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挡位液力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346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挡位液力变速器,它由一个与动力输入相联的液力变矩器和一个多挡动力换挡变速箱组成;所述的多挡动力换挡变速器由主箱和附箱分体结构组成,所述的主箱包括:箱体部件、K1/V离合器部件、K2/R离合器部件、K3/K4离合器部件、惰轮部件、输出部件、油泵、操纵阀部件以及电控系统,其中各部件的轴系采用平行布置,定轴转动;所述附箱由一行星机构及高低挡离合器组件组成;它具有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配套范围广、可靠性高,能实现半自动控制乃至全自动控制等特点,它能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要求,可在液力变矩器上实现多种变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 及的是一种由一个液力变矩器及一个多挡动力换挡变速箱组成的的多挡位液力变速器,属于一种多功能的动力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挡液力变速器包括一个液力变矩器及一个多挡动力换挡变速箱组成,但由于其结构上的组成及配置不合理,换挡动作不灵活,效果差,挡位数相对少,因而降低了传动效率,而且还存在着体积大、重量重、操作不方便、换挡品质不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合理、 体积小、重量轻、配套范围广、可靠性高、能实现半自动控制乃至全自动控制,且能根据用户的具体使用要求,可在液力变矩器上实现多种变型的多挡位液力变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由一个与动力输入相联的液力变矩器和一个多挡动力换挡变速箱组成;所述的多挡动力换挡变速器由主箱和附箱分体结构组成,所述的主箱包括箱体部件、K1/V离合器部件、K2/R离合器部件、K3/K4离合器部件、惰轮部件、输出部件、油泵、操纵阀部件以及电控系统,其中各部件的轴系采用平行布置,定轴转动;所述附箱由一行星机构及高低挡离合器组件组成。所述的K1/V离合器部件包括Kl轴上布置的Kl离合器,KV离合器以及ZV齿轮、 KV齿轮和Zl齿轮;所述的K2/R离合器部件包括K2轴,在K2轴上布置的K2离合器、KR离合器以及ZR齿轮、KR齿轮、Z2D齿轮和Z2X齿轮;所述的K3/K4离合器部件包括K3轴,在 K3轴上布置有K4离合器、K3离合器、TA齿轮、K43齿轮和Z3齿轮,其中输入齿轮与ZV、ZR 齿轮啮合,ZV齿轮通过椭轮部件的椭齿轮与Z4齿轮啮合、KVl齿轮与KR2齿轮啮合、KR2齿轮与K43齿轮啮合;所述的Zl齿轮与Z2D齿轮啮合,并通过同轴Z2X齿轮与Z3齿轮啮合, 所述的Z3齿轮与输出部件的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的K1/KV离合器部件、K2/KR离合器部件、K3/K4离合器部件、惰轮部件和输出部件中的所有传动齿轮均由滚动轴承支撑在箱体内;所述的油泵内置并采用内啮合齿轮泵。所述附箱中的高低挡离合器采用嵌套式结构,高挡离合器德摩擦副通过的润滑油经低挡离合器摩擦副后回流至油箱;所述的操纵阀部件由两个集成单元串联而成,其中一个单元安装于主箱的侧面,另一个单元安装在附箱顶部;所述的电控系统选用一个6前3倒的选择器与一个高低挡按钮组合而成。所述的输入齿轮2化、2¥、10 、20及24齿轮采用细高直齿;所述的KV、KR、K43、ZV、 ZD、 Α、Zl、Ζ2Χ、Z3齿轮为薄壁齿轮。本技术采用主箱和附箱分体结构;通过电控系统、操纵阀部件以及各传感器的有机结合,控制变速器的工作油液流向,从而使得Kl、KV、K2、KR、K3、K4、高、低挡8个离合器结合或脱开,实现12前6倒、8前4倒等多种换挡功能;通过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全功率及部分功率匹配,根据整机类型、牵引能力及车速要求,选取合适的发动机及变矩器,以求传动装置的高效率。通过调节操纵阀部件的合理升压特性,以及电控系统相关参数的合理选择,以达到平稳舒适的换挡性能。