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制动缸内呼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44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制动缸内呼吸结构,包括设于制动缸缸体内的筒形活塞杆,活塞杆后端封闭,所述活塞杆内腔后端设有筒形密封套,密封套前端设有前盖而后端开口,所述密封套内腔中设有单向阀,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间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之间围成呼吸前腔,所述单向阀与活塞杆内腔底面之间围成呼吸后腔,所述密封套前盖中心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气孔,所述单向阀外壁与活塞杆内壁间设有通气间隙,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连通呼吸后腔的呼吸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弹簧制动缸采用了内呼吸结构,其配合紧密,密封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式弹簧制动缸的呼吸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是直接通过缸体上的气孔实现驻车腔与空气的联通,容易造成空气中的垃圾流入驻车腔活塞的底部,使活塞腔磨损,且小颗粒会造成活塞发卡、漏气。专利号为CN200620104566.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簧制动缸内呼吸器,包括呼吸阀,呼吸阀包括设推杆的活塞杆及导向部分,活塞杆通过密封圈及Y型单向密封圈活络穿接在导向部分中,活塞杆前端内部嵌有弹簧挡圈,弹簧挡圈与推杆间固定有杯状的单向密封座,单向密封座与推杆间设有空腔一,与活塞杆内壁间设有密封圈,单向密封座底部设有与单向密封座内部空腔连通的气孔,所述单向密封座内设有单向密封圈,在单向 密封座和单向密封圈间还设有压缩弹簧,单向密封座与单向密封圈侧壁间设有连通单向密封座与单向密封圈所形成的空腔二及所述空腔一的缝隙,所述活塞杆侧壁还设有与空腔一连通的气孔。其虽然密封性好,但是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配合紧密,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活塞式弹簧制动缸内呼吸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制动缸内呼吸结构,包括设于制动缸缸体内的筒形活塞杆,活塞杆后端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内腔后端设有筒形密封套,密封套前端设有前盖而后端开口,所述密封套内腔中设有单向阀,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间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之间围成呼吸前腔,所述单向阀与活塞杆内腔底面之间围成呼吸后腔,所述密封套前盖中心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气孔,所述单向阀外壁与活塞杆内壁间设有通气间隙,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连通呼吸后腔的呼吸孔。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套后端设有一下降的台阶,所述台阶与活塞杆内壁围成通气腔,所述呼吸孔为一直孔并与通气腔前部连通,所述密封套后端与活塞杆内腔底面间设有间隔空间使呼吸后腔与通气腔后部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套前端由安装于活塞杆内壁环槽内的垫圈卡位,所述密封套前端外壁沿周向设有密封圈与活塞杆内环壁密封。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套前盖后端及单向阀前端的中心分别设有回位弹簧的安装孔。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套前盖前端围绕通气孔设有环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强筋。作为优选,所述单向阀后端中心设有一圆柱台,所述活塞杆内腔底面中心设有凸台,所述圆柱台后端顶接于凸台上。作为优选,所述缸体中部设有一阀体,所述活塞杆穿过阀体,所述阀体与活塞杆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个O形密封和一个Y形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制动缸采用了内呼吸结构,其配合紧密,密封性好。与现有技术相t匕,具有以下明显优点(I)本专利技术提高了环境的适应性。(2)本专利技术提闻了广品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防活塞杆与活塞推杆联为一体,可有效防止螺纹联接松动产生的脱落。( 4 )本专利技术活塞杆采用铝合金,使产品轻量化。