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龙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7719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包括压缩气主箱体、压力感应传送装置、空气过滤板、自动阀门、抽气电机、控制装置和气囊箱;所述自动阀门设置在控制装置上,且自动阀门设置两个,分别安装在控制装置的上方左侧位置和左侧中下方位置,且分别贯穿延伸至进气管的进气口上方和排气管的排气口的左侧位置;所述自动阀门设置在控制装置上,且自动阀门设置两个,分别安装在控制装置的上方左侧位置和左侧中下方位置,且分别贯穿延伸至进气管的进气口上方和排气管的排气口的左侧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落水救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其空气过滤板能够有效地阻止灰尘进入到其他设备中造成堵塞,该装置设置的安全气囊能够更好的让车辆平衡漂浮等优点。

Falling water lifesav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lifesav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compressed air pressure induc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air filter board, automatic valves, pumping motor, control device and air bag box; the automatic valve is arranged in the control device, and automatic valve set two,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device is installed below the position the top left position and left, and were extended to the intake pipe through the exhaust port of the exhaust tube and the inlet at the top of the left side position; the automatic valve is arranged in the control device, and automatic valve set two,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device is installed below position above the left position and left, and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exhaust extending to the inlet pipe above the air intake and exhaust port of the left position; the automobile of the utility model lifesav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air filter The plat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dust from entering into other equipment and cause blockage, and the airbag provided by the device can make the vehicle balance and float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设备,具体是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落水事件时有发生,往往造成几口之家丧命的惨剧,这主要因为这些车辆没有安装防落水装置;针对市场上的一些让车漂浮的装置主要问题在于无法让车辆水平漂浮,这也可能达不到救人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包括压缩气主箱体、压力感应传送装置、空气过滤板、自动阀门、抽气电机、控制装置和气囊箱;所述压缩气箱体设置在车衣的后备箱内,且压缩气箱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后备箱中;所述气囊箱设置在车体的底盘上;所述压力感应传送装置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的内部上方箱壁上,且其传送的数据到控制装置中;所述输气管设置在车体的底部位置,且压缩气主箱体与车尾底部的气囊箱也设有输气管;所述气囊设置在气囊箱内部;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的右侧箱体的底部位置;所述自动阀门设置在控制装置上,且自动阀门设置两个,分别安装在控制装置的上方左侧位置和左侧中下方位置,且分别贯穿延伸至进气管的进气口上方和排气管的排气口的左侧位置;所述抽气电机设置在控制装置的正上方位置;所述支座设置在抽气电机的底部,且支座通过无缝焊接连接在抽气电机上;所述控制线设置在抽气电机的正下方位置,且控制线主要连接处是控制装置;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抽气电机的左侧下方位置,且进气管横向连接在压缩气主箱体上;所述转轴设置在抽气电机的上方位置,且转轴贯穿抽气电机的上板壁与其内部主动装置相连;所述扇叶设置在转轴上,且扇叶的长度和抽气电机的半径长相同;所述空气过滤板设置在扇叶的上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箱设置在车体的底盘上,且气囊箱均匀对称分布在所示图中的上下左右位置,且气囊箱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车体底盘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的右侧箱体的底部位置,且控制装置的宽度和压缩气主箱体的右侧箱体的内壁宽度相同,且控制装置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电机设置在控制装置的正上方位置;所述支座设置在抽气电机的底部,且支座通过无缝焊接连接在抽气电机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过滤板设置在扇叶的上方,且空气过滤板设有两层分别为粗过滤和细过滤,且空气过滤板通过滑槽连接在其左右两侧的箱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压缩气主箱体用于盛放压缩气体和安装各种设备;压力感应传送装置用于感应集气箱内的压力,以便及时传送数据给控制装置;空气过滤板用于过滤抽进的空气,防止带有灰尘的空气进入主箱体内部导致装置的堵塞损坏;转轴用于传送转动力给扇叶;扇叶用于带动装置箱内的空气流动,一方面可以散出抽气电机等装置产生的热量,二可以让外部的气体及时流进箱体内;进气管用于将压缩的气体及时导入到压缩气箱体内;排气管7用于当车辆落水时将压缩气及时排出到气囊中;自动阀门用于控制