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筒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摩托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摩托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是摩托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摩托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现有的减震器一般都采用筒式减震器,而目前筒式减震器的安装强度不足,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稳定性较差,且整体润滑效果较差,影响筒式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以及使用寿命,后期维修又较为麻烦,这都会给使用者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增加减震筒的整体润滑效果,减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安装及拆卸方便,成本低,后期维护方便,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作用的摩托车减震筒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减震筒结构,包括减震筒体,及设置在减震筒体上的第一安装板,及设置在减震筒体上的第二安装板,所述减震筒体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凹部,所述两个凹部上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减震筒体设置,所述减震筒体内设有活动槽,所述减震筒体一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活动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贯穿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与活动槽连通处设有通孔,所述减震筒体两侧对称设有油槽,所述减震筒体一侧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第二通孔连通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筒体上设有凹槽,所述注油孔与油槽连通设置,所述减震筒体一侧靠近端部部位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半径大于第二开口半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减震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筒体,及设置在减震筒体上的第一安装板,及设置在减震筒体上的第二安装板,所述减震筒体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凹部,所述两个凹部上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减震筒体设置,所述减震筒体内设有活动槽,所述减震筒体一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活动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贯穿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与活动槽连通处设有通孔,所述减震筒体两侧对称设有油槽,所述减震筒体一侧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第二通孔连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减震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筒体,及设置在减震筒体上的第一安装板,及设置在减震筒体上的第二安装板,所述减震筒体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凹部,所述两个凹部上均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减震筒体设置,所述减震筒体内设有活动槽,所述减震筒体一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活动槽连通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贯穿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与活动槽连通处设有通孔,所述减震筒体两侧对称设有油槽,所述减震筒体一侧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第二通孔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道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