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对于在2010年11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266916和在2011年5 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1-105376要求优先权,它们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诸如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半导体器件已经被微型化。因此, 如果晶体管的栅极长度缩短,则晶体管的短沟道效应是显著的。结果,亚阈值电流增大,并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减小。此外,当半导体衬底的杂质浓度增大,以便抑制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的减小时,结泄漏电流增大。由此,当诸如DRAM的半导体器件的存储器单元被微型化时,刷新特性的劣化是严重的问题。作为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的结构,在日本专利特开公布No. 2006-339476和日本专利特开公布No. 2007-081095中公开了沟槽栅极晶体管,其中,栅极电极被掩埋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中形成的沟槽中(也称为“凹沟道晶体管”)。当晶体管是沟槽栅极晶体管时,可以在物理上充分地保证有效的沟道长度(栅极长度),并且,可以实现DRAM,该DRAM包括精细单元,该精细单元具有等于或小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笠典章,
申请(专利权)人:尔必达存储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