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专利技术内呼吸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I中K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I和图2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弹簧制动缸内呼吸结构的实施例,包括设于制动缸缸体5内的筒形活塞杆7,活塞杆后端封闭,所述活塞杆内腔后端设有筒形密封套11,密封套前端设有前盖而后端开口,所述密封套内腔中设有单向阀10,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间设有回位弹簧9,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之间围成呼吸前腔D,所述单向阀与活塞杆内腔底面之间围成呼吸后腔E,所述密封套前盖中心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气孔21,所述单向阀外壁与活塞杆内壁间设有通气间隙31,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连通呼吸后腔的呼吸孔a。所述密封套后端设有一下降的台阶12,所述台阶与活塞杆内壁围成通气腔,所述呼吸孔为一直孔并与通气腔前部连通,所述密封套后端与活塞杆内腔底面间设有间隔空间b使呼吸后腔与通气腔后部连通。所述密封套前端由安装于活塞杆内壁环槽内的垫圈8卡位,所述密封套前端外壁沿周向设有密封圈与活塞杆内环壁密封,所述密封套前盖后端及单向阀前端的中心分别设有回位弹簧的安装孔。所述密封套前盖前端围绕通气孔设有环状的凹槽20,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单向发后端中心设有一圆柱台30,所述活塞杆内腔底面中心设有凸台,所述圆柱台后端顶接于凸台上。所述缸体中部设有一阀体1,所述活塞杆穿过阀体,所述阀体与活塞杆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一个O形密封圈4和一个Y形密封圈3。缸体5内设有刹车弹簧6,刹车弹簧6位于刹车弹簧腔A内,刹车弹簧6上有活塞2,活塞2上带有活塞杆7,缸体内腔通过阀体I分成了行车腔C和驻车腔B。阀体设有与驻车腔B连通的第一进气口 d和与行车腔C连通的第二进气口 e。当车辆解除驻车制动时,刹车弹簧腔A内多余的气体通过活塞杆7,经密封套11中间通气孔21和单向阀10侧面间隙,流向活塞杆7的呼吸孔a,进入行车腔C排入大气;当进行驻车制动时,刹车弹簧腔A需进行补气,行车腔C的气体通过活塞杆7的呼吸孔a,经单向阀10和密封套11的间隙,再经活塞杆7进入刹车弹簧腔A,保证了活塞的顺利工作,活塞杆7与阀体I间设有O形密封圈4和Y形密封圈3,O形密封圈4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两腔间的串气和漏气现象。Y形密封圈3起到行车腔C与驻车腔B的单向密封,刹车弹簧腔A的少量余气通过Y形密封圈3的单向作用流至行车腔C,排入大气,在单向阀10和密封套11中间设有回位弹簧9,当Y形密封圈3出现损坏时,行车腔C的压缩空气作用上单向阀10上,克服回位弹簧9的弹力关闭阀门,防止行车腔C的压缩空气进入刹车弹簧腔A,使汽车正常行驶。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内 呼吸结构,活塞式弹簧制动缸的使用寿命有了相应的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制动缸内呼吸结构,包括设于制动缸缸体(5)内的筒形活塞杆(7),活塞杆后端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内腔后端设有筒形密封套(11),密封套前端设有前盖而后端开口,所述密封套内腔中设有单向阀(10),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间设有回位弹簧(9),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之间围成呼吸前腔(D),所述单向阀与活塞杆内腔底面之间围成呼吸后腔(E),所述密封套前盖中心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气孔(21),所述单向阀外壁与活塞杆内壁间设有通气间隙(31),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连通呼吸后腔(E)的呼吸孔(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制动缸内呼吸结构,包括设于制动缸缸体(5)内的筒形活塞杆(7),活塞杆后端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内腔后端设有筒形密封套(11),密封套前端设有前盖而后端开口,所述密封套内腔中设有单向阀(10),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间设有回位弹簧(9),所述密封套前盖与单向阀之间围成呼吸前腔(D),所述单向阀与活塞杆内腔底面之间围成呼吸后腔(E),所述密封套前盖中心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气孔(21),所述单向阀外壁与活塞杆内壁间设有通气间隙(31),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连通呼吸后腔(E)的呼吸孔(a)。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弹簧制动缸内呼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11)后端设有一下降的台阶(12),所述台阶与活塞杆内壁围成通气腔,所述呼吸孔(a)为一直孔并与通气腔前部连通,所述密封套后端与活塞杆内腔底面间设有间隔空间(b)使呼吸后腔(E)与通气腔后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制动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芳吴涛姚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