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率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平面型功率半导体元件(例如功率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将栅极设置于基板表面,其电流通道沿着平行基材表面的走向流动,会占据基板的面积,而导致相邻单元(cell)的间隔距离无法任意缩减。相较之下,沟槽式功率半导体元件将 栅极设置于沟槽内,使电流通道改为垂直走向,因而可以缩短单元间的间隔距离,提高集成度(integration)。图I为一典型沟槽式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的剖面示意图。如图I所示,此沟槽式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具有一 N型重掺杂基板10 (以N+示意為N型重掺杂)、一 N型轻掺杂外延层12(以N-示意為N型轻掺杂)、多个栅极沟槽14、多个栅极结构16、多个P型阱区17、多个源极掺杂区18与一层间介电层19。其中,N型轻掺杂外延层12位于N型重掺杂基板10上,栅极沟槽14位于N型轻掺杂外延层12中。栅极结构16位于栅极沟槽14内。P型阱区17位于N型轻掺杂外延层12的上部分,并且环绕栅极沟槽14。栅极结构16的周围包覆有一栅极介电层15,借以与P型阱区17及N型轻掺杂外延层12相区隔。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沟槽式功率半导体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导电型的轻掺杂基板;至少二个沟槽,位于所述轻掺杂基板上,所述沟槽包括至少一个栅极沟槽;一栅极结构,位于所述栅极沟槽内;一第二导电型的阱区,环绕所述栅极结构;一第一导电型的第一掺杂区,位于所述阱区上方;至少二个沟槽底部重掺杂区,形成于所述沟槽底部,并且所述沟槽底部重掺杂区互相连接;一接触窗,位于所述轻掺杂基板上,并与所述沟槽保持一预设距离;以及一导电结构,填入所述接触窗以电性连接所述沟槽底部重掺杂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依芸,张渊舜,涂高维,
申请(专利权)人:科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