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式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500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帘式气囊装置,汽车发生倾斜碰撞时,防止乘客的头部向前方移动而碰撞到所述汽车构造物。为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包括:帘式气囊,前方部形成至少一个膨胀部;系带板,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而布置在所述帘式气囊的一侧面,随着所述帘式气囊的膨胀而紧绷,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膨胀部向朝向车室内侧的面即另一面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帘式气囊装置,更详细的说,涉及在汽车前后长长地设置的帘式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地说,帘式气囊被分别设置到汽车的左侧及右侧。更详细地说,所述帘式气囊以所述汽车的前后方向,长长地设置到布置在所述汽车侧面上侧的内侧板上。所述帘式气囊在所述汽车发生事故时从上到下展开,置于所述汽车的门与乘客(occupant)的头部之间,从而保护所述乘客的头部。图1是从上侧俯视根据传统技术的帘式气囊的图。参照图1,所述汽车方向盘上还设有驾驶员气囊2a(driverairbag)。并且,所述汽车上还设有副驾驶座气囊(passengerairbag;未图示),设置在从副驾驶座向前方布置的杂物箱的上侧,用于保护坐在所述副驾驶座上的乘客。通常,所述汽车若发生正面碰撞,驾驶员气囊2a及所述副驾驶座气囊将展开,所述汽车进行侧面碰撞或颠覆时,帘式气囊1a将展开,所述汽车倾斜地发生碰撞时,驾驶员气囊2a、所述副驾驶座气囊及帘式气囊1a将展开。汽车发生如所述的碰撞时,乘客因惯性力而上身向前方下垂,头部3a向前方移动。尤其,所述汽车发生倾斜的碰撞时,所述乘客的头部3a向前方倾斜地移动,经过驾驶员气囊2a与帘式气囊1a之间而与汽车坚硬的构造物发生碰撞,或经过所述副驾驶座气囊与帘式气囊1a之间而与汽车坚硬的构造物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帘式气囊装置,汽车发生倾斜碰撞时,防止乘客的头部向前方移动而碰撞到所述汽车构造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涉及的技术问题,未涉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可通过以下记载而被从业者所明确理解。(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达成所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包括:帘式气囊,前方部形成至少一个膨胀部;系带板,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而布置在所述帘式气囊的一侧面,随着所述帘式气囊的膨胀而紧绷,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膨胀部向朝向车室内侧的面即另一面突出。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括在详细说明及附图中。(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系带板使得形成于帘式气囊的前方的至少一个膨胀部向车室内侧突出,所述至少一个膨胀部向驾驶员气囊膨胀的位置或副驾驶座气囊膨胀的位置突出,因此能够防止驾驶员的头部经过驾驶员气囊与所述帘式气囊之间而与所述汽车的坚硬构造物发生碰撞,或乘客的头部经过副驾驶座气囊与所述帘式气囊之间而与所述汽车的坚硬构造物发生碰撞。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以上涉及的效果,未涉及的其他效果,可根据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而被本领域从业者所明确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从上侧俯视根据传统技术的帘式气囊的图,图2是呈现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汽车的侧面图,图3是呈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被设置到汽车上的状态的图,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剖面图,图5是呈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帘式气囊及系带板的图,图6是从上侧俯视图5中图示的帘式气囊及系带板的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运转图。符号说明2a:驾驶员气囊10:帘式气囊10a:帘式气囊的前端11a:第1膨胀部11b:第2膨胀部11c:第3膨胀部12:外板=帘式气囊的一侧面13a:第1非膨胀部13b:第2非膨胀部13c:第3非膨胀部14:内板=帘式气囊的另一面17:气体流入部18:折叠部18a:第1折叠部18b:第2折叠部20:充气机40:系带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特征,以及达成这些的方法,可通过参照附图和详细说明的实施例而明确理解。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多种形态体现,提出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专利技术公开完整,并向本专利技术所述