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的进气与排气;抽气电机用于用于将空气中的空气压缩排进容纳箱内;控制线用于连接抽气电机和控制装置;支座用于支撑抽气电机,便于抽气电机和控制装置散热;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自动阀门和抽气电机的运转;气囊箱用于盛放气囊和作为输气管的焊接支点;输气管用于连接各气囊箱,并作为气体的传输管;气囊用于紧急情况下充气膨胀,让车体漂浮;车体用于安装该设备;本技术汽车落水救生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其空气过滤板能够有效地阻止灰尘进入到其他设备中造成堵塞,该装置设置的安全气囊能够更好的让车辆平衡漂浮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落水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汽车落水救生装置中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汽车落水救生装置中尾部的气囊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缩气主箱体,2-压力感应传送装置,3-空气过滤板,4-转轴,5-扇叶,6-进气管,7-排气管,8-自动阀门,9-抽气电机,10-控制线,11-支座,12-控制装置,13-气囊箱,14-输气管,15-气囊,16-车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包括压缩气主箱体1、压力感应传送装置2、空气过滤板3、自动阀门8、抽气电机9、控制装置12和气囊箱13;所述压缩气箱体1设置在车衣16的后备箱内,且压缩气箱体1通过螺丝固定在后备箱中;所述气囊箱13设置在车体16的底盘上,且气囊箱13均匀对称分布在所示图中的上下左右位置,且气囊箱13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车体底盘上;所述压力感应传送装置2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1的内部上方箱壁上,且其传送的数据到控制装置12中;所述输气管14设置在车体16的底部位置,且压缩气主箱体1与车尾底部的气囊箱13也设有输气管14;所述气囊15设置在气囊箱13内部;所述控制装置12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1的右侧箱体的底部位置,且控制装置12的宽度和压缩气主箱体1的右侧箱体的内壁宽度相同,且控制装置12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上;所述自动阀门8设置在控制装置12上,且自动阀门8设置两个,分别安装在控制装置12的上方左侧位置和左侧中下方位置,且分别贯穿延伸至进气管6的进气口上方和排气管7的排气口的左侧位置;所述抽气电机9设置在控制装置12的正上方位置;所述支座11设置在抽气电机9的底部,且支座11通过无缝焊接连接在抽气电机9上;所述控制线10设置在抽气电机9的正下方位置,且控制线10主要连接处是控制装置12;所述进气管6设置在抽气电机9的左侧下方位置,且进气管6横向连接在压缩气主箱体1上;所述转轴4设置在抽气电机9的上方位置,且转轴4贯穿抽气电机9的上板壁与其内部主动装置相连;所述扇叶5设置在转轴4上,且扇叶5的长度和抽气电机9的半径长相同;所述空气过滤板3设置在扇叶4的上方,且空气过滤板3设有两层分别为粗过滤和细过滤,且空气过滤板3通过滑槽连接在其左右两侧的箱壁上;压缩气主箱体1用于盛放压缩气体和安装各种设备;压力感应传送装置2用于感应集气箱内的压力,以便及时传送数据给控制装置12;空气过滤板3用于过滤抽进的空气,防止带有灰尘的空气进入主箱体内部导致装置的堵塞损坏;转轴4用于传送转动力给扇叶5;扇叶5用于带动装置箱内的空气流动,一方面可以散出抽气电机9等装置产生的热量,二可以让外部的气体及时流进箱体内;进气管6用于将压缩的气体及时导入到压缩气箱体内;排气管7用于当车辆落水时将压缩气及时排出到气囊15中;自动阀门8用于控制进气管6和排气管7的的进气与排气;抽气电机9用于用于将空气中的空气压缩排进容纳箱内;控制线10用于连接抽气电机9和控制装置12;支座11用于支撑抽气电机9,便于抽气电机9和控制装置12散热;控制装置12用于控制自动阀门8和抽气电机9的运转;气囊箱13用于盛放气囊15和作为输气管14的焊接支点;输气管14用于连接各气囊箱13,并作为气体的传输管;气囊15用于紧急情况下充气膨胀,让车体16漂浮;车体16用于安装该设备。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包括压缩气主箱体、压力感应传送装置、空气过滤板、自动阀门、抽气电机、控制装置和气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箱体设置在车衣的后备箱内,且压缩气箱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后备箱中;所述气囊箱设置在车体的底盘上;所述压力感应传送装置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的内部上方箱壁上,且其传送的数据到控制装置中;输气管设置在车体的底部位置,且压缩气主箱体与车尾底部的气囊箱也设有输气管;所述气囊设置在气囊箱内部;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的右侧箱体的底部位置;所述自动阀门设置在控制装置上,且自动阀门设置两个,分别安装在控制装置的上方左侧位置和左侧中下方位置,且分别贯穿延伸至进气管的进气口上方和排气管的排气口的左侧位置;所述抽气电机设置在控制装置的正上方位置;支座设置在抽气电机的底部,且支座通过无缝焊接连接在抽气电机上;所述控制线设置在抽气电机的正下方位置,且控制线主要连接处是控制装置;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抽气电机的左侧下方位置,且进气管横向连接在压缩气主箱体上;转轴设置在抽气电机的上方位置,且转轴贯穿抽气电机的上板壁与其内部主动装置相连;扇叶设置在转轴上,且扇叶的长度和抽气电机的半径长相同;所述空气过滤板设置在扇叶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落水救生装置,包括压缩气主箱体、压力感应传送装置、空气过滤板、自动阀门、抽气电机、控制装置和气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箱体设置在车衣的后备箱内,且压缩气箱体通过螺丝固定在后备箱中;所述气囊箱设置在车体的底盘上;所述压力感应传送装置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的内部上方箱壁上,且其传送的数据到控制装置中;输气管设置在车体的底部位置,且压缩气主箱体与车尾底部的气囊箱也设有输气管;所述气囊设置在气囊箱内部;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压缩气主箱体的右侧箱体的底部位置;所述自动阀门设置在控制装置上,且自动阀门设置两个,分别安装在控制装置的上方左侧位置和左侧中下方位置,且分别贯穿延伸至进气管的进气口上方和排气管的排气口的左侧位置;所述抽气电机设置在控制装置的正上方位置;支座设置在抽气电机的底部,且支座通过无缝焊接连接在抽气电机上;所述控制线设置在抽气电机的正下方位置,且控制线主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