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using a III group nitride semiconducto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having good luminous characteristics. Th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has a laminated n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on a substrate; a light-emitting layer, composed of barrier layer and the trap layer containing In atoms are alternately stacked a plurality of multiple quantum well structure; and the P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a light-emitting layer has a well layer more than 3 layers and 4 layers above the barrier layer; from each side, with more than 3 layers of the well layer, and with the boundary of the N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N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connect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and the boundary of the P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3 layer above the well layer contains a se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from the side close to the the N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of a plurality of N side trap layer, and close to the side of the P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a p layer formed in the inclined side, light emitting layer generates recess by opening to the P type semiconductor layer on the side of the V shaped concave side, at least N well layer 1 layer above the In the slope of the atom The concentration is below 50%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n atoms present in the N side trap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发光元件、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III族(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使用了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发光元件,通常形成为:在含有用于生成作为载流子的电子的n型杂质的n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层和含有用于生成作为载流子的空穴的p型杂质的p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层之间,配置包含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发光层。而且,在这种半导体发光元件中,通过交替层叠多个阱层和多个势垒层而形成的多重量子阱构造来构成发光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2812号公报在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时,例如,若在蓝宝石等异种材料的基板上生长氮化镓系半导体,则会发生因晶格错配导致的多个穿透位错,进而,与穿透位错对应地形成V形凹陷。此时,若存在很多贯穿层叠的单晶膜中的缺陷,则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具体来说,逆电流(IR)的增大等)会大幅度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允许发生如在基板上成膜的单晶膜中产生的穿透位错那样的缺陷、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的、使用了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叠在基板上的n型半导体层;由多重量子阱构造构成的发光层,所述多重量子阱构造中势垒层和含有In原子的阱层交替层叠有多个;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发光层具有:3层以上的所述阱层;和4层以上的所述势垒层,将3层以上的该阱层的各自从两侧夹入,并且在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边界部与该n型半导体层连接、且在与所述p型半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叠在基板上的n型半导体层;由多重量子阱构造构成的发光层,所述多重量子阱构造中势垒层和含有In原子的阱层交替层叠有多个;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发光层具有:3层以上的所述阱层;和4层以上的所述势垒层,将3层以上的该阱层的各自从两侧夹入,并且在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边界部与该n型半导体层连接、且在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边界部与该p型半导体层连接,3层以上的所述阱层包括从接近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一侧按顺序设置的多个n侧阱层、和接近所述p型半导体层一侧的一个p侧阱层,在所述发光层,产生由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侧开口的凹部的斜面构成的V字状凹部,至少1层以上的所述n侧阱层的该斜面的In原子的浓度为存在于该n侧阱层内的In原子的浓度的50%以下,至少1层以上的该n侧阱层的距该斜面25nm的部位中的In原子的浓度为存在于该n侧阱层内的In原子的浓度的9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25 JP 2013-0122421.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叠在基板上的n型半导体层;由多重量子阱构造构成的发光层,所述多重量子阱构造中势垒层和含有In原子的阱层交替层叠有多个;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发光层具有:3层以上的所述阱层;和4层以上的所述势垒层,将3层以上的该阱层的各自从两侧夹入,并且在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边界部与该n型半导体层连接、且在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边界部与该p型半导体层连接,3层以上的所述阱层包括从接近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一侧按顺序设置的多个n侧阱层、和接近所述p型半导体层一侧的一个p侧阱层,在所述发光层,产生由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侧开口的凹部的斜面构成的V字状凹部,至少1层以上的所述n侧阱层的该斜面的In原子的浓度为存在于该n侧阱层内的In原子的浓度的50%以下,至少1层以上的该n侧阱层的距该斜面25nm的部位中的In原子的浓度为存在于该n侧阱层内的In原子的浓度的90%以下。2.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叠在基板上的n型半导体层;由多重量子阱构造构成的发光层,所述多重量子阱构造中势垒层和含有In原子的阱层交替层叠有多个;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发光层具有:3层以上的所述阱层;和4层以上的所述势垒层,将3层以上的该阱层的各自从两侧夹入,并且在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边界部与该n型半导体层连接、且在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边界部与该p型半导体层连接,3层以上的所述阱层包括从接近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一侧按顺序设置的多个n侧阱层、和接近所述p型半导体层一侧的一个p侧阱层,在所述发光层,产生由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侧开口的凹部的斜面构成的V字状凹部,至少1层以上的所述n侧阱层的该斜面的In原子的浓度为存在于该n侧阱层内的In原子的浓度的50%以下,所述n侧阱层的所述斜面的In原子的浓度,在最接近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该n侧阱层的该斜面处比在最接近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该n侧阱层的该斜面处减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楠木克辉,佐藤寿朗,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