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帘式气囊装置,能够防止因汽车发生倾斜碰撞时乘客的头部向前方移动而与所述汽车的构造物发生碰撞。为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包括:帘式气囊,气体流入内部时膨胀;辅助气囊,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当已流入所述帘式气囊内部的气体流入时发生膨胀而向车室内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帘式气囊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向汽车前后长长地设置的帘式气囊 目.0
技术介绍
一般地说,帘式气囊分别设置于汽车的左侧及右侧。更详细地说,所述帘式气囊向所述汽车的前后方向,长长地设置于布置在所述汽车的侧面上侧的内板。所述帘式气囊在所述汽车发生事故时,从上到下展开而布置到所述汽车的门与乘客(occupant)的头部之间,从而保护所述乘客的头部。图1是从上侧察看根据以往技术的帘式气囊的图。参照图1,所述汽车的方向盘上还设有驾驶员气囊2a (driver airbag)。并且,布置于所述汽车的副驾驶座前方的杂物箱的上侧设有用于保护所述副驾驶座的乘客的副驾驶座气囊(passenger airbag ;未图示)。通常,所述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展开驾驶员气囊2a及所述副驾驶座气囊,所述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或颠覆时,展开帘式气囊la,所述汽车发生倾斜碰撞时,展开驾驶员气囊2a、所述副驾驶座气囊及帘式气囊la。如所述,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客根据惯性力而上体向前方倾斜而头部3a向前方移动。尤其,所述汽车发生倾斜碰撞时,所述乘客的头部3a向前方倾斜地移动,而经过驾驶员气囊2a与帘式气囊Ia之间碰到汽车的构造物,或经过所述副驾驶座气囊与帘式气囊Ia之间而碰到汽车的构造物。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帘式气囊装置,能够防止因汽车发生倾斜碰撞时乘客的头部向前方移动而与所述汽车的构造物发生碰撞。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涉及的问题,未涉及的其他问题将通过以下记载而被本领域从业者所明确理解。(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达成所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包括:帘式气囊,气体流入内部时膨胀;辅助气囊,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当已流入所述帘式气囊内部的气体流入时发生膨胀而向车室内突出。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已包括在详细说明及附图中。(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因辅助气囊在帘式气囊展开时发生膨胀而向车室内突出,汽车发生倾斜碰撞时,能够防止乘客的头部因所述辅助气囊而移动到前方,防止驾驶员的头部经过驾驶员气囊与所述帘式气囊之间而碰到所述汽车的构造物,或乘客的头部经过副驾驶座气囊与所述帘式气囊之间而碰到所述汽车的构造物。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以上涉及的效果,未涉及的其他效果将通过以下专利权利范围而被本领域从业者所明确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从上侧察看根据以往技术的帘式气囊的图,图2是呈现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汽车的侧面图,图3是呈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设置在汽车上的状态的图,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剖面图,图5是呈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帘式气囊及辅助气囊展开状态的图,图6是呈现图5中图示的帘式气囊的图,图7是沿图5的B-B线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0:帘式气囊11:通气孔I Ia:第I通气孔 I Ib:第2通气孔13a:第I非膨胀部 13b:第2非膨胀部13c:第3非膨胀部 17:气体流入部20:充气机40:辅助气囊41:连通孔42:第I面板44:第 2 面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成这些的方法,可通过参照附图及详细说明的实施例而明确理解。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能够呈现为多种形态,提出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专利技术公开完整,并向本专利技术所述
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完整地告知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定义。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图2是呈现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汽车的侧面图,图3是呈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设置在汽车上的状态的图,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剖面图,图5是呈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帘式气囊及辅助气囊展开状态的图,参照图2至图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100被长长地安装到汽车I上侧的前后方向。汽车I的侧面具备用用于乘客(指称驾驶员及乘客,occupant)上下车的前方门2及后方门3。在前方门2的上侧布置A柱(A Pillar) 4,在后方门3的上侧布置C柱(CPillar) 5,在前方门2与后方门3之间,向上下长长地布置B柱(B Pillar ;未图示)。帘式气囊装置100布置于A柱4及C柱5的内侧的内板6上,向前后方向长长地布置。下面,将内板6称为车体6。帘式气囊装置100包括:充气机20,产生气体;帘式气囊10,与充气机20相连而流入充气机20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时,发生膨胀而展开,保护所述乘客的头部。帘式气囊10通过折叠而封入垫子套30内,通过结合部件7而安装到A柱4及C柱5的内侧的车体6。在帘式气囊10的上端,形成多个安装片(mounting tab) 15,其通过结合部件7而安装到车体6。优选地,垫子套30由与帘式气囊10相同的材质即柔韧的织物材质形成。垫子套30的上侧形成了孔(未图示)而安装片15经此掉出,安装片15通过所述孔而向垫子套30的外部掉出后,通过结合部件7而安装到车体6。并且,垫子套30的下侧形成了因帘式气囊10的膨胀力而撕裂的撕裂线(未图示)。即,帘式气囊10发生膨胀时撕裂所述撕裂线而向垫子套30的外部脱出并展开。帘式气囊装置100被顶蓬8遮住而无法从车室内侧看到。在此,顶蓬8指称由织物材质形成的部件,该部件在车室内侧遮住汽车I的顶盖(未图示)。顶蓬8与布置于车体6的下端的挡风雨条9 (weather strip)相接,当帘式气囊10膨胀时,根据帘式气囊10的膨胀力而脱离挡风雨条9而展开,帘式气囊10脱离挡风雨条9与顶蓬8的裂开的缝隙展开,布置到前方门2及后方门3与所述乘客的头部之间,从而保护所述乘客的头部。帘式气囊10的前端与固定到布置于A柱4内侧的车体6的A柱拴带16结合。因此,帘式气囊10膨胀时,前方受到A柱拴带16的约束而不向后方偏倚地展开。另外,帘式气囊10的上端中间形成与充气机20结合的气体流入部17。充气机20是喷出气体的前端部被插入气体流入部17内而布置。帘式气囊10根据由充气机20产生的气体通过气体流入部17而流入帘式气囊10的腔室内而能够膨胀展开。帘式气囊10的内部结合了扩散器袋18,将充气机20喷出的气体分配到帘式气囊10的前后。充气机20的前端部被插入气体流入部17之后,能够被插入扩散器袋18。帘式气囊10中,以气体流入部17为基准的前方为保护坐在前方垫的乘客的区域,以气体流入部17为基准的后方为保护坐在后方垫的乘客的区域。另外,帘式气囊10的一侧面结合了辅助气囊40。当流入已流入帘式气囊10的内部的气体时,辅助气囊40发生膨胀而向车室内突出。辅助气囊40结合到比气体流入部17位于前方的帘式气囊10的前方部。辅助气囊40向车室内突出而隔绝驾驶员气囊与帘式气囊10之间的缝隙,或隔绝副驾驶座气囊与帘式气囊10之间的缝隙。为了隔绝驾驶员气囊与帘式气囊10之间的缝隙,或隔绝副驾驶座气囊与帘式气囊10之间的缝隙,辅助气囊40结合到帘式气囊10时,优选设置于与所述驾驶员气囊完全膨胀的位置或所述副驾驶座气囊完全膨胀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辅助气囊40向前后方向布置于帘式气囊10的一侧面,后端部结合到帘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帘式气囊,气体流入内部时膨胀;及辅助气囊,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当已流入所述帘式气囊内部的气体流入时发生膨胀而向车室内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东洙,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