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器和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8795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和排气管,排气管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直管,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置于壳体与直管之间,且隔板的中心孔与直管的外壁相密封配合,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置于隔板以下的直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还涉及一种压缩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液器和压缩机,隔板的中心孔与直管的外壁相密封配合,在置于隔板以下的直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如此减弱了分液器排气管的压力脉动,改善压缩机的吸气流噪声,增加了压缩机的冷媒吸入量,提升了压缩机的整机性能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液器和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分液器结构的滤网支架和直管内部是整个分液器的主要噪声源,滤网支架部分是由于高速气流直接冲刷而产生的气流噪声,而直管内部则是因为较大的冷媒压力脉动而产生的气流噪声。另外,较强吸气压力脉动,减小了吸入气缸的冷媒质量流量,从而降低了整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分液器噪声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液器和压缩机,减弱了分液器排气管的压力脉动,改善压缩机的吸气流噪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直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直管之间,且所述隔板的中心孔与所述直管的外壁相密封配合,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置于所述隔板以下的所述直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直管的周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圆形孔、半圆形孔或椭圆形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管的长度为H,所述隔板的顶端至所述直管的下端部的距离为h,其中h≤H/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置于所述隔板以上的所述直管的管壁上还设置回油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管还包括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直管连接,且所述弯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液器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弯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液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置于所述直管与所述进气管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圆环形隔板,所述直管置于所述隔板的中部。还涉及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分液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液器和压缩机,隔板的中心孔与直管的外壁相密封配合,在置于隔板以下的直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如此减弱了分液器排气管的压力脉动,改善压缩机的吸气流噪声,增加了压缩机的冷媒吸入量,提升了压缩机的整机性能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分液器和压缩机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分液器包括壳体100和排气管。排气管包括设置于壳体100内的直管200。壳体100内设置有隔板300,隔板300置于壳体100与直管200之间,且隔板300的中心孔与直管200的外壁相密封配合,隔板300将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置于隔板300以下的直管200的管壁上设置通孔201。优选地,隔板300为圆环形隔板,直管200置于隔板300的中部。隔板300上除上述中心孔外无通流孔,且直接与直管200相接触,起到固定直管200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小直管200的振颤。在置于隔板300以下的直管200的管壁上设置通孔201,可以降低分液器排气管的压力脉动,确保分液器的储液能力。优选地,排气管还包括弯管400,弯管400的一端与直管200连接,且弯管400的一部分位于壳体100的外部。进气管500设置在壳体100的第一端(图中为上端),弯管400设置在壳体100的第二端(图中为下端)。当然也可在壳体100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置于直管200与进气管500之间,这样便于对进入分液器的冷媒进行过滤。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通孔2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201均匀分布在直管200的周向。通孔201可为圆形孔、半圆形孔或椭圆形孔。当然可为三角形孔或四边形孔等等。设置多个通孔201,使得进入分液器排气管的冷媒的压力脉动得到进一步地降低,降低噪音。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直管200的长度为H,隔板300的顶端至直管200的下端部的距离为h,其中h≤H/2。如此可以在确保分液器的储液能力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分液器排气管的压力脉动。优选地,在置于隔板300以上的直管200的管壁上还设置回油孔202。压缩机运行时分离出的润滑油聚集在隔板300以上的腔体内,故将回油孔202移至隔板300以上的位置。这样,隔板300以下的下部空间部分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缓冲腔,气体可以通过隔板300以下阵列的通孔201进入到该缓冲腔内,使得进入分液器排气管的冷媒的压力脉动得到有效的降低,气流噪音得以降低,压缩机气缸的冷媒吸入量则会有效增加。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分液器。分液器的排气管连通压缩机的气缸吸气口。压缩机除上述分液器外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压缩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分液器,因此也取得了同样的有益技术效果。以上实施例的分液器和压缩机,隔板的中心孔与直管的外壁相密封配合,在置于隔板以下的直管的管壁上设置通孔,如此减弱了分液器排气管的压力脉动,改善压缩机的吸气流噪声,增加了压缩机的冷媒吸入量,提升了压缩机的整机性能水平。即冷媒被吸入气缸的质量流量增加,从而提高整机的性能水平。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液器和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100)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直管(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隔板(300),所述隔板(300)置于所述壳体(100)与所述直管(200)之间,且所述隔板(300)的中心孔与所述直管(200)的外壁相密封配合,所述隔板(300)将所述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置于所述隔板(300)以下的所述直管(200)的管壁上设置通孔(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100)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的直管(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隔板(300),所述隔板(300)置于所述壳体(100)与所述直管(200)之间,且所述隔板(300)的中心孔与所述直管(200)的外壁相密封配合,所述隔板(300)将所述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分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在置于所述隔板(300)以下的所述直管(200)的管壁上设置通孔(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201)均匀分布在所述直管(200)的周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1)为圆形孔、半圆形孔或椭圆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200)的长度为H,所述隔板(300)的顶端至所述直管(200)的下端部的距离为h,其中h≤H/2。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雄飞范少稳谢利昌吕浩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