凸点面图像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计算机(4);控制计算机(4),首先,根据预设的拍照装置(3)的位置信息,并实时读取芯片贴装头(1)的位置信息,向移动机构(2)发送运动控制信号,同时根据带凸点芯片的尺寸及其相应的放大倍数,向拍照装置(3)发送放大控制信号,直至芯片贴装头(1)中心位于拍照装置(3)的可视范围的中心区域,且拍照装置(3)摄像头(6)与被检凸点芯片对焦;然后,实时获取带凸点芯片凸点面图像信息,识别图像信息中的特征点,向移动机构(2)发送运动控制信号,调整芯片贴装头(1)中心位置,使得特征点与预设的特征点图像吻合,之后,保存此时拍摄的凸点面图像信息;对凸点面图像信息进行监测,判断芯片是否可用,输出和显示判断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点位于芯片对角线上,特征点为芯片标识或者对角线顶端的形成特征图案的凸点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光(5),所述环形光(5)安装在拍照装置(3)的摄像头(6)周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装置(3)的摄像头(6)分辨率为150万像素以上彩色摄像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倒装工艺芯片监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7)、第二伺服电机(8)、第三伺服电机(9)、第一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学明姚全斌王勇练滨浩林鹏荣黄颖卓刘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