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式制动车辆及其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01946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3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车辆制动控制装置的气压式制动车辆,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控制的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制动总泵、前轮制动控制回路、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出气端连接的空气干燥器、所述空气干燥器出气端连接的保护阀,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前制动贮气筒气路连接于所述保护阀的一个出气端,所述保护阀与所述前制动贮气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制动压力的调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的解决未装备ABS的气压式制动车辆换用盘式制动器后因制动力加大,车轮抱死而发生车轮抖动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气压式制动车辆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车辆制动控制装置的气压式制动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客车技术的发展,盘式制动器(或称碟式制动器)这一新的制动技术正在逐步被用户接受,要求安装盘式制动器的用户越来越多。传统公交客车都安装鼓式制动器,一般都不装ABS (法规规定要求装ABS的除外)。当传统公交客车用户要求换装盘式制动器时(通常为前轴),当换装的盘式制动器制动力比鼓式制动器大时,制动时车轮抱死,轮胎与路面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当路面附着系数足够大时,会发生车轮抖动的现象。如图I所示,图I为现有技术的以前轮为例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布置示意图,包括制动气室I、快放阀2、制动踏板3、制动踏板3控制的制动总泵4、四回路保护阀5、前制动贮气筒6、空气干燥器7、空气压缩机8以及连接管路。其中制动总泵4下腔进气端12接入前制动贮气筒6的出气端,前制动贮气筒6的进气端气路连接于四回路保护阀5的其中一个出气端。其制动控制的工作原理为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3时,气体由空气压缩机8如图I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依次经过空气干燥器7、四回路保护阀5、前制动贮气筒6、制动总泵4下腔、快放阀2而进入制动气室1,达到前轮制动的目的。当松开制动踏板3后,制动气室I内的气体通过快放阀2排气口(图中未标注)通向大气,制动回位。后轮制动回路的结构与原理与前轮相似,此时前轴和后桥的制动压力相等,压力的大小由空气干燥器7的卸荷压力有关。但前轴或后桥换装盘式制动器时,由前述的原因,制动时会发生因轮胎抱死而发生车轮抖动的现象。而通常只能换用较小的制动气室I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工作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以快速解决现有技术中未装ABS的气压式制动车辆换用盘式制动器后因轮胎抱死而发生车轮抖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技术车辆制动控制装置的气压式制动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控制的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制动总泵、前轮制动控制回路、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出气端连接的空气干燥器及所述空气干燥器出气端连接的保护阀,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前制动贮气筒气路连接于所述保护阀的一个出气端,所述车辆的后轮为鼓式制动器,所述车辆的前轮为盘式制动器,所述保护阀与所述前制动贮气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制动压力的调压阀。本技术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保护阀为四回路保护阀。本技术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调压阀设置于所述前制动贮气筒的进气端。本技术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前制动控制回路的两个前制动气室及所述制动总泵的下腔之间连接有快放阀。本技术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保护阀为双回路保护阀或多回路保护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控制的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制动总泵、前轮制动控制回路、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出气端连接的空气干燥器及所述空气干燥器出气端连接的保护阀,所述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后制动贮气筒气路连接于所述保护阀的一个出气端,所述车辆的前轮为鼓式制动器,所述车辆的后轮为盘式制动器,所述保护阀与所述后制动贮气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制动压力的调压阀。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控制的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制动总泵、前轮制动控制回路、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出气端连接的空气干燥器及所述空气干燥器出气端连接的保护阀,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前制动贮气筒气路连接于所述保护阀的第一出气端,所述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后制动贮气筒气路连接于所述保护阀的第二出气端,所述车辆的前轮和后轮均为盘式制动器,所述保护阀与所述前制动贮气筒之间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制动压力的第一调压阀,所述保护阀与所述后制动贮气筒之间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制动压力的第二调压阀。一种气压式制动车辆,该气压式制动车辆具有本技术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气压式制动车辆,优选的,所述气压式制动车辆为气压式制动公交客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它适用于气压式制动客车。通过在前轴或后桥的任一制动回路中使用调压阀,调整制动回路中空气的压力,起到调节制动力大小的目的,有效的避免了因轮胎抱死而发生车轮抖动的现象,它非常适用于改变制动器型式的公交客车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所附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压式制动车辆,具有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气压式制动车辆,优选的为气压式制动公交客车,包括各种动力形式的气压式制动客车,既可以是两轴车,也可以是三轴车或铰接车。在非两轴车中,后轮制动指的是除前轮以外的其他车轮的制动。以下以前轮换装盘式制动器的气压式制动公交客车为例,介绍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图2中只示出了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结构,而对于后轮制动控制回路,则可用现有技术的后轮制动控制回路实现。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前轮制动的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用于后轮制动的后轮制动控制回路、前后轮控制回路公用的制动踏板3、制动踏板3控制的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制动总泵4、空气压缩机8、空气压缩机8的出气端连接的空气干燥器7、空气干燥器7出气端连接的四回路保护阀5。其中,制动总泵的上腔用于后轮制动回路,下腔用于前轮制动回路,即制动总泵4下腔进气端12接入前制动贮气筒6。另夕卜,制动总泵4下腔的出气端22连接快放阀2,快放阀2的两个出气端连接制动气室I。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前制动贮气筒6气路连接于四回路保护阀5的一个出气端,四回路保护阀5的其他三个出气端可分别连接后轮制动控制回路、驻车制动控制回路及辅助气路。当然,在其他的应用中,这里的四回路保护阀5还可以由双回路保护阀和多回路保护阀代替。而前制动控制回路,连接两制动气室I的也不限于快放阀2,也可以是继动阀等。为了使前轮制动时不发生车轮抖动的现象,四回路保护阀5与前制动贮气筒6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制动压力的调压阀9。本实施例中,调压阀9设置在前制动贮气筒6的进气端,也即调压阀9的进气端连接于四回路保护阀5与前制动贮气筒6之间的气路末端,调压阀9的出气端连接于前制动贮气筒6的出气端。当然,调压阀9也可以设置在前制动贮气筒6与四回路保护阀5的连接前制动贮气筒6的出气端之间的气路上,或者设置于四回路保护阀5与前制动贮气筒6相连的出气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其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为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3时,气体由空气压缩机8经空气干燥器7、四回路保护阀5、调压阀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控制的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制动总泵、前轮制动控制回路、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出气端连接的空气干燥器及所述空气干燥器出气端连接的保护阀,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前制动贮气筒气路连接于所述保护阀的一个出气端,所述车辆的后轮为鼓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前轮为盘式制动器,所述保护阀与所述前制动贮气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以调节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制动压カ的调压阀。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阀为四回路保护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设置于所述前制动贮气筒的进气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制动控制回路的两个前制动气室及所述制动总泵的下腔之间连接有快放阀。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阀为双回路保护阀或多回路保护阀。6.一种车辆制动控制装置,包括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控制的具有上腔和下腔的制动总泵、前轮制动控制回路、后轮制动控制回路、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出气端连接的空气干燥器及所述空气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江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