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然界中少见的7,11位脱氢成环的没药烷型倍半萜化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类具有抑制藤壶幼虫附着活性的没药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海洋生物污损是指海洋污损生物如藤壶、苔藓虫、海鞘等的幼虫在船体、鱼箱、油井等各种海洋设施表面附着、生长以致形成群落,加重设备的负担;同时,这些污损生物还会分泌出酸性物质腐蚀设施。全世界每年由于海洋生物污损导致的经济损失巨大。目前使用的防污损材料主要是在船体等实施表面涂加含有杀虫剂或有机金属的有机涂料,而这些化学成分在发挥防污损作用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海洋环境。对环境友好的海洋天然防污剂的研究和开发为本领域所急需。目前,尚未见到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得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海洋天然防污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源于海绵内生真菌的没药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能满足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菌种保藏信息保藏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1年11月03日;保藏编号5440 ;分类命名曲霉Aspergillus sp.。一种没药烷型倍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云,邵长伦,钱培元,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