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式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7943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7:02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在接近第二主缝合部分处缝制纱线,所述纱线用于缝合撕裂缝部分,其在扩散袋内气体的压力下断裂时起到减震作用,从而防止用于第二主缝合部分的纱线在所述扩散袋内气体的压力下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5年2月2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15-0028280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纳入本申请,用于各种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气囊中设置有扩散袋,用于使充气机产生的气体分散进入所述气囊。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汽车设置有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是一种安全装置,发生事故时流入气囊的气体使其充气膨胀,以保护车内乘员。根据需要将气囊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各个部位,包括安装在方向盘处以保护坐在驾驶员座椅的驾驶员的驾驶员气囊装置,安装在手套箱上侧以保护坐在前排乘客座椅的乘客的乘客气囊装置,以及安装在汽车两侧以保护乘员头部的帘式气囊装置。在所述气囊装置中,安装的帘式气囊装置沿汽车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延伸,并设置在A柱和C柱内,而A柱和C柱设置在前门和后门的上侧,乘员可通过前后门进出汽车。帘式气囊装置包括充气机,即气体发生器,及气囊。当充气机产生的气体流入气囊中而使其充气膨胀时,所述气囊从前门和后门的上侧开始展开,像窗帘一样覆盖前后门的窗玻璃,并设置在乘员的头部以及前后门之间,从而在汽车侧面碰撞时保护乘员的头部。充气机安装在气囊的前上端、气囊的后上端或气囊上端的中间位置。当充气机安装在气囊的前上端时,充气机产生的气体排向气囊后侧,从而使气囊从前侧到后侧逐渐膨胀。进一步的,当充气机安装在气囊的后上端时,充气机产生的气体排向气囊前侧,从而使气囊从后侧到前侧逐渐膨胀。如上所述,当充气机安装在气囊的前上端或后上端时,充气机产生的气体单向流动,如气体从气囊的前侧流向后侧或从气囊的后侧流向前侧。然而,当充气机安装在气囊上端的中间位置时,充气机产生的气体需向两个方向-气囊的前侧和后侧-流动,因此需要设置使充气机产生的气体向气囊的前侧和后侧分散的扩散袋。扩散袋设置在气囊内,其中所述扩散袋与充气机连接,使充气机产生的气体向气囊的前侧和后侧分散。然而,由于充气机通过使其中包含的气体生成介质爆炸而产生气体,因此由充气机排放并排入扩散袋的气体具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同时因为扩散袋为柔性材料通过缝制而制造,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当高温高压气体从充气机注入时,扩散袋产生变形,或缝合部分断裂,导致扩散袋不能使气体合理地分散进入气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确保气囊具有刚性,从而使充气机产生的气体分散进入气囊。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局限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下列说明中清楚得知上文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当所述气体流入时被充气的气囊;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囊中并与所述充气机连接,从而使气体向所述气囊的前侧和后侧分散的扩散袋,其中,所述扩散袋包括设置在一侧的第一表面和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表面,向前凹陷的第一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后端,向前凹陷的第二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后端,所述扩散袋进一步包括通过缝合所述第一表面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下端形成的第一主缝合部分,通过缝合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形成的第二主缝合部分,以及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缝合至所述第一凹部附近及将所述第二表面缝合至所述第二凹部附近形成的撕裂缝部分。本专利技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制造帘式气囊装置的方法,包括:展开用于扩散袋的原织物,其中形成向前凹陷的第一凹部和向前凹陷的第二凹部,从而使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原织物的后端彼此隔开;基于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之间水平延伸的折叠线折叠所述原织物,并缝合设置在所述折叠线一侧的第一表面的下端和设置在所述折叠线另一侧的第二表面的下端,从而形成第一主缝合部分;缝合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以形成第二主缝合部分;以及将所述第一表面缝合至所述第一凹部附近及将所述第二表面缝合至所述第二凹部附近,从而形成撕裂缝部分。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具体事项包括在详细说明和附图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以及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帘式气囊装置,在接近第二主缝合部分处缝制的纱线用于缝合撕裂缝部分,其在扩散袋内气体的压力下断裂时起到减震作用,从而防止用于第二主缝合部分的纱线在所述扩散袋内气体的压力下断裂。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不局限于上述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本专利技术中清楚得知上文未提及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安装有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汽车的侧视图。图2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状态的视图。图3为沿图2所示的A-A线截取的剖面图。图4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气囊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5为说明图4所示的充气机和扩散袋的视图。