具有一般知识的人完整地告知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而定义。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下面,参照附图而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图2是呈现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汽车的侧面图,图3是呈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被设置到汽车上的状态的图,图4是沿图3的A-A线的剖面图,图5是呈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的帘式气囊及系带板的图。参照图2至图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帘式气囊装置100,在汽车1的上侧,向前后方向长长地安装。汽车1的侧面具备乘客(指驾驶员及乘客,occupant)乘车下车的前方门2及后方门3。在前方门2的上侧布置了A柱4(APillar),在后方门3的上侧布置C柱5(CPillar),在前方门2与后方门3之间向上下长长地布置了B柱(BPillar;未图示)。帘式气囊装置100被长长地安装到布置在A柱4及C柱5的内侧的内侧板6。以下,将内侧板6称为车体6。帘式气囊装置100包括:充气机20,产生气体;帘式气囊10,与充气机20连接,当充气机20中产生的所述气体流入时膨胀展开而保护所述乘客的头部。帘式气囊10被折叠而封入垫套30内后,通过结合部件7而被安装到布置在A柱4及C柱5的内侧的车体6。帘式气囊10的上端形成多个固定片15,通过结合部件7安装到车体6。优选地,垫套30由与帘式气囊10相同的材质即柔软的织物材质形成。垫套30的上侧形成了用于固定片15脱离的孔(未图示),因此固定片15通过所述孔而脱离到垫套30的外部之后,通过结合部件7而被安装到车体6。并且,垫套30的下侧形成了根据帘式气囊10的膨胀力而撕裂的撕裂线(未图示)。即,帘式气囊10发生膨胀而撕裂所述撕裂线而脱离到垫套30的外部而展开。帘式气囊装置100被车厢顶篷内衬8遮住而无法从车室内侧看到。这里,车厢顶篷内衬8是指在车室内侧遮住汽车1的环形面板(未图示)的由织物材质形成的部件。车厢顶篷内衬8被布置在车体6的下端的挡风雨条9(weatherstrip)咬住,随着帘式气囊10的膨胀而根据帘式气囊10的膨胀力,脱离挡风雨条9而展开,帘式气囊10通过挡风雨条9与车厢顶篷内衬8的裂开缝隙脱出而展开,被布置到前方门2及后方门3、与所述乘客的头部之间而保护所述乘客的头部。帘式气囊10的前端与布置到A柱4的内侧而固定到车体6的A柱系带16结合。因此,帘式气囊10膨胀时,前方受到A柱系带16的约束而不向后方倾斜而展开。另外,帘式气囊10的上端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帘式气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帘式气囊,前方部形成至少一个膨胀部;及系带板,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而布置在所述帘式气囊的一侧面,随着所述帘式气囊的膨胀而紧绷,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膨胀部向朝向车室内侧的面即另一面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8.27 KR 10-2014-01125461.一种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帘式气囊,前方部形成至少一个膨胀部;及
系带板,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而布置在所述帘式气囊的一侧面,随着
所述帘式气囊的膨胀而紧绷,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膨胀部向朝向车室内侧的
面即另一面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帘式气囊的前方部,在所述至少一个膨胀部的后方,还形成至少
一个非膨胀部,
所述系带板的一端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的前端,另一端结合到所述至
少一个非膨胀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膨胀部,包括:第1膨胀部,布置在最前方;第2膨胀部,
布置在所述第1膨胀部的后方;第3膨胀部,布置在所述第2膨胀部的后方;
所述至少一个非膨胀部,包括:第1非膨胀部,布置在所述第1膨胀部
与所述第2膨胀部之间;第2非膨胀部,布置在所述第2膨胀部与所述第3膨
胀部之间;第3非膨胀部,布置在所述第3膨胀部的后方;
所述系带板的一端结合到所述帘式气囊的前端,另一端结合到所述第
3非膨胀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膨胀部、所述第2膨胀部及所述第3膨胀部都向所述另一面突
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膨胀部相比所述第1膨胀部及所述第3膨胀部,更向所述另一
面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帘式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膨胀部向驾驶员气囊膨胀的位置或副驾驶座气囊膨胀的位置
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亨昊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