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中整体式动力尾板和擦拭器促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07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19
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车身的车辆的促动系统,所述车身特征在于具有前部和后部,其中所述后部限定出入口开口。系统包括尾板,该尾板布置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以由此分别覆盖和揭开入口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系统还包括促动器和车窗,所述促动器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尾板,所述车窗操作地连接到尾板并具有外表面。系统还包括车窗擦拭器,其操作地连接到尾板并构造为擦拭车窗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此外,系统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安装在尾板上并构造为选择性地操作促动器和车窗擦拭器。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这样的系统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中整体式动力尾板和擦拭器促动
技术介绍
具有运输大量货物的能力的车辆已经历了一贯的消费需求。这样的车辆通常具有较大的车身开口,从而不适于通过常规车门开口的物体可以被装载到货物区域中。货物开口常常定位在车身的尾部,且在许多情况下,关闭物设计包括便于进入的铰接车门或尾板。通常,这样的尾板包括窗子以便于车辆的乘客查看车辆后部部分。经常地,尾板还并入擦拭器,所述擦拭器用于维持乘客的透过窗子的后视野。尾板可以铰接为用于沿主体车辆的顶部的后端或位于车辆的车身侧的后端处的 可枢转运动。尾板至车辆的车身的这样的可枢转附连允许尾板上摆和/或摆动离开,用于装载或卸载货物。尾板可以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选择性地使尾板从进入开口上摆和/或摆动离开或朝向该进入开口摆动。所述驱动机构可以被尾板安装装置或被远程控制器促动,以获得或限制至车辆的内部的入口。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用于具有车身的车辆的促动系统,所述车身特征在于具有前部和后部,其中所述后部限定出入口开口。系统包括尾板,该尾板布置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以由此分别覆盖和揭开入口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系统还包括促动器和车窗,所述促动器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尾板,所述车窗操作地连接到尾板并具有外表面。系统还包括车窗擦拭器,其操作地连接到尾板并构造为擦拭车窗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此外,系统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安装在尾板上并构造为选择性地操作促动器和车窗擦拭器。系统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操作地连接到马达、车窗擦拭器和促动器中的每一个。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合器构造为选择性地将马达在第一操作模式下联接到车窗擦拭器,在第二操作模式下联接到促动器。离合器可以被调节,以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将马达经由第一控制装置联接至车窗擦拭器,且离合器可以被调节,以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将马达经由第二控制装置联接至促动器。离合器可以使用被选择性地激励的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以在第一和第二模式下操作马达。离合器可以经由扭矩传输线缆连接到促动器。促动器可以包括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其中第一和第二促动器中的每一个构造为王轴传动机构。尾板可以铰接到车辆车身的后部,用于基本上垂直的可枢转运动,并可以因此构造为提升式门。此外,尾板可以铰接到车辆车身的后部,用于基本上水平的可枢转运动,并可以因此构造为外摆式门。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这样的系统的车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势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连同附图时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I是具有配置为提升式门的尾板的车辆中促动系统的视图,示出处于打开状态下的提升式门;图2是图I中所示的系统的视图,示出处于关闭状态下的提升式门;图3是用在离合器中的促动器的示例性示意横截面图,所述离合器与车窗调节器马达一起使用,用于选择性地操作促动器和车窗擦拭器,离合器示出为处于非激励状态下;图4是图3的促动器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示出为处于激励状态下; 图5是具有两个促动器的离合器的示意性横截面图,所述促动器为图3-4中所示的类型;和图6是具有配置为外摆式门的尾板的车辆中促动系统的视图,所述外摆式门示出处于打开状态下。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若干幅视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图I示出包括在车身12中的促动系统10。车辆车身12包围出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适于容置车辆乘客和他们的财物。如所示的,车辆车身12包括后部部分14,所述后部部分14限定出入口开口 16。除了后部部分14,车辆车身12还包括前部部分,尽管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前部的存在。车辆车身12还包括控尾板18。尾板18被动力操作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以由此分别覆盖和揭开入口开口 16,并选择性地允许和限制至车辆的内部空间的入口。尾板18具有常用于至货车、旅行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s)中的内部和储物厢的入口的类型。促动系统10包括第一促动器20和第二促动器26。第一促动器20和第二促动器26将尾板18操作地连接到车辆车身12。第一促动器20经由第一端22操作地连接到车辆车身12,和经由第二端24连接到尾板。