图6-8为说明图5所示的扩散袋的制造过程的视图。图9为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下文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将清晰呈现。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文提到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可体现在其他各种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是完整地公开本专利技术,并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完整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整篇说明书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下文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图1为说明安装有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汽车的侧视图。图2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安装在汽车上的状态的视图。图3为沿图2所示的A-A线截取的剖面图。图4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气囊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参考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100安装在汽车1的上侧,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延伸。前门2和后门3设置在汽车1的侧面,供乘员(包括驾驶员和乘客)进出汽车1。A柱4设置在前门2的上侧,C柱5设置在后门3的上侧,B柱(未显示)设置在前门2和后门3之间,沿竖直方向延伸。帘式气囊装置100安装在设置在A柱4和C柱5内部的侧内板6上,沿着向前和向后的方向延伸。下文中侧内板6将作为汽车车体6进行描述。帘式气囊装置100包括用于产生气体的充气机20,以及与充气机20连接的气囊10,当充气机20产生的气体流入气囊10时,气囊10因充气而展开,以保护乘员的头部。气囊10被折叠并封装在气囊盖30内,然后安装在汽车车体6上,汽车车体6由紧固件7设置在A柱4和C柱5内。气囊10的上端形成有多个通过紧固件7安装在汽车车体6上的安装凸耳15。气囊盖30可由与气囊10的材料相同的弹性织物材料制成。气囊盖30的上侧形成有供安装凸耳15伸出的小孔(未显示),使安装凸耳15通过所述孔伸出气囊盖30的外侧,并通过紧固件7安装在汽车车体6上。此外,气囊盖30的下侧形成有在气囊10的膨胀作用力下被撕裂的撕裂线(未显示)。即,当充气膨胀时,气囊10可撕裂所述撕裂线,然后探出气囊盖30的外侧并展开。帘式气囊装置100被顶篷内衬8覆盖,因而在汽车内部看不到帘式气囊装置100。此处,顶篷内衬8指的是由织物材料制成并从汽车1内部覆盖汽车1的顶板(未显示)的元件。顶篷内衬8被设置在汽车车体6下端的密封条9卡住,当气囊10充气膨胀时,顶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当所述气体流入时被充气的气囊;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囊中并与所述充气机连接,从而使所述气体向所述气囊的前侧和后侧分散的扩散袋,其中,所述扩散袋包括设置在一侧的第一表面和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表面,向前凹陷的第一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后端,向前凹陷的第二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后端,所述扩散袋进一步包括通过缝合所述第一表面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下端形成的第一主缝合部分,通过缝合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形成的第二主缝合部分,以及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缝合至所述第一凹部附近及将所述第二表面缝合至所述第二凹部附近形成的撕裂缝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27 KR 10-2015-00282801.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气体的充气机;当所述气体流入时被充气的气囊;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囊中并与所述充气机连接,从而使所述气体向所述气囊的前侧和后侧分散的扩散袋,其中,所述扩散袋包括设置在一侧的第一表面和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表面,向前凹陷的第一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后端,向前凹陷的第二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后端,所述扩散袋进一步包括通过缝合所述第一表面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下端形成的第一主缝合部分,通过缝合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形成的第二主缝合部分,以及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缝合至所述第一凹部附近及将所述第二表面缝合至所述第二凹部附近形成的撕裂缝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其中用于缝合所述撕裂缝部分的纱线在所述扩散袋内气体的压力下断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其中所述扩散袋内形成有供所述充气机的尖部插入其中的充气机插孔,允许从所述充气机的尖部排放的气体通过其向所述气囊前侧排放的前排放孔,以及允许从所述充气机的尖端部排放的气体通过其向所述气囊后侧排放的后排放孔,所述充气机插孔由所述第二主缝合部分形成,所述前排放孔由所述第一主缝合部分形成,所述后排放孔由所述第一主缝合部分和所述第二主缝合部分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扩散袋内用于增强所述第二主缝合部分的第一增强织物,其中所述撕裂缝部分通过将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第一增强织物缝合在一起而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扩散袋内用于增强所述扩散袋上侧的第二增强织物,其中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锺聂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