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3941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包括底座、支撑板、两个液压推杆、驱动装置和轧机,支撑板下部中间部位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下部连接有支撑铰链,支撑铰链、两个液压推杆和驱动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液压推杆的液压缸,支撑板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贯穿的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第四转轴上设有从动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皮带连接,底座上设有安装板,轧机固定在安装板上,两个液压推杆上均固定有吊臂,吊臂下部设有用于托起支撑板的横梁。升降方便,轧机进料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指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
技术介绍
人们在汽车的使用中,对汽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使用中尤其是车门经常开启关闭,当铰链在承受车门垂向力的时候,铰链处完全靠销轴抵抗垂向力,由于受力磨损,很容易变形,导致车门转动受力不均,车门门缝增加,影响整体外观。这就需要对汽车车门铰链进行改进,而汽车门铰链L型型钢则是汽车门铰链的主要部件,在对L型型钢进行生产时,需要对L型型钢原胚件进行轧制,而目前在轧机进行作业时都是直接通过输送带进行传送,采用输送带传送虽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输送带磨损严重,更换平凡,这都会增加使用者的成本,且输送带输送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输送效率低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包括底座、支撑板、两个液压推杆、驱动装置和轧机,所述支撑板下部中间部位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下部连接有支撑铰链,所述支撑铰链、两个液压推杆和驱动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液压推杆的液压缸,所述支撑板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上贯穿的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上均设有传送辊,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板,所述轧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两个液压推杆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两侧,所述两个液压推杆上均固定有吊臂,所述吊臂下部设有用于托起支撑板的横梁。其中,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一端均设有带轮,所述设置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上的带轮采用皮带连接。其中,所述吊臂下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横梁的固定套,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其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板相配合的限位块。其中,所述安装板与底座采用螺钉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省力,升降方便,轧机进料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的液压推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的固定板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的传送辊安装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底座;2:支撑板;3:液压推杆;4:驱动装置;5:轧机;6:支撑部;7:支撑铰链;8:液压缸;9:固定板;10: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第三转轴;13:第四转轴;14:第五转轴;15:第六转轴;16:第七转轴;17:第八转轴;18:从动轮;19:主动轮;20:传送辊;21:安装板;22:吊臂;23:横梁;24:带轮;101:固定套;10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输送效率低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包括底座1、支撑板2、两个液压推杆3、驱动装置4和轧机5,所述支撑板2下部中间部位设有支撑部6,所述支撑部6下部连接有支撑铰链7,所述支撑铰链7、两个液压推杆3和驱动装置4均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液压推杆3的液压缸8,所述支撑板2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9,所述两个固定板9上贯穿的设有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三转轴12、第四转轴13、第五转轴14、第六转轴15、第七转轴16和第八转轴17,所述第四转轴14上设有从动轮18,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19,所述主动轮19与从动轮18采用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三转轴12、第四转轴13、第五转轴14、第六转轴15、第七转轴16和第八转轴17上均设有传送辊20,所述底座1上设有安装板21,所述轧机5固定在安装板21上,所述两个液压推杆3对称设置在支撑板2两侧,所述两个液压推杆3上均固定有吊臂22,所述吊臂22下部设有用于托起支撑板2的横梁23。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三转轴12、第四转轴13、第五转轴14、第六转轴15、第七转轴16和第八转轴17一端均设有带轮24,所述设置在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三转轴12、第四转轴13、第五转轴14、第六转轴15、第七转轴16和第八转轴17上的带轮24采用皮带连接。进一步,所述吊臂22下端部设有用于固定横梁23的固定套101,所述驱动装置4为步进电机。进一步,所述安装板21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板2相配合的限位块102。进一步,所述安装板21与底座1采用螺钉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的与所述支撑板相配合的限位块,在液压推杆将支撑板推起时,可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支撑板被推起位置较高时无聊不能准确的进入到轧机内。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的支撑铰链与设置在支撑板下部中间部位的支撑部配合,可作为一个支点对支撑板进行支撑,且支撑板可以此支点进行左右摇摆,并配合液压推杆和横梁将支撑板推起,可实现支撑板的角度变话,通过所述的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从而带动设置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上的传送辊转动,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可增加放置在传送辊上的物料能够快速的推进到轧机内进行作业,从而增加了生产效率,通过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增加了物料输送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传送辊相对输送带来说,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且输送效果更为优越。上述方案中,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省力,升降方便,轧机进料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板、两个液压推杆、驱动装置和轧机,所述支撑板下部中间部位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下部连接有支撑铰链,所述支撑铰链、两个液压推杆和驱动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液压推杆的液压缸,所述支撑板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上贯穿的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上均设有传送辊,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板,所述轧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两个液压推杆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两侧,所述两个液压推杆上均固定有吊臂,所述吊臂下部设有用于托起支撑板的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异型轧制线液压升降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板、两个液压推杆、驱动装置和轧机,所述支撑板下部中间部位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下部连接有支撑铰链,所述支撑铰链、两个液压推杆和驱动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液压推杆的液压缸,所述支撑板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上贯穿的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采用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第七转轴和第八转轴上均设有传送辊,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板,所述轧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两个液压推杆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两侧,所述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超王剑勇郑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豫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