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驾驶室减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3230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15:10
新型驾驶室减震机构,由固定螺栓、驾驶室板、减震上圈、驾驶室固定支架、减震下圈、圆形垫圈、固定螺母组成。减震器组分为减震上圈和减震下圈两部分,配合时,减震上圈和减震下圈分别与驾驶室固定支架的上、下面安装配合在一起,减震上圈减震圈完全插入驾驶室固定支架内,减震上圈上端面由固定螺栓经过圆形垫圈与驾驶室板连接。减震下圈下端面由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经过圆形垫圈与驾驶室固定支架的下平面固定。从驾驶室固定支架传出的振动,经减震上圈和减震下圈弹性橡胶减震、衰减后,传递到圆形垫圈、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上,最后经过圆形垫圈上部和固定螺栓传递到驾驶室,从而提高操作舒适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客户对操纵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驾驶室振动影响逐渐引起用户的抱怨,在影响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影响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原来驾驶室减震处理仅在驾驶室与固定支架间增加10 20mm厚度橡胶垫板,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架振动向驾驶室传递,但受结构限制,振动仍通过连接螺母、连接螺栓、固定支架、驾驶室体形成的刚性体传递,造成驾驶室振动,影响操作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进一步降低驾驶室振动,提高操作环境的舒适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振动从支架刚性传递到驾驶室上的新型减震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驾驶室减震机构,由固定螺栓、驾驶室板、减震上圈、驾驶室固定支架、减震下圈、圆形垫圈、固定螺母组成。减震器组分为减震上圈和减震下圈两部分,配合时,减震上圈和减震下圈分别与驾驶室固定支架的上、下面安装配合在一起,减震上圈0C处完全插入驾驶室固定支架内,减震上圈上端面由固定螺栓经过圆形垫圈与驾驶室板连接。减震下圈下端面由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经过圆形垫圈与驾驶室固定支架的下平面固定。从驾驶室固定支架传出的振动,经减震上圈和减震下圈弹性橡胶减震、衰减后,传递到圆形垫圈、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上,最后经过圆形垫圈上部和固定螺栓传递到驾驶室,降低了驾驶室振动。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螺栓,2、驾驶室板,3、减震上圈,4、驾驶室固定支架,5、减震下圈,6、圆形垫圈,7、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减震上圈( 和减震下圈( 分别从驾驶室固定支架的上、下面安装配合在一起,其中,减震上圈(3) 0C处完全插入驾驶室固定支架内,减震上圈(3)上端面由固定螺栓(1)经过圆形垫圈(6)与驾驶室板( 连接。减震下圈( 下端面由固定螺栓(1) 和固定螺母(7)经过圆形垫圈(6)与驾驶室固定支架(4)的下平面固定,其与减震上圈(3) 的自由连接减震间隙为L。随着振动压力的变化,L尺寸跟着减小或恢复,有效地吸收驾驶室固定支架(4)传递的振动。圆形垫圈(6)的作用为保证减震上圈(3)和减震下圈(5)整体变形、减震,同时控制驾驶室固定支架板厚度A尺寸在规定范围内。振动传递过程为从驾驶室固定支架(4)传出的振动,经减震上圈( 和减震下圈( 弹性橡胶减震、衰减后,传递到圆形垫圈(6)、固定螺栓(1)和固定螺母(7)上,最后经过圆形垫圈(6)上)和固定螺栓(1)传递到驾驶室,此时,车架振动被大大削弱。 新型驾驶室减震机构可有效阻止车架振动向驾驶室内传递,使振动传递在橡胶减震器的作用下大大衰减,从而提高操作舒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驾驶室减震机构,由固定螺栓、驾驶室板、减震上圈、驾驶室固定支架、减震下圈、圆形垫圈、固定螺母组成,其技术特征是减震器组分为减震上圈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清李姣朱小虎翟跟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