传感器与电控制系统的相结合,则实现了传动装置的半自动控制乃至全自动控制;它具有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操作便利、换挡品质高、工作效率高,适用高品质的平地机等工程机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液力变速器传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是由一个与动力输入相联的液力变矩器1和一个多挡动力换挡变速箱组成;所述的多挡动力换挡变速器由主箱2和附箱3分体结构组成,所述的主箱2包括箱体部件、K1/V离合器部件4、 K2/R离合器部件5、K3/K4离合器部件6、惰轮部件7、输出部件8、油泵9、操纵阀部件以及电控系统,其中各部件的轴系采用平行布置,定轴转动;所述附箱3由一行星机构31及高低挡离合器组件32组成。所述的K1/V离合器部件4包括Kl轴41上布置的Kl离合器42,KV离合器43以及ZV齿轮44、KV齿轮45和Zl齿轮46 ;所述的K2/R离合器部件5包括K2轴51,在K2轴 51上布置的K2离合器52、KR离合器53以及ZR齿轮M、KR齿轮55、Z2D齿轮56和Z2X齿轮57 ;所述的K3/K4离合器部件6包括K3轴61,在K3轴上布置有K4离合器62、K3离合器 63、Ζ4齿轮64、Κ43齿轮65和Vi齿轮66,其中输入齿轮Zin与ZV齿轮44啮合,ZV齿轮44 通过椭轮部件7的椭齿轮ZD与TA齿轮64啮合、KV齿轮45与KR齿轮55啮合、KR齿轮55 与Κ43齿轮65啮合;所述的Zl齿轮46与Z2D齿轮56啮合,并通过同轴Ζ2Χ齿轮57与齿轮66啮合,所述的Ti齿轮66与输出部件8的输出齿轮hut啮合。所述的K1/KV离合器部件4、K2/KR离合器部件5、K3/K4离合器部件6的所有传动齿轮均由滚动轴承支撑在箱体内;所述的油泵内置并采用内啮合齿轮泵。所述附箱中的高低挡离合器采用嵌套式结构,高挡离合器德摩擦副通过的润滑油经低挡离合器摩擦副后回流至油箱;所述的操纵阀部件由两个集成单元串联而成,其中一个单元安装于主箱的侧面,另一个单元安装在附箱顶部;所述的电控系统选用一个6的3倒的选择器与一个高低挡按钮组合而成。所述的输入齿轮2化、2¥、10 、20及24齿轮采用细高直齿;所述的KV、KR、K43、ZV、 ZD、 Α、Zl、Ζ2Χ、Z3齿轮为薄壁齿轮。本技术通过上述12前6倒、8前4倒的挡位配置,较目前工程机械常见的6前 3倒、4前3倒挡位配置,挡位速差小,用更为高效的机械传动最大限度地弥补变矩器变矩过程能量的损失,以满足工程机械更佳的牵引效果和更优燃油经济性的要求。本技术Zin、ZV、ZR、ZD及TA齿轮采用细高直齿,以此增大啮合的重叠系数, 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齿轮啮合质量,提高传动装置的传递能力,并且所有传动齿轮均有滚动轴承支承,有效地降低了噪音。本技术的离合器、变矩器、电控系统、操纵阀等大量零部件采用现有成熟结构和设计,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技术采用双变结构,变矩器的使用以及电液控制的控制方式,使得换挡操作便利、换挡冲击小、起动平稳。本技术将操纵阀部件和电控系统有机结合,控制变速器的工作油液流向,从而使得Kl、KV、K2、KR、K3、K4、高、低挡8个离合器结合或脱开,实现12前6倒、8前4倒等多种换挡功能。并能调节合适的换挡升压特性,得到合适的换挡时间,实现平衡舒适的换挡性能。本技术采用12前6倒、8前4倒等多种方式的挡位配置,采用电液控制方式。 该技术适用于高品质平地机等工程机械,较目前工程机械常见的6前3倒、4前3倒挡位配置,该技术挡位速差更小,用更为高效的机械传动最大限度地弥补变矩器变矩过程能量的损失,以满足工程机械更佳的牵引效果和更优燃油经济性的要求。本技术自带油泵9,且可加装应急转向泵、各类传感器、里程表接口、多个取力器10等配置,能较好地满足各种车型的整机配置需要。权利要求1.一种多挡位液力变速器,它由一个与动力输入相联的液力变矩器和一个多挡动力换挡变速箱组成;所述的多挡动力换挡变速器由主箱和附箱分体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箱(2)包括箱体部件、K1/V离合器部件(4)、K2/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挡位液力变速器,它由一个与动力输入相联的液力变矩器和一个多挡动力换挡变速箱组成;所述的多挡动力换挡变速器由主箱和附箱分体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箱(2)包括:箱体部件、K1/V离合器部件(4)、K2/R离合器部件(5)、K3/K4离合器部件(6)、惰轮部件(7)、输出部件(8)、油泵(9)、操纵阀部件以及电控系统,其中各部件的轴系采用平行布置,定轴转动;所述附箱(3)由一行星机构(31)及高低挡离合器组件(3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刚王琴童小红朱国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