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652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包括制动器泵体和油杯,所述制动器泵体上安装有制动油管和制动臂,制动器泵体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活塞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溢流孔和补液孔,所述补液孔的底部设有阻尼孔,补液孔通过所述阻尼孔与所述活塞孔连通,所述油杯设置在所述制动器泵体上并与所述制动器泵体一体成型,所述活塞孔的孔壁中设有输油道,所述溢流孔与所述补液孔均通过所述输油道与所述油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制动的安全性,同时便于安装和维护,还能提升摩托车安装该制动器后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
技术介绍
參见图4、图5,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包括制动器泵体I和油杯2,油杯2的材料为塑料,油杯2通过橡胶油管11与制动器泵体I连接,制动器泵体I上安装有制动油管3和制动臂4,制动器泵体I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活塞的活塞孔5,活塞孔5的内直径D2为11_,活塞孔5的孔壁上设置有溢流孔6和补液孔7,补液孔7的底部设有阻尼孔,阻尼孔与活塞孔5连通,阻尼孔的直径为O. 5mm,阻尼孔的长度为2. 5mm。现有的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存在以下不足I、首先,现有制动器带了一个塑料油杯盛制动液,制动过程中通过橡胶油管向下 供液。由于塑料材料的油杯以及连接在制动器泵体与油杯之间的橡胶油管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老化破裂,对制动器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其次,连接在制动器泵体与油杯之间的橡胶油管需要住满制动液,从而增加制动液的使用量。最后由于油杯与制动器泵体为分体结构,同时它们之间还需要橡胶油管连接,而摩托车安装空间狭小,因此还存在安装不方便的缺点。2、由于阻尼孔的直径为O. 5mm,孔深2. 5mm,其孔径比大,液流阻尼大,不便于液压系统内空气排净,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对手握力影响非常明显,导致瞬时拖滞现象,影响骑乘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I、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能够提高制动的安全性,同时便于安装和维护,还能提升摩托车安装该制动器后的整体美观性。2、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避免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拖滞现象,提高操作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包括制动器泵体和油杯,所述制动器泵体上安装有制动油管和制动臂,制动器泵体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活塞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溢流孔和补液孔,所述补液孔的底部设有阻尼孔,补液孔通过所述阻尼孔与所述活塞孔连通,所述油杯设置在所述制动器泵体上并与所述制动器泵体一体成型,所述活塞孔的孔壁中设有输油道,所述溢流孔与所述补液孔均通过所述输油道与所述油杯连通。所述阻尼孔为圆柱孔,阻尼孔的直径为D1,阻尼孔的长度为L,Dl : L = 3 : 5。阻尼孔的直径Dl = O. 6謹,长度L = I謹。所述活塞孔的直径D2 = 12. 7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油杯设置在所述制动器泵体上并与所述制动器泵体一体成型,所述活塞孔的孔壁中设有输油道,所述溢流孔与所述补液孔均通过所述输油道与所述油杯连通,油杯与制动器泵体之间通过所述输油道实现连通,取消现对于现有技术中油杯与制动器泵体之间的橡胶油管,一方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油杯采用塑料容易老化、橡胶油管容易老化的缺点,提高了制动器使用的安全性;另ー方面由于取消了橡胶油管,能够减少制动液的使用,节约了使用成本;而且由于制动器泵体与油杯一体成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油杯与制动器泵体之间的橡胶油管,减小了安装空间,使得制动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和维护,还能提升摩托车安装该制动器后的整体美观性。2、现有制动器阻尼孔的孔径比大,液流阻尼大,不便于液压系统内空气排净,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对手握力影响非常明显。专利技术人通过对制动器泵体进行了分析测算,阻尼孔处属低压区,对强度没有要求,根椐液流流动原理,对补液孔底部的阻尼孔进行了重新设计,阻尼孔的直径Dl = O. 6_,长度L = 1_,从而能够避免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拖滞现象,提高操作的舒适性。