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筒式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7448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筒减震器,包括有筒体、在筒体一侧活动进出的活塞杆、设置于筒体内并与活塞杆联动的活塞组件,所述的筒体内的相对于活塞组件的下方还设置有浮动活塞,该活塞组件和浮动活塞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中腔以及下腔,其中下腔、中腔填满减震油,所述下腔中填充高压惰性气体,该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有与筒体内壁密封滑移适配的双向活塞,该双向活塞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压缩阀且该双向活塞的下面固定设置有复原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震效果好、且能降低减震器的噪声,提高乘车舒适性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具体是指一种单筒式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使用的减震器基本上都属于液压减震器。其原理是当车架与车桥作往 复相对运动,而活塞在工作缸内往复运动时,减振器内部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 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对振 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和减振器壳体所吸收,然后散 到大气中。由于,活塞杆伸入缸体内时会使缸体容积减小,因此缸体内不能完全注满减震 油。又因缸体内的减震油本来就不可能注满,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出现漏油 等因素造成油损耗,缸体内的减震油会越来越少。这样,当车辆颠簸频繁且颠幅较大时,缸 体内减震油流通填补滞后,缸体内极易出现真空,活塞在缸体内出现空程现象。另外,缸体 中油气混合结果使减震油乳化,乳化减震油通过阀片时会容易出现噪音和振动发出的异 响,尤其在低温情况下减震油通过阀片格外不顺畅,严重影响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减震效果 好的、且能降低减震器的噪声,提高乘车舒适性的单筒式减震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筒体、在筒体一侧活动进出的 活塞杆、设置于筒体内并与活塞杆联动的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的相对于活 塞组件的下方还设置有浮动活塞,该活塞组件和浮动活塞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中腔以 及下腔,其中上腔、中腔填满减震器油,所述下腔中充入高压惰性气体,该所述的活塞组件 包括有与筒体内壁密封滑移适配的双向活塞,该双向活塞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压缩阀且该双 向活塞的下面固定设置有复原阀。通过本设置,采用油气分离结构,以浮动活塞的上下浮动 来补偿活塞杆运动带来的容积变化,减震器工作平稳,工作噪音小,而且消除了减震油的乳 化现象,另外,由于取消了贮油缸和单独的压缩阀组件,把压缩阀和复原阀同时装在双向活 塞上,使结构简化,降低了材料成本,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性。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筒体上端设置有与活塞杆导向适配的导向器。本设置保证了活 塞杆的进出筒体的方向性。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导向器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油封。本设置保证了导向器与活 塞杆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油。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筒体外端固定设置有与活塞杆活动套配的弹性缓冲块。通过 本设置,可以防止活塞杆过分进入筒体从而导致筒体底部被活塞杆顶破的故障发生。进一步设置所述高压惰性气体为高压氮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介绍。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具 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有筒体1、在筒体1 一侧活动进出 的活塞杆2、设置于筒体1内并与活塞杆2联动的活塞组件3,所述的筒体1内的相对于活 塞组件3的下方还设置有浮动活塞4,该活塞组件3和浮动活塞4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 11、中腔12以及下腔13,其中上腔11、中腔12填满减震器油(图未示出),所述下腔13中 填充高压惰性气体,该高压惰性气体为高压氮气,该所述的活塞组件3包括有与筒体1内壁 密封滑移适配的双向活塞31,该双向活塞31的上面固定设置有压缩阀32且该双向活塞31 的下面固定设置有复原阀33。本技术采用油气分离结构,以浮动活塞4的上下浮动来 补偿活塞杆2运动带来的容积变化,减震器工作平稳,工作噪音小,而且消除了减震油的乳 化现象,另外,由于取消了贮油缸和单独的压缩阀组件,把压缩阀32和复原阀33同时装在 双向活塞31上,使结构简化,降低了材料成本,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性。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筒体1上端部上设置有与活塞杆2导向适配的导向器5,保证 了活塞杆2的进出筒体1的方向性,该所述的导向器5与活塞杆2之间设置有油封51,保证 了导向器5与活塞杆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油。本实施例所述的筒体1上端固定设置有与活塞杆2活动套配的弹性缓冲块6,如此 可以防止活塞杆2过分进入筒体1从而导致筒体1底部被活塞杆2顶破的故障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筒减震器,包括有筒体、在筒体一侧活动进出的活塞杆、设置于筒体内并与活塞杆联动的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的相对于活塞组件的下方还设置有浮动活塞,该活塞组件和浮动活塞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中腔以及下腔,其中上腔、中腔填满减震器油,所述下腔中充入高压惰性气体,该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有与筒体内壁密封滑移适配的双向活塞,该双向活塞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压缩阀且该双向活塞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复原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单筒减震器,包括有筒体、在筒体一侧活动进出的活塞杆、设置于筒体内并与活塞杆联动的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的相对于活塞组件的下方还设置有浮动活塞,该活塞组件和浮动活塞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上腔、中腔以及下腔,其中上腔、中腔填满减震器油,所述下腔中充入高压惰性气体,该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有与筒体内壁密封滑移适配的双向活塞,该双向活塞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压缩阀且该双向活塞的下方固定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丁新李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