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726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容器的通风管道的液滴分离器(1),该液滴分离器具有液滴分离器壳体(2),所述液滴分离器壳体连接到由燃料容器的注入管(8)包围的空间上、优选直接连接到注入管(8)的加油通道上,所述液滴分离器具有至少两个通风管道接口,所述壳体借助至少一个分隔壁(6)分为至少两个彼此分开的气体路径,其中,第一气体路径(7a)构造为气体进入通道并且第二气体路径(7b)构造为气体排出通道,所述气体进入通道(7a)在端面上借助盖(9)封闭并且通过液滴分离器壳体(2)的周壁(11)的缺口与注入管(8)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容器的通风管道的液滴分离器
技术介绍
这种液滴分离器例如由DE 20 2008 001 586 Ul公开。该技术涉及ー种用于机动车用燃料系统的液体-蒸气分离器,所述液体-蒸气分离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与燃料箱的进风系统连接的入口和与燃料-蒸气过滤器连接的蒸气出ロ。此外,所述壳体还具有用于冷凝燃料小液滴的冷凝空间,该冷凝空间连接到燃料 容器的注入接管上或者说与之连通。在燃料容器通风时产生的气体体积流通常被引导通过作为燃料-蒸气过滤器的活性炭过滤器。为了确保所述燃料-蒸气过滤器或者说活性炭过滤器的功能能力,需要将液相或者说小液滴形式的碳氢化合物从燃料气体体积中分离出。这些由燃料气体体积流夹带的小液滴也被称为所谓的“气带液(Liquid Carry-Over)”。如果液态碳氢化合物到达活性炭过滤器中,则这导致吸附孔隙容积的堵塞以及由此导致燃料-蒸气过滤器吸附能力的降低。因此,已知在燃料容器的通风管道中设置液滴分离器,该液滴分离器与注入管连通,由此分离出的“气带液”或者说产生的液体可被导回到燃料容器中。这例如在根据DE 202008 001 586 Ul的液滴分离器中以下述方式实现,S卩,液滴分离器壳体在注入管的注入头区域中连接到该注入管上并且液滴分离器的冷凝空间与由注入接管包围的加油通道连通。通风管道适宜地在所谓的注入头区域中尽可能近地连接到注入管的注入端部上。在注入管的该区域中,该注入管设有嵌件,该嵌件保证流嘴的导向、错误加油防护以及注入管的接地。此外,作为错误加油防护在那里通常设有所谓的无铅翻盖(Bleifreiklappe)。从通风管道被导入注入管中的通常是热的气体在加油时撞击到打开的无铅挡板上并被强烈地起涡流。在此,热的气体与冷的燃料射束接触。通过与油箱系统中的热的预填充和冷燃料的供应有关的热冷气体的混合,引起气体膨胀以及大量的冷凝产物。这可能导致流嘴的错误关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液滴分离器,该液滴分离器一方面确保通风气体体积流特别适合流动地导入注入管中并且另一方面能够相对简单地制造。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分离器在结构方面也应当是特别简单的。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通过ー种用于燃料容器的通风管道的液滴分离器得以解決,所述液滴分离器具有液滴分离器壳体,所述液滴分离器壳体连接到由燃料容器的注入管包围的空间上、优选直接连接到注入管的加油通道上,所述液滴分离器具有至少两个通风管道接ロ,壳体借助至少ー个分隔壁分为至少两个彼此分开的气体路径,其中,第一气体路径构造为气体进入通道并且第二气体路径构造为气体排出通道,所述气体进入通道在端面上借助盖或类似物封闭并且通过液滴分离器壳体的周壁中的缺ロ与注入管连通。本专利技术可总结如下在设置于燃料容器通风系统的通风管道中的液滴分离器中,所述液滴分离器这样在外部连接在注入管的加油通道上,使得注入管本身构成通风路径的一部分,气体进入通道的、亦即从燃料容器到注入管中的通风路径的通入注入管中的部分在端面是封闭的,由此在向燃料容器加油时进入注入管中的通风体积流并不直接撞击到从流嘴(Zapfventi I)导入注入管中的燃料射束上。而是该通风体积流被如此偏转,使得防止在流嘴的通ロ区域中形成大量的冷凝物。已证实,这种相对简单的措施己经能够令人惊奇地防止在加油时在流嘴插入的注入管区域中形成增多的冷凝产物。由此可有效地避免流嘴可能的错误关断。已知,流嘴设有平衡孔,该平衡孔被加载负压并且在例如由于液态燃料进入通气孔中而引起压カ增高时直接导致流嘴关断。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分离器的一种特别有利的方案中,所述盖构造为分隔壁的一部分。由此尤其是能够特别简单地借助相对简单的注塑模具来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分离器。所述盖例如可通过薄膜铰链铰接在分隔壁上,由此其能够在液滴分离器装配在注入管中之前通过弯曲而进入其在端面封闭气体进入通道的位置中。这种设计的优点特别是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分离器总体上可在注塑エ艺中借助相对简单的模具一体地制造。适宜地,盖卡锁地固定在封闭气体进入通道的位置中。为此,所述盖例如可在其圆周上设有ー个或多个卡锁突出部和/或卡锁开ロ,该卡锁突出部和/或卡锁开ロ能够与液滴分离器壳体周壁的或设置在液滴分离器壳体上的接头的对应的卡锁突出部和/或卡锁开ロ共同作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分离器的一种优选的方案中规定,所述液滴分离器壳体具有用干与燃料容器的注入管连接的焊接法兰。