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582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配合收纳空间而有效地进行收纳的安全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被收纳于车辆用座椅(S)的靠背部(SA)中的侧面安全气囊(1),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安全气囊(3),其通过被设置于靠背部(SA)中的充气装置(2)的供给气体,从而在从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展开为环状;第二安全气囊(4),其以在展开状态下位于第一安全气囊(3)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连通通道(5),其在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于第二安全气囊的靠背部侧对第一安全气囊(3)和第二安全气囊(4)进行连通,而且,第二安全气囊(4)被设定为,上下方向宽度(T2)大于连通通道(5)的上下方向宽度(T3),并且,在从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至少上方部(4b)、下方部(4c)及前方部(4d)从第一安全气囊(3)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被收纳在车辆的座椅内的侧面安全气囊,已知一种例如图6所示的形状的安全气囊。图6所示的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50具备安全气囊部51,其用于在紧急情况时保护乘员免受来自侧方的冲击;充气装置52,其供给使安全气囊部51展开的气体。此外,作为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的形状,已知一种具备多个安全气囊部的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3062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侧面安全气囊,其具备上下两个安全气囊部和向两个安全气囊部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306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乘员保护性能,而需要对乘员的肩至腰进行保护的、保护范围较大的侧面安全气囊。例如,图6所示的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50具备能够保护乘员的肩至腰的大小的安全气囊部51。但是,如图7所示,当单纯地增大安全气囊部51时,所需的收纳空间也将增大,从而会出现无法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配合收纳空间而有效地进行收纳的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被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的侧面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靠背部中的充气装置的供给气体,从而在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展开为环状;第二安全气囊,其以在展开状态下位于第一安全气囊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连通通道,其在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于第二安全气囊的靠背部侧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进行连通,而且,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上下方向宽度大于连通通道的上下方向宽度,并且,在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至少上方部、下方部及前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由于在展开状态下至少第二安全气囊的上方部、下方部及前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并且第二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宽度被设定为大于连通通道的上下方向宽度,所以能够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分别进行折叠而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根据该侧面安全气囊,由于能够根据连通通道的位置而改变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所以通过配合座椅的靠背部的收纳空间来决定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对侧面安全气囊进行收纳。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中,优选为,连通通道在展开状态下,于从靠背部的侧方观察时的、靠背部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比第二安全气囊的中心位置靠近座椅的落座部侧或座椅的头枕侧。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由于多数情况下,靠背部的收纳空间靠近落座部侧或者头枕侧,因此能够通过将连通通道设置在落座部侧或者头枕侧,从而将第二安全气囊收纳于收纳空间有富余的位置处,由此能够有效地对侧面安全气囊进行收纳。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被收纳于车辆的车厢上方侧部中,且沿着车辆的车窗而展开的帘式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车厢上方侧部中的充气装置的供给气体,从而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展开成环状;第二安全气囊,其以在展开状态下位于第一安全气囊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连通通道,其在车辆的上方侧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进行连通,而且,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第二安全气囊的左右方向宽度大于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并且,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至少前方部、后方部及下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帘式安全气囊,由于在展开状态下至少第二安全气囊的前方部、后方部及下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并且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时,第二安全气囊的左右方向宽度被设定为大于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所以能够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分别进行折叠而收纳于车厢内的上方侧部。根据该帘式安全气囊,由于能够根据连通通道的位置而改变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所以通过配合车厢内的上方侧部的收纳空间来决定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帘式安全气囊进行收纳。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被收纳于车辆的车厢上方后部中,且在检测出碰撞时沿着车辆的后窗而展开的后窗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安全气囊,其通过被设置于车厢上方后部中的充气装置的供给气体,从而在从车辆的正面观察时展开成环状;第二安全气囊,其以在展开状态下位于第一安全气囊的内侧的方式而设置;连通通道,其在车辆的上方侧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进行连通,而且,第二安全气囊被设定为,在从车辆的正面观察时,第二安全气囊的左右方向宽度大于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并且,在从车辆的正面观察时,至少两个侧方部及下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窗安全气囊,由于在展开状态下至少第二安全气囊的两个侧方部及下方部从第一安全气囊断开,并且在从车辆的正面观察时,第二安全气囊的左右方向宽度被设定为大于连通通道的左右方向宽度,所以能够对第一安全气囊和第二安全气囊分别进行折叠而收纳于车厢内的上方后部。根据该后窗安全气囊,由于能够根据连通通道的位置而改变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所以通过配合车厢内的上方后部的收纳空间来决定第二安全气囊的收纳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后窗安全气囊进行收纳。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可以配合收纳空间而有效地进行收纳的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以及后窗安全气囊。附图说明图I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为图I中的侧面安全气囊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对第二安全气囊进行了一次折叠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为表示对第二安全气囊进行了两次折叠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为表示将侧面安全气囊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为表示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的侧视图。图7为表示现有的侧面安全气囊的收纳状态的侧视图。符号说明L···侧面安全气囊;2…充气装置;3…第一安全气囊;3a…内侧面;4…第二安全气囊;4a...外侧面;4b…上方部; 4c…下方部;4d···前方部;4e…后方部;5…连通通道;50…侧面安全气囊;51…安全气囊部;52…充气装置;N…断开空间;S…车辆用座椅;SA…靠背部;SB…落座部;TL···第一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宽度;T2…第二安全气囊的上下方向宽度;T3…连通通道的上下方向宽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I为,通过在车辆被施加了冲击时展开从而保护乘员免受车辆侧方的冲击的部件。该侧面安全气囊I通常情况下被收纳于车辆用座椅S的靠背部SA中。侧面安全气囊I通过被设置在靠背部SA内的充气装置2的供给气体,而向车辆用座椅S的前方展开。侧面安全气囊I在展开状态下,具有充分覆盖落座于车辆用座椅S的落座部SB上的乘员的肩至腰的大小。下面,对展开状态下的侧面安全气囊I进行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侧面安全气囊I具有由外侧的第一安全气囊3和内侧的第二安全气囊4构成的、双重的安全气囊结构。展开状态下的第一安全气囊3在从图I所示的靠背部SA的侧方观察时呈环状,且在内侧具有第二安全气囊4。第一安全气囊3和第二安全气囊4通过连通通道5而相连。第二安全气囊4的左右侧面露出于外侧,而第一安全气囊3包围着第二安全气囊4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展开状态下的第一安全气囊3和第二安全气囊4不接触,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