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注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9863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射成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弯管注射模具,包括上模板、上模、下模、固定板和抽芯组件,所述上模板设在上模的上表面,上模板上设有注塑口;所述上模与下模配合连接,上模与下模的接合面均设有弯管成型腔,所述固定板分别设在弯管成型腔的两侧;所述抽芯组件包括进水管和由橡胶制成的型芯,所述型芯的表面涂有纳米隔热层,型芯内设有空腔;所述型芯置于固定板上,位于弯管成型腔内;所述进水管连接在型芯的一端上,进水管上设有水泵。采用该弯管注射模具,抽芯方便、快捷,而且生产出来的弯管表面光洁、外形美观,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注射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射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弯管注射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逐步提高,产品对塑料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注射模具作为塑料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成为塑料模具中最普遍的成型方法,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射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反应能力和速度。目前,生产弯管塑料件,为了方便脱模,通常是将产品分为上下两半,分别进行成型,再通过粘接或粘合等方式来把上下两半的产品合在一起,此种方式十分繁琐,而且上下两半产品在粘合时容易出现错开的情形,达不到弯管件的要求。也有其他一体成型的模具,但由于弯管存在一定的弧度,在抽芯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弯管断裂,使得整个弯管件报废,不能使用,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弯管件注射模具来决解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弯管注射模具,抽芯脱模效果好且不会导致弯管出现断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包括上模板、上模、下模和抽芯组件,所述上模板设在上模的上表面,上模板上设有注塑口;所述上模与下模配合连接;所述上模内设有上半腔室,下模内设有与上半腔室匹配的下半腔室;所述上半腔室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板,下半腔室的两侧设有与上固定板配合的下固定板;所述抽芯组件包括进水管和由橡胶制成的型芯,所述型芯的表面涂有纳米隔热层,型芯内设有密闭空腔;所述型芯置于下固定板上,位于下半腔室内;所述进水管连接在型芯的一端上,进水管上设有水泵。型芯由橡胶制成,由于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型芯可以弯折,受外力会发生形变。型芯内设有空腔,往型芯的空腔中注满液体时,型芯的尺寸、形状与弯管内径的尺寸、形状一致。使用本弯管注射模具时,扣合上模和下模,利用水泵将液体从进水管通入型芯内,直至空腔内充满液体,此时,型芯牢固地固定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上模、下模、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型芯之间形成一个浇注腔室。往注塑口注入塑料熔体,塑料熔体从注塑口注射进浇注腔室内,附着在型芯的表面,由于型芯的表面涂有纳米隔热层,塑料熔体不会将型芯烫坏。待塑料熔体冷却成形后,将型芯内的液体抽出,然后将型芯从冷却成型的弯管内拔出即完成抽芯。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型芯由橡胶制成,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将型芯从弯管内抽出时,型芯能够弯折,可以顺利地从弯管内抽出,使得弯管内腔保持光滑,而不会出现裂痕。同时,由于弯管是一体成型的,不需要粘合,能够保持弯管表面光洁。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冷却水供应箱,冷却水供应箱与型芯之间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型芯上开有连接口,出水管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口上;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注射塑料熔体时,操作水泵,使型芯内充满冷却水,冷却水从冷却水供应箱流经进水管、型芯、出水管,然后流回冷却水供应箱,冷却水在该系统内形成循环。由于冷却水的温度较低,使得型芯表面的温度降低,塑料熔体与型芯的表面直接接触,能够加快弯管的冷却成型速度,进而加快弯管的生产速度。在本方案中,型芯还具有冷却弯管的作用。弯管冷却成型后,关闭阀门,操作水泵,将型芯内的冷却水抽出。将出水管从型芯上拆卸下来,然后将型芯从冷却成型的弯管内拔出即完成抽芯。进一步的,所述注塑口的底部呈锥形。注塑口的底部设置为锥形,这样在脱模时,能够使料头与成型弯管更容易的脱离。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上设有密封垫。密封垫的设置使得型芯紧密地与固定板贴合,能够避免塑料熔体从浇注腔室内溢出。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可拆卸地安装在上半腔室内,下固定板可拆卸地安装在下半腔室内。当弯管注射模具不使用时,可将模具拆分为几部分,便于收纳。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可拆卸地安装,可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从而生产内径大小不同的弯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弯管注射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模板1、上模2、下模3、下固定板4、进水管5、水泵6、注塑口7、型芯8、上固定板9。如图1、图2所示,弯管注射模具,从上至下包括上模板1、上模2和下模3,上模板1设在上模2的上表面,上模板1上设有注塑口7,注塑口7的底部呈锥形。上模2与下模3配合连接,上模2内设有上半腔室,下模3内设有与上半腔室匹配的下半腔室;上半腔室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板9,下半腔室的两侧设有与上固定板9配合的下固定板4,上固定板9和下固定板4上粘接有密封垫。弯管注射模具还包括抽芯组件,抽芯组件包括进水管5和型芯8,型芯8的表面涂有纳米隔热层。型芯8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弯折。型芯8内设有空腔,型芯8放置于下固定板4上,位于下半腔室内。型芯8的左端开有连接口,连接口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供应箱。冷却水供应箱与进水管5连接,进水管5的另一端连在型芯8的右端。出水管上设有阀门,进水管5上设有水泵6,操作水泵6,可通过进水管5往型芯8的空腔内注入冷却水。具体实施时,扣合上模2和下模3,操作水泵6,通过进水管5往型芯8内充入冷却水,直至空腔内充满冷却水。往注塑口7注入塑料熔体,塑料熔体从注塑口7注射进浇注腔室。待塑料熔体冷却成形后,关闭阀门,操作水泵6,将型芯8内的冷却水抽出。将出水管从型芯8上拆卸下来,然后将型芯8从冷却成型的弯管内拔出即完成抽芯。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型芯8上仅连接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设有水泵6。实施时,扣合上模2和下模3,操作水泵6,通过进水管5往型芯8内充入液体,直至空腔内充满液体。往注塑口7注入塑料熔体,塑料熔体从注塑口7注射进浇注腔室。待塑料熔体冷却成形后,将型芯8内的液体抽出,然后将型芯8从冷却成型的弯管内拔出即完成抽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弯管注射模具

【技术保护点】
弯管注射模具,包括上模板、上模、下模和抽芯组件,所述上模板设在上模的上表面,上模板上设有注塑口;所述上模与下模配合连接;所述上模内设有上半腔室,下模内设有与上半腔室匹配的下半腔室;所述上半腔室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板,下半腔室的两侧设有与上固定板配合的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组件包括进水管和由橡胶制成的型芯,所述型芯的表面涂有纳米隔热层,型芯内设有密闭空腔;所述型芯置于下固定板上,位于下半腔室内;所述进水管连接在型芯的一端上,进水管上设有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弯管注射模具,包括上模板、上模、下模和抽芯组件,所述上模板设在上模的上表面,上模板上设有注塑口;所述上模与下模配合连接;所述上模内设有上半腔室,下模内设有与上半腔室匹配的下半腔室;所述上半腔室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板,下半腔室的两侧设有与上固定板配合的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组件包括进水管和由橡胶制成的型芯,所述型芯的表面涂有纳米隔热层,型芯内设有密闭空腔;所述型芯置于下固定板上,位于下半腔室内;所述进水管连接在型芯的一端上,进水管上设有水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