优选地,液滴分离器壳体包括至少ー个通ロ接头,该通ロ接头的周壁部分地包围气体进入通道和气体排出通道。该通ロ接头可穿过注入管上的或注入管外壁中的或设在注入管上游的收集空间外壁中的对应的开ロ。适宜地,通ロ接头突出于液滴分离器壳体的由焊接法兰限定的装配平面,从而通ロ接头在液滴分离器的安装位置中伸入燃料容器的注入管中。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ー种用于机动车的燃料容器,该燃料容器具有至少ー个注入管,包括至少ー个设有至少ー个通向燃料-蒸气过滤器的通风管道的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至少ー个液滴分离器,并且所述液滴分离器直接连接到注入管的加油通道上。适宜地,所述液滴分离器或液滴分离器壳体通过焊接法兰密封地与注入管的外壁相焊接并且以构造为通ロ接头的管接头穿过注入管外壁中的缺ロ或连接在注入管上的气体收集空间的外壁中的缺ロ。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中显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如下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燃料容器的注入管的外观;图2为沿图I中线II-II的剖视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未安装位置中的液滴分离器的剖视图;图4 为沿图3中线IV-IV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分离器I包括一个液滴分离器壳体2,该液滴分离器壳体具有两个通风管道接ロ 3,所述通风管道接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具有冷杉树轮廓的套管接头。液滴分离器壳体2主要包括一个圆柱形的管接头4,该管接头具有用于与塑料燃料容器的注入管8相焊接的环绕的焊接法兰5。燃料容器以公知的方式和方法由基于HDPE的具有至少ー个用于阻挡碳氢化合物的阻挡层的多层热塑性塑料制成,为简单起见,在此仅示出该燃料容器的注入管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分离器I同样由热塑性塑料、优选由在可焊接性意义上与注入管8兼容的塑料制成。该液滴分离器例如可构造为注塑的构件。设置在液滴分离器壳体2上的通风管道接ロ 3在液滴分离器I的安装位置中分别连接到燃料容器通风系统的未示出的通风管道上。例如在容器侧既可设有加油阀又可设有运行通风阀,这些阀通过一个总通风管道连接在液滴分离器I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分离器I限定从上述总通风管道到注入管8中的第一气体路径7a以及从注入管8向未示出的燃料-蒸气过滤器的第二气体路径7b。如这尤其可由图2看出,液滴分离器壳体2这样连接到燃料容器的注入管8上,使得设置在该液滴分离器壳体上的圆柱形的管接头4穿过注入管8的缺ロ并且伸入注入管8中。在环绕的焊接法兰5的区域中,液滴分离器壳体2密封地与注入管8相焊接。第一和第二气体路径在液滴分离器壳体2中的分开通过在液滴分离器壳体2中延伸的分隔壁6实现。第一气体路径7a构成气体进入通道,该气体进入通道连接到燃料容器的总通风管道上,而第二气体路径7b构成气体排出通道,该气体排出通道连接到燃料容器的燃料-蒸气过滤器上。所述燃料-蒸气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07 DE 102010004180.71.用于燃料容器的通风管道的液滴分离器(1),具有液滴分离器壳体(2),所述液滴分离器壳体连接到由燃料容器的注入管包围的空间上、优选直接连接到注入管(8)的加油通道上,所述液滴分离器具有至少两个通风管道接口(3),所述壳体借助至少一个分隔壁分为至少两个彼此分开的气体路径(7a、7b),其中,第一气体路径(7a)构造为气体进入通道并且第二气体路径(7b)构造为气体排出通道,所述气体进入通道在端面上借助盖(9)封闭并且通过液滴分离器壳体(2)的周壁(11)的缺口与注入管(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滴分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9)构造为分隔壁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液滴分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9)构造为分隔壁的延长部,该延长部通过薄膜铰链(10 )铰接在分隔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滴分离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9)卡锁地固定在封闭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尼克尔M·普吕泽尔
申请(专利权)人:考特克斯·特克斯罗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