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箱放油丝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657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燃油箱放油丝座,以解决现有产品焊接结构不合理,焊接效率低,故障率高,经济效益差的问题,该放油丝座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凸台、设在凸台处的放油口、安装在放油口的放油螺母,放油螺母为台阶螺母,其台阶处具有倒角;放油口向外延伸出凸缘,放油螺母台阶处与放油口的凸缘端口配合并焊接。箱体凸缘端口与放油螺母台阶形成“V”形坡口,焊接后形成“V”形焊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焊接结构合理,焊接效率高,故障率低,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油箱,具体的说是汽车燃油箱放油丝座
技术介绍
汽车油箱放油ロ产生的裂纹属于很典型的疲劳破坏。据有关资料介绍,各类容器在运行中破坏事故约有75%以上是由于金属疲劳造成的。汽车油箱ロ产生裂纹的疲劳破坏的因数较多,也较复杂。首先是放油ロ接头根部到油箱体截面突变形成该部位的应カ集中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在油箱平面上的焊缝也在此处,而焊缝的热影响区因材料过热、晶粒粗大形成油箱最薄弱之处;在汽车发动机运转震动、汽车在不平路面颠簸行驶的震动、油箱内燃油对油箱的冲击震动、外界温度变化等各种复杂的交变频率、复杂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在油箱放油ロ的焊缝边缘的粗晶点处起裂向油箱体发展。 现有的油箱放油ロ结构是箱体底部有凸台,放油ロ位于凸台处,放油螺母为台阶螺母,放油螺母台阶处与放油ロ配合并焊接。这种结构的油箱放油ロ接头根部到油箱体截面突变,造成应カ集中;焊缝位于油箱底部母材平面上,造成焊接结构不合理,且内外焊缝反复焊接加热,焊接应カ也全部集中于此,由于焊缝热影响区晶粒长大致使该处成为油箱最薄弱的部位;油箱放油螺母内外焊接(外部为角焊縫),焊接工作量大,时间长,造成焊接热输入量大且放油螺母焊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燃油箱放油丝座,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凸台、设在凸台处的放油口、安装在放油口的放油螺母,其特征在于:放油螺母为台阶螺母,其台阶处具有倒角;放油口向外延伸出凸缘,放油螺母台阶处与放油口的凸缘端口配合并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训唐智燕周义潘中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诚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