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81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轧钢企业传送加工件的组合辊道,它包括主轴1,在主轴1上焊有加强板5,在加强板5之间紧靠主轴上焊有定位套2,在加强板5上焊有内衬4,其上紧密配合一层外套3。它具有延长主轴使用寿命、更换外套方便之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的组合辊道属于轧钢生产的传送加工件的装置。在本技术之前所使用的传送辊道都为整体焊接结构式的辊道,它表面光滑,常因磨损造成辊道工作面变小或因工作条件造成辊道表面凹凸不平而报废。就目前工艺条件而言加工一新辊道,特别是加工大直径的长辊道,因加工工序复杂,加工费用较高,且维修又不方便,造成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结构的组合式辊道,克服单辊道的不足之处,延长整体辊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在加工好的辊道主轴上等距离的焊上加强板,在两邻的两加强板之间焊上定位套,此定位套与主轴呈过渡配合。从主轴一端开始,在每相邻两块加强板上焊上内衬,再在整个内衬上紧密地配合一层外套,这样就组合了本技术的所述的组合式辊道。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外套损坏,更换外套即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较详细的说明。本附图亦为说明书摘要附图。如附图所示,1为预先制作好的辊道主轴,亦为本技术的主体,从主轴1的任一端开始,根据需要焊上加强板5,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等距离的,也可以是不等距离的。为使加强板5不致偏动,在相邻两加强板5之间焊上一定位套2,定位套2紧靠主轴1,且加强板5与定位套2内径相同,与主轴1呈动配合。如图所示,从主轴1一端开始在每相邻两加强板5上焊上一内衬4,这样加强板5、定位套2及内衬4之间构成了一点焊穴6,便于它们之间的焊结。最后在内衬4上紧密套上无数个外套3。为提高外套3表面的硬度,可根据情况进行热处理。采用组合式辊道可延长辊道使用寿命一倍左右,在压力加工企业(尤其是黑色冶金轧钢企业)可推广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轧钢生产传送加工件的组合辊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轴(1)、加强板(5)、定位套(2)、内衬(4)及外套(3),加强板(5)焊在主轴(1)上,在任相邻两加强板(5)之间焊有定位套(2),定位套(2)紧靠主轴(1),在任相邻两加强板(5)上焊有内衬(4),在内衬(4)上有外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辊道,其特征在于加强板(5)、定位套(2)、内衬(4)之间构成一点焊穴(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轧钢企业传送加工件的组合辊道,它包括主轴1,在主轴1上焊有加强板5,在加强板5之间紧靠主轴上焊有定位套2,在加强板5上焊有内衬4,其上紧密配合一层外套3。它具有延长主轴使用寿命、更换外套方便之优点。文档编号B21B39/12GK2178570SQ9323497公开日1994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谷金根 申请人: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轧钢生产传送加工件的组合辊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轴(1)、加强板(5)、定位套(2)、内衬(4)及外套(3),加强板(5)焊在主轴(1)上,在任相邻两加强板(5)之间焊有定位套(2),定位套(2)紧靠主轴(1),在任相邻两加强板(5)上焊有内衬(4),在内衬(4)上有外套(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涟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