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容积元件的机动车辆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000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机动车辆中的流体的储罐,尤其是燃料储罐,其包括:形成用于接收流体的内部空间的外壁;布置在内部空间中用于接收气体、特别是空气的至少一个容积元件;以及在容积元件和储罐的环境之间的、用于改变容积元件的容积的开口,特别是导气管线,其中,至少一个容积元件至少部分地形成为风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容积元件的机动车辆储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流体、特别是燃料的机动车辆中的储罐。该储罐具有充气的容积元件,该容积元件具有可变的容积。
技术介绍
由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必须最大程度地防止燃料储罐排放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蒸气是由燃料中碳氢化合物的高分压尤其是在较高温度下产生的。三种基本过程导致碳氢化合物蒸气可能从燃料储罐中排出。一种过程是碳氢化合物分子通过储罐的外壁渗透。该过程被广泛理解,现有解决方案可充分减少其排放。第二种过程是加油过程。用液体燃料向储罐加注需要置换位于储罐中的具有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捕获这些气体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具有大型活性炭过滤器(ACF)的机载加油蒸汽回收(ORVR)或通过加油站的燃料喷嘴抽吸气体。第三,在驻车时或当内燃机不运转时,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气体,这被称为昼夜排放或驻车排放。在定期对活性炭过滤器进行适当的吹扫处理的情况下,这些排放也可以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进行缓解。为此,内燃机通常必须处于运行状态。这可能是相对复杂的,特别是对于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车辆而言,因为内燃机并不总是运转。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机动车辆中容纳流体的储罐(1),特别是燃料储罐,包括:/n·外壁(2),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流体的内部空间(3),/n·至少一个容积元件(4),所述至少一个容积元件(4)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3)中用于容纳气体,特别是空气,以及/n·开口,特别是气体输送管线(6),其在所述容积元件(4)和所述储罐(1)的周围环境之间,用于改变所述容积元件(4)的容积,/n·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积元件(4)至少部分地设计成风箱(1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8 DE 102018203006.51.一种用于在机动车辆中容纳流体的储罐(1),特别是燃料储罐,包括:
·外壁(2),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流体的内部空间(3),
·至少一个容积元件(4),所述至少一个容积元件(4)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3)中用于容纳气体,特别是空气,以及
·开口,特别是气体输送管线(6),其在所述容积元件(4)和所述储罐(1)的周围环境之间,用于改变所述容积元件(4)的容积,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容积元件(4)至少部分地设计成风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风箱(10)具有至少两个层,特别是内层(13)和外层(15),其中所述内层(13)由与所述外层(15)不同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风箱(10)具有至少三层,特别是具有内层厚度(13a)的内层(13)、具有中间层厚度(14a)的中间层(14)和具有外层厚度(15a)的外层(15),其中所述中间层(14)由与所述内层(13)和所述外层(15)不同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中间层厚度(14a)为5μm至800μm,特别是10μm至300μm,特别优选地为15μm至100μm,更优选地为20μm至4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中间层厚度(14a)比所述外层厚度(15a)更薄和/或比所述内层厚度(13a)更薄。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中间层厚度(14a)为所述风箱的总厚度(10a)的1%至25%,优选地为5%至15%。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容积元件具有:
·至少一个支撑环(21),其优选地在所述风箱10的向外指向的折叠点(19)的内侧上,和/或
·至少一个环形增强层(15b),其优选地在所述风箱10的向外指向的折叠点(19)的外侧上,和/或
·至少一个环形加粗部(71),其优选在所述风箱10的向外指向的折叠点(19)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风箱(10)是圆锥形的或截头圆锥形。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风箱(10)以螺旋形的方式折叠。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罐,其中,所述容积元件(4)具有第一元件壁(11)和第二元件壁(12),并且所述第一元件壁(11)和所述第二元件壁(12)结合至所述风箱(10)或至少部分由所述风箱(10)形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曼纽尔·阿拉斯曼弗雷德·比加尔克阿克塞尔·弗罗温马库斯·胡贝尔阿提拉·法卡斯蒂姆·沃尔特丹尼尔·哈姆斯赫尔诺特·韦斯西奥多·奥斯格约尔格·科斯克里斯多夫·梅伦罗曼·布菲尔
申请(专利权)人:考特克斯·特克斯罗恩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