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9326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均带有吊环的前托架和后阻尼筒,后阻尼筒通过活塞杆与前托架活动连接,活塞杆上装设有至少一个减震预载调节片,前托架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间设有上弹簧,后阻尼筒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间设有下弹簧,上弹簧和下弹簧套设于活塞杆的外侧,减震预载调节片包括柱形本体,柱形本体上开设有圆滑槽和条形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摩托车驾驶员的体重选择合适数量的减震预载调节片,装设于上弹簧和下弹簧之间,装设时利用减震预载调节片的弹性回复作用,从条形卡槽处将活塞杆卡入圆滑槽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美”的根据每一个人的体重可以进行减震预载。

Front shock absorber for double reed motor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reed front shock absorber of motorcycle, including both with the rings of the front bracket and the rear damping cylinder, piston rod and cylinder after damping through the front bracket is movably connected, the pist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hock preload adjustment sheet, and the front bracket and the damping spring is arranged on the same pre adjustment sheet between the damper and its damping after pre similar load adjustment sheet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the spring and the lower spring is sheath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piston rod, damping preload adjustment sheet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body, a cylindrica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mooth groove and strip slot. The utility model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the motorcycle driver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number of pre shock load adjustment she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pring and the lower spring, when installing the shock preload adjustment sheet elastic recovery, the groove of the piston rod from the strip card into a smooth groove, by this way can the \perfect\ according to each person's weight can s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减震器中常使用弹簧,减震器的弹簧有一个重要参数叫做弹簧刚度,就是压缩弹簧单位长度所需力的大小。由于每一个摩托车驾驶员的体重都不一样,减震弹簧有一定使用范围,为了“完美”的适合每一个人的体重可以进行减震预载,减震预载换种方式说就是减震器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的多少,这个弹性势能也就是弹簧受到压缩后储存的能量。因此,调节减震器弹簧预载就能使得同样规格的减震弹簧调节出多级的适应范围,打个比方,比如一根弹簧自然状态下受到100N的压力时会压缩5mm,当你调预载时直接压缩了弹簧5mm,那么此时你向弹簧施加低于100N压力时,弹簧就会纹丝不动,要想压缩5mm,你必须施加200N的压力,等同于使用了弹性刚度更大的弹簧,反映到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弹簧变硬了。传统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其内的两个弹簧有上下并排分布的,也有内外同轴分布的。针对两弹簧采用上下并排分布的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结构较复杂,不便于减震预载的设置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便于减震预载的设置和调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均带有吊环的前托架和后阻尼筒,所述后阻尼筒通过活塞杆与前托架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上装设有至少一个减震预载调节片,所述前托架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间设有上弹簧,所述后阻尼筒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间设有下弹簧,所述上弹簧和下弹簧套设于活塞杆的外侧,所述减震预载调节片包括柱形本体,所述柱形本体上开设有圆滑槽和条形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预载调节片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条形卡槽卡设在活塞杆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上弹簧和下弹簧的弹簧刚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上弹簧及下弹簧的弹簧直径均小于柱形本体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圆滑槽与活塞杆的外径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摩托车驾驶员的体重选择合适数量的减震预载调节片,装设于上弹簧和下弹簧之间,装设时利用减震预载调节片的弹性回复作用,从条形卡槽处将活塞杆卡入圆滑槽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美”的根据每一个人的体重可以进行减震预载。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忽略上弹簧及下弹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中减震预载调节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前托架,2-后阻尼筒,3-活塞杆,4-减震预载调节片,401-柱形本体,402-圆滑槽,403-条形卡槽,5-上弹簧,6-下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均带有吊环的前托架1和后阻尼筒2,后阻尼筒2通过活塞杆3与前托架1活动连接,活塞杆3上装设有至少一个减震预载调节片4,前托架1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4间设有上弹簧5,后阻尼筒2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4间设有下弹簧6,上弹簧5和下弹簧6套设于活塞杆3的外侧,减震预载调节片4包括柱形本体401,柱形本体401上开设有圆滑槽402和条形卡槽403。其中,减震预载调节片4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条形卡槽403卡设在活塞杆3外侧。其中,上弹簧5和下弹簧6的弹簧刚度相等。其中,上弹簧5及下弹簧6的弹簧直径均小于柱形本体401的外径。其中,圆滑槽402与活塞杆3的外径相配合。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实验数据确定减震预载调节片4的最优厚度,再根据摩托车驾驶员的体重选择合适数量的减震预载调节片4,装设于上弹簧5和下弹簧6之间,装设时,利用减震预载调节片4的弹性回复作用,从条形卡槽403处将活塞杆3卡入圆滑槽402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美”的根据每一个人的体重可以进行减震预载。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均带有吊环的前托架(1)和后阻尼筒(2),所述后阻尼筒(2)通过活塞杆(3)与前托架(1)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上装设有至少一个减震预载调节片(4),所述前托架(1)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4)间设有上弹簧(5),所述后阻尼筒(2)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4)间设有下弹簧(6),所述上弹簧(5)和下弹簧(6)套设于活塞杆(3)的外侧,所述减震预载调节片(4)包括柱形本体(401),所述柱形本体(401)上开设有圆滑槽(402)和条形卡槽(4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簧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均带有吊环的前托架(1)和后阻尼筒(2),所述后阻尼筒(2)通过活塞杆(3)与前托架(1)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上装设有至少一个减震预载调节片(4),所述前托架(1)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4)间设有上弹簧(5),所述后阻尼筒(2)和与其相近的减震预载调节片(4)间设有下弹簧(6),所述上弹簧(5)和下弹簧(6)套设于活塞杆(3)的外侧,所述减震预载调节片(4)包括柱形本体(401),所述柱形本体(401)上开设有圆滑槽(402)和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象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江硕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