类似地,第二促动器26经由第一端28操作地连接到车辆车身12,和经由第二端30连接到尾板。如所示的,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每一个构造为主轴传动机构,其利用导螺杆将径向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因此,第一促动器20和第二促动器26每一个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尾板18。替代所述主轴传动机构,其它能够将径向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的装置,诸如齿条和齿轮,也可以用于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系统10还包括柔性驱动系统32,所述柔性驱动系统32构造为基本上同步操作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柔性驱动系统32包括构造为操作第一促动器20的第一柔性驱动元件34和构造为操作第二促动器26的第二柔性驱动元件36。第一柔性驱动元件34操作地连接到第一促动器20的第一端22,而第二柔性驱动元件36操作地连接到第二促动器26的第一端28。相应地,第一和第二柔性驱动元件34、36构造为分别将促动扭矩传输至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柔性驱动元件34、36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制造,诸如能够承受扭力负载的平卷电缆管道,在系统10的操作期间,柔性驱动元件可能经受所述扭力负载。如所示的,尽管柔性驱动系统32在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各自的第一端22和28处操作地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但不排除柔性驱动系统通过连接到它们相应的第二端24和30而操作第一和第二促动器。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的内部机构会反过来,从而第二端24、30可以被柔性驱动系统32驱动。尾板18包括车窗38,该车窗38在图I和2中均可以看到,其中图I示出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尾板,图2示出处于关闭状态下的尾板。车窗38操作地连接到尾板18并具有内表面40 (该内表面40可以在图I中看到)和外表面42 (该外表面42可以在图2中看到)。车窗38的内表面40形成车辆的内部的一部分,而车窗的外表面42形成尾板18的外部的一部分。车窗38可以相对于尾板18固定、构造为相对于尾板18枢转、或选择性地升起和落下。车窗擦拭器44操作地连接到尾板18并构造为擦拭或扫过外表面40的至少一部分。马达46安装在尾板18上,并构造为经由柔性驱动系统32选择性地操作车窗擦拭器44 以及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马达46电连接到能量源47并从该能量源47接收动力,所述能量源47诸如电池或发电机。马达46可以构造为主要操作车窗擦拭器44,以及根据要求,被联接以操作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替换地,马达46可以构造为选择性地操作车窗擦拭器44以及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而不必具有主扭矩传输路径。相应地,第一和第二柔性驱动元件34、36构造为分别将扭矩从马达46分别传输至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尾板18。马达46经由离合器联接到车窗擦拭器44并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促动器20、26,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因此允许单个马达46操作车窗擦拭器以及第一和第二促动器。如图I所示,尾板18经由铰链48、50铰接到车辆车身12的后部部分14,用于基本上垂直的可枢转运动,且尾板28构造为提升式门。铰链48、50定位为接近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具有车身的车辆的促动系统,所述车身特征在于具有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其中所述后部部分限定出入口开口,所述系统包括:尾板,布置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以由此分别覆盖和揭开入口开口的至少一部分;促动器,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尾板;车窗,操作地连接到尾板并具有外表面;车窗擦拭器,操作地连接到尾板并构造为擦拭车窗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马达,安装在尾板上并构造为选择性地操作促动器和车窗擦拭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3 US 13/166,8511.一种用于具有车身的车辆的促动系统,所述车身特征在于具有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其中所述后部部分限定出入口开口,所述系统包括 尾板,布置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以由此分别覆盖和揭开入口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促动器,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尾板; 车窗,操作地连接到尾板并具有外表面; 车窗擦拭器,操作地连接到尾板并构造为擦拭车窗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 马达,安装在尾板上并构造为选择性地操作促动器和车窗擦拭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操作地连接到马达、车窗擦拭器和促动器中的每一个,其中,离合器构造为选择性地将马达在第一操作模式下联接到车窗擦拭器,在第二操作模式下联接到促动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离合器被调节,以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将马达经由第一控制装置联接至车窗擦拭器,且离合器被调节,以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将马达经由第二控制装置联接至促动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离合器使用被选择性地激励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以在第一和第二模式之一下操作马达。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M基利恩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