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中表达PTA-linker-thanatin融合蛋白及其抗癌研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5964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中的基因工程生产融合蛋白类药物的技术领域。利用多重延伸PCR技术将死亡肽(thanatin)基因和三叶半夏凝集素(Pinellia?ternata?agglutinin,PTA)基因通过Linker柔性肽段(Gly4Ser)2基因连接拼接成编码PTA-Linker-Thanatin融合蛋白的基因,通过大肠杆菌(E.coli)表达系统表达PTA-Linker-Thanatin融合蛋白,经实验表明该实验制品具有强效的抑癌、抗菌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由于三叶半夏凝集素能凝集生长旺盛癌细胞结合并对人类及动物反转录病毒(包括HIV)具有抑制作用,抗菌肽具有选择性效应和无抗原性等特点,因此在面临抗药性和筛选新抗生素较为困难的今天,PTA-Linker-Thanatin融合蛋白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癌、抗菌等多功能药物。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融合为融合蛋白制品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在科研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用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系统表达PTA-Iinker-thanatin融合蛋白, 属基因工程生物

技术介绍
三叶半夏凝集素(Pinellia ternata agglutinin,PTA)是一种从三叶半夏中分离出来具有凝血活性的三叶半夏蛋白,具有与甘露糖及其聚合物专一结合的性质,研究发现三叶半夏凝集素能和生长旺盛的肝癌细胞结合并使其凝集,对人类及动物反转录病毒(包括HIV)具有抑制作用,并在生殖和避孕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等,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ο死亡肽(thanatin)又称死亡素,是在昆虫斑腹刺益蝽(PodisusmacyLiventris) 中发现的,迄今为止在所有已知昆虫抗菌肽中,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抗菌蛋白,由 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结构简单,具有抗肿瘤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某些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哺乳动物细胞不表现出溶血性。柔性肽(Gly4Ser)n连接使两蛋白伸展性大,相互作用小,能自由运动,各自均可发挥原有的生物学效能。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具有生长快、遗传背景清晰、表达水平高、产物易纯化、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以及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大肠杆菌中制备三叶半夏凝集素和死亡素(PTA-linker-Thanatin)融合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重延伸PCR技术获得如SEQID NO:1所示序列的PTA-linker-Thanatin融合蛋白基因,接着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所述三叶半夏凝集素和死亡素的融合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汪波吕正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