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器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P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制动器泵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參见图I 图3,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包括制动器泵体I和油杯2,所述制动器泵体I上安装有制动油管3和制动臂4,制动器泵体I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活塞的活塞孔5,所述活塞孔5的孔壁上设置有溢流孔6和补液孔7,所述补液孔7的底部设有阻尼孔8,补液孔7通过所述阻尼孔8与所述活塞孔5连通,所述油杯2设置在所述制动器泵体I上并与所述制动器泵体I 一体成型,所述活塞孔5的孔壁中设有输油道9,所述溢流孔6与所述补液孔7均通过所述输油道9与所述油杯2连通。所述阻尼孔8为圆柱孔,阻尼孔8的直径为Dl,阻尼孔8的长度为L,D1 L = 3 5,本实施例中的阻尼孔8的直径Dl =O. 6mm,长度L = 1mm。所述活塞孔5的直径D2 = 12. 7mm。在油杯2上设置有油镜10。制动器的钳体的缸径设计为30_。本专利技术的油杯2设置在所述制动器泵体I上并与所述制动器泵体I 一体鋳造成型,所述活塞孔5的孔壁中设有输油道9,所述溢流孔6与所述补液孔7均通过所述输油道9与所述油杯2连通,油杯2与制动器泵体I之间通过所述输油道9实现连通,取消现对于现有技术中油杯与制动器泵体之间的橡胶油管,一方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油杯采用塑料容易老化、橡胶油管容易老化的缺点,提高了制动器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橡胶油管,能够减少制动液的使用,节约了使用成本;而且由于制动器泵体I与油杯2—体成型,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油杯与制动器泵体之间的橡胶油管,减小了安装空间,使得制动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便于安装和维护,还能提升摩托车安装该制动器后的整体美观性。现有制动器阻尼孔的孔径比大,液流阻尼大,不便于液压系统内空气排净,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对手握力影响非常明显。专利技术人通过对制动器泵体进行了分析测算,阻尼孔8处属低压区,对强度没有要求,根椐液流流动原理,对补 液孔底部的阻尼孔进行了重新设计,阻尼孔的直径Dl = O. 6mm,长度L = 1mm,从而能够避免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拖滞现象,提高操作的舒适性。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包括制动器泵体(I)和油杯(2),所述制动器泵体(I)上安装有制动油管(3)和制动臂(4),制动器泵体(I)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活塞的活塞孔(5),所述活塞孔(5)的孔壁上设置有溢流孔(6)和补液孔(7),所述补液孔(7)的底部设有阻尼孔(8),补液孔(7)通过所述阻尼孔(8)与所述活塞孔(5)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2)设置在所述制动器泵体(I)上并与所述制动器泵体(I) 一体成型,所述活塞孔(5)的孔壁中设有输油道(9),所述溢流孔(6)与所述补液孔(7)均通过所述输油道(9)与所述油杯⑵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孔(8)为圆柱孔,阻尼孔⑶的直径为D1,阻尼孔⑶的长度为L,Dl : L = 3 : 5。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其特征在干阻尼孔(8)的直径Dl=0. 6mm,长度 L = Imnin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其特征在干所述活塞孔(5)的直径 D2 = 12. 7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包括制动器泵体和油杯,所述制动器泵体上安装有制动油管和制动臂,制动器泵体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活塞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溢流孔和补液孔,所述补液孔的底部设有阻尼孔,补液孔通过所述阻尼孔与所述活塞孔连通,所述油杯设置在所述制动器泵体上并与所述制动器泵体一体成型,所述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刹液压制动器,包括制动器泵体(1)和油杯(2),所述制动器泵体(1)上安装有制动油管(3)和制动臂(4),制动器泵体(1)内部具有用于安装活塞的活塞孔(5),所述活塞孔(5)的孔壁上设置有溢流孔(6)和补液孔(7),所述补液孔(7)的底部设有阻尼孔(8),补液孔(7)通过所述阻尼孔(8)与所述活塞孔(5)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2)设置在所述制动器泵体(1)上并与所述制动器泵体(1)一体成型,所述活塞孔(5)的孔壁中设有输油道(9),所述溢流孔(6)与所述补液孔(7)均通过所述输油道(9)与所述油杯(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平王迪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达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