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下建筑防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工程型腔模气囊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中,例如挡水坝、蓄水池、地铁、涵洞、水闸、隧道等地下、水下工程中,由于不能连续浇筑或由于地基沉降(地震)的变形,或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混凝土构件的热胀冷缩等原因,在浇筑时常故意留有变形缝、施工缝,这些缝隙要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外部水或地下水渗漏到结构空间中,现在的通常做法是,在一期混凝土和二期混凝土间设置混凝土槽,槽内设软沥青及紫铜片或橡胶止水片,然而,此法需要预先预制混凝土槽,为了使混凝土槽与二期混凝土能紧密结合,需要对混凝土槽外围3面进行凿毛处理,这样就会延长工期和增加人工,同时由于混凝土槽一般每段长度(高度)只有50-100cm,变形缝隙要由多个混凝土槽连接构成,因此会产生多条横向缝隙,以及多个混凝土槽的不规则变形,会造成后序灌注软沥青的跑冒现象,且很难清理;而采用专利申请号2014100489253的以槽钢代替混凝土槽的技术,虽然比原施工方法可以节省费用和缩短工期,但是由于槽钢要留存在坝体内,不可以重复利用,还是造成浪费,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工程型腔模气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工艺:首先制作半圆形气囊模具,在模具内设置增强纤维丝,以橡胶浇注成型,脱模,高频焊接下端底面和上端面的气门嘴即得到气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工程型腔模气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工艺:首先制作半圆形气囊模具,在模具内设置增强纤维丝,以橡胶浇注成型,脱模,高频焊接下端底面和上端面的气门嘴即得到气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工程型腔模气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为半圆柱形,其半圆柱形平面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气囊凹槽、所述气囊凹槽两侧沿纵向间隔设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多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