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焊缝移动的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961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控制焊缝移动的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它涉及一种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无法通过调整分块压边圈的压边力和调整焊缝夹持力来控制焊缝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不能灵活控制焊缝两侧板料上的压边力的问题。凹模安装在两个凹模垫的上端面上,夹持块在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带动可沿凹模的型腔上下移动,夹持销插装在其中的一个凹槽内,第一压边圈和第二压边圈置于凹模的上方用于定位拼焊板,第一压边圈的上端面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连接,第二压边圈的上端面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各个液压阀元件的通断来调整三个液压缸的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控制拼焊板焊缝两侧板料的流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属于拼焊板冲压成形

技术介绍
拼焊板焊缝两侧板材的不同组合使得拼焊板的成形性能、承载能力和几何形状不一样,冲压成形过程中焊缝往往会发生移动,冲压成形后的零件形状、焊缝的位置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中国专利02257820. X(公开号CN 2584341Y)采用了带有台阶面的凸模和压边圈并利用氮气缸产生夹紧力来控制焊缝的移动,该种方法的确能很好的控制拼焊板冲压成形过程中的焊缝移动,但用时稳定性较低,对冲压成形前板材放置于模具上的位置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在生产中不易推广。中国专利03212377.9(公开号CN 2612477Y)设置在凹模与压边圈相对的任一表面设置了凸台形状拉深筋,尽管能有效地控制焊缝移动,但对于相同的零件采用不同的拼焊板拉深时所需的拉深筋设置不一样,可能需要更换部分模具, 增加了设备成本。而对于为了实现激光拼焊板的自动化冲压成形而提出的模具装置系统, 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由于没有设置分块压边圈,无法通过调整分块压边圈的压边力和调整焊缝夹持力来控制焊缝的移动,不能灵活控制焊缝两侧板料上的压边力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控制焊缝移动的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控制焊缝移动的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具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上模板、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连接柱、凸模、分块压边圈、凹模、夹持销、夹持块、第三液压缸、两个凹模垫和下模板,分块压边圈由第一压边圈和第二压边圈构成,两个凹模垫分别固定在下模板上端面的两侧,第三液压缸位于两个凹模垫之间且第三液压缸的缸体底端固定在下模板上端面上,凹模安装在两个凹模垫的上端面上,夹持块位于第三液压缸的上方且夹持块的下端面固定在第三液压缸的活塞上,夹持块在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带动可沿凹模的型腔上下移动,夹持块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凹槽,夹持销插装在其中的一个凹槽内,夹持销的位置与拼焊板的焊缝相对应,凸模与凹模的型腔相配合,凸模与连接柱的下端连接,连接柱的上端穿过上模板,连接柱位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之间,第一压边圈和第二压边圈置于凹模的上方用于定位拼焊板,第一压边圈和第二压边圈合在一起形成有一个压边圈通孔,所述压边圈通孔与凹模的型腔上下对应且大小相等,凸模通过所述压边圈通孔可进入凹模的型腔内,第一压边圈的上端面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连接,第二压边圈的上端面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连接,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底端、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底端均固定在上模板的下端面上;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各个液压阀元件的通断来调整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的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块压边圈并分别调整每个分块压边圈的压边力和调整焊缝夹持力来控制焊缝的移动,分块压边圈设计可灵活控制焊缝两侧板料上的压边力大小,可有效控制焊缝两侧板料的流动量,使拼焊板冲压成形后的零件满足精度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持块及夹持销,实现了拼焊板的焊缝夹持,控制冲压成形过程中焊缝基本不移动,始终处于焊缝夹持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灵活控制焊缝两侧板料上的压边力,从而控制焊缝的移动。根据焊缝位置和数目,将压边圈分成若干块,每块压边圈对应拼焊板中的每块板,每块压边圈上配置一个液压缸,每个液压缸分别给压边圈施加压边力,控制压边力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板料的流入量,达到控制焊缝移动的目的。2、能够为焊缝提供合适的夹持力,既能保证焊缝不发生移动,又不破坏焊缝的结构和性能。焊缝夹持块上的液压缸给夹持块提供压力,夹持块上安装有夹持销,夹持块将压力传递给夹持销,夹持销与焊缝接触,从而给焊缝施加夹持力。