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07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的抽芯机构,定模上固定连接定模芯,动模上固定连接动模芯,定模芯与动模芯之间设有抽芯装置后座,抽芯装置后座上通过螺钉连接抽芯头,抽芯头穿过模芯活动块且与模芯活动块间隙配合,模芯活块通过螺钉与动模连接,与动模相邻的顶出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拆卸螺钉的空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地将卡死的抽心装置取出,实现快速修复模具,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的抽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中的抽芯装置穿过模芯内部形成抽芯机构,抽芯装置插入模芯中,两者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压力或抽芯器配合间隙增大,导致生产材料(如铝液)钻入间隙中,导致抽心装置与模芯卡死,或者是模具产生变形,导致运动中形成卡死现象。卡死后需要拆开模具的所有部件,甚至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才能取出。恢复时间长,成本高,工作量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供的一种模具抽芯机构,它能方便地将卡死的抽心装置取出,实现快速修复模具,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定模上固定连接定模芯,动模上固定连接动模芯,定模芯与动模芯之间设有抽芯装置后座,抽芯装置后座上通过螺钉连接抽芯头,抽芯头穿过模芯活动块且与模芯活动块间隙配合,模芯活块通过螺钉与动模连接,与动模相邻的顶出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拆卸螺钉的空位。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抽芯装置后座上通过螺钉连接抽芯头,抽芯头穿过模芯活动块且与模芯活动块间隙配合,模芯活块通过螺钉与动模连接,与动模相邻的顶出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拆卸螺钉的空位。当抽芯卡死在模具中时,只需要从空位中拆卸出螺钉,同时退出抽芯机构后座部件,即可同时将模芯活块以及卡死的抽芯头取出,装上备件即可恢复生产。使用这种结构的抽芯机构可避免在抽芯卡死时需要拆开模具的所有部件才能将抽芯取出,这样减少修复的工作量,减少恢复的时间,使生产得到快速恢复。本技术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定模1上用螺钉固定连接定模芯2,动模10上用螺钉固定连接动模芯11,定模芯2与动模芯11之间设有抽芯装置后座12,抽芯装置后座12上用螺钉固定安装抽芯头3,抽芯装置后座12可相对于动模10上下运动,抽芯头3穿过模芯活块5且与模芯活动块间隙配合,其两端参与铸件4的成型。模芯活块5通过内六角螺钉6连接在动模10上。与动模10相邻的顶出装置7上设有用于安装、拆卸螺钉6的空位8。该顶出装置7的顶杆9穿过动模10和动模芯11,用于开模后顶出铸件4。当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压力或模具变形等原因,导致抽芯装置的抽芯头与被模芯活块卡死而无法抽出时,只需要将抽芯装置后座上连接抽芯头的螺钉卸下,然后从与动模相邻的顶出装置上设有的用于安装、拆卸螺钉的空位处拆卸出连接模芯活块的内六角螺钉,同时退出抽芯装置后座部件,就可以将模芯活块以及卡死的抽芯头一起取出,并重新安装准备好的备件即可立即恢复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的抽芯机构,定模(1)上固定连接定模芯(2),动模(10)上固定连接动模芯(11),定模芯(2)与动模芯(11)之间设有抽芯装置后座(12),其特征在于:抽芯装置后座(12)上通过螺钉连接抽芯头(3),抽芯头(3)穿过模芯活动块(5)且与模芯活动块间隙配合,模芯活块(5)通过螺钉(6)与动模(10)连接,与动模(10)相邻的顶出装置上设有用于安装、拆卸螺钉(6)的空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抽芯机构,定模(1)上固定连接定模芯(2),动模(10)上固定连接动模芯(11),定模芯(2)与动模芯(11)之间设有抽芯装置后座(12),其特征在于抽芯装置后座(12)上通过螺钉连接抽芯头(3),抽芯头(3)穿过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和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