3、夹持块在不同位置上设置凹槽,夹持销放在不同位置的凹槽中,可以适应不同位置的焊缝,不用更换模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虚线框部分为液压系统),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模具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模具装置的夹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两个压边圈合在一起时的立体图,图5是凹模的立体图;图6是模具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 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控制焊缝移动的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具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上模板23、第一液压缸对、第二液压缸沈、连接柱27、凸模30、分块压边圈、凹模31、夹持销32、夹持块33、第三液压缸35、两个凹模垫34和下模板36,分块压边圈由第一压边圈28和第二压边圈四构成, 两个凹模垫34分别固定在下模板36上端面的两侧,第三液压缸35位于两个凹模垫34之间且第三液压缸35的缸体底端固定在下模板36上端面上,凹模31安装在两个凹模垫34 的上端面上,夹持块33位于第三液压缸35的上方且夹持块33的下端面固定在第三液压缸 35的活塞上,夹持块33在第三液压缸35的活塞杆的带动可沿凹模31的型腔上下移动,夹持块33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凹槽33-1,夹持销32插装在其中的一个凹槽33-1内,夹持销 32的位置与拼焊板的焊缝相对应,凸模30与凹模31的型腔相配合,凸模30与连接柱27 的下端连接,连接柱27的上端穿过上模板23,连接柱27位于第一液压缸M和第二液压缸 26之间,第一压边圈观和第二压边圈四置于凹模31的上方用于定位拼焊板,第一压边圈 28和第二压边圈四合在一起形成有一个压边圈通孔,所述压边圈通孔与凹模31的型腔上下对应且大小相等,凸模30通过所述压边圈通孔可进入凹模31的型腔内,第一压边圈28 的上端面与第一液压缸M的活塞连接,第二压边圈四的上端面与第二液压缸沈的活塞连接,第一液压缸M的缸体底端、第二液压缸沈的缸体底端均固定在上模板23的下端面上;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各个液压阀元件的通断来调整第一液压缸M、第二液压缸 26和第三液压缸35的动作。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 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压边圈28或第二压边圈 29上的下端面设有拉延筋42,凹模31的上端面的相应位置设有拉延筋槽43,所述拉延筋 42与拉延筋槽43相配合。上述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控制拼焊板焊缝两侧板料的流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 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1、换向阀2、溢流阀3、单向阀4、过滤器5、油箱18、第一液压单元、第二液压单元和第三液压单元; 第一液压单元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6、第一液控单向阀9、第一节流阀12和第一比例溢流阀 15;第二液压单元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7、第二液控单向阀10、第二节流阀13和第二比例溢流阀16 ;第三液压单元包括第三电磁换向阀8、第三液控单向阀11、第三节流阀14和第三比例溢流阀17 ;液压泵1安装在油箱18内,溢流阀3安装在油箱18上用于液压油调压,换向阀2与溢流阀3连接,液压泵1的出口串接有单向阀4,过滤器5设置在液压泵1的入口处;第一液压单元、第二液压单元和第三液压单元并联设置,三个液压单元的进油口均与单向阀4的出口连通,三个液压单元的出油口通过液压回油管路与油箱18连通;第一电磁换向阀6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9与第一液压缸M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焊缝移动的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所述拼焊板冲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具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上模板(23)、第一液压缸(24)、第二液压缸(26)、连接柱(27)、凸模(30)、分块压边圈、凹模(31)、夹持销(32)、夹持块(33)、第三液压缸(35)、两个凹模垫(34)和下模板(36),分块压边圈由第一压边圈(28)和第二压边圈(29)构成,两个凹模垫(34)分别固定在下模板(36)上端面的两侧,第三液压缸(35)位于两个凹模垫(34)之间且第三液压缸(35)的缸体底端固定在下模板(36)上端面上,凹模(31)安装在两个凹模垫(34)的上端面上,夹持块(33)位于第三液压缸(35)的上方且夹持块(33)的下端面固定在第三液压缸(35)的活塞上,夹持块(33)在第三液压缸(35)的活塞杆的带动可沿凹模(31)的型腔上下移动,夹持块(33)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凹槽(33-1),夹持销(32)插装在其中的一个凹槽(33-1)内,夹持销(32)的位置与拼焊板的焊缝相对应,凸模(30)与凹模(31)的型腔相配合,凸模(30)与连接柱(27)的下端连接,连接柱(27)的上端穿过上模板(23),连接柱(27)位于第一液压缸(24)和第二液压缸(26)之间,第一压边圈(28)和第二压边圈(29)置于凹模(31)的上方用于定位拼焊板,第一压边圈(28)和第二压边圈(29)合在一起形成有一个压边圈通孔,所述压边圈通孔与凹模(31)的型腔上下对应且大小相等,凸模(30)通过所述压边圈通孔可进入凹模(31)的型腔内,第一压边圈(28)的上端面与第一液压缸(24)的活塞连接,第二压边圈(29)的上端面与第二液压缸(26)的活塞连接,第一液压缸(24)的缸体底端、第二液压缸(26)的缸体底端均固定在上模板(23)的下端面上;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各个液压阀元件的通断来调整第一液压缸(24)、第二液压缸(26)和第三液压缸(35)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丽党修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