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15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4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第一缸筒、第一活塞杆、储油缸筒、第二缸筒、第二活塞杆和活塞板;第一缸筒顶端套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缸筒顶部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减震弹簧顶部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横板,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缸筒内部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活塞,第一缸筒一侧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储油缸筒,储油缸筒内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网。该新型采用多重吸能设计,能有效吸收掉摩托车行驶、震动时产生的势能,减震效果好,且通过控制液压油回流速度,可以控制减震力度和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的往复运动,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具体为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


技术介绍

1、摩托车的减震器是一种重要的装置,用于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颠簸,减震器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道路上的颠簸,使车辆保持稳定性和舒适性,摩托车减震器通常包括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前减震器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部。

2、专利号为cn216111905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阻尼器以及套设在阻尼器外围的弹簧,阻尼器包括活塞推杆、缸体和缸体内部组件,活塞推杆一部分位于缸体内,一部分位于缸体外,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托盘,弹簧托盘靠近弹簧的外围设置有限位底座,限位底座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底座内沿设有挡板。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弹簧托盘靠近弹簧的外围设置有限位底座,使得活塞推杆和缸体一旦损坏,弹簧下压或者上压时,限位底座上的限位槽极大地贴合弹簧,起到限位保护以及降低对弹簧托举盘的冲击力,避免出现意外事故;由于缸体底部较为薄弱,所以在限位底座的内沿设置有挡板,起到保护缸体底部的作用,防止外物碰直接撞到缸体底部。

3、现有的摩托车前减震器不足之处:仅通过单一的缸体和弹簧,减震效率差,且仅通过限位底座不能有效抑制弹簧自身的往复运动。为此,我们提出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第一缸筒、第一活塞杆、储油缸筒、第二缸筒、第二活塞杆和活塞板;

5、所述第一缸筒顶端套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缸筒顶部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减震弹簧顶部的外侧固定套设有横板,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第一缸筒内部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缸筒一侧通过安装架安装有储油缸筒,所述储油缸筒内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活塞板,所述储油缸筒一侧远离第一缸筒的一侧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第二缸筒,所述第二缸筒顶端套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位于第二缸筒顶部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活塞杆位于第二缸筒内部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活塞。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缸筒一侧两端通过管道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油管和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回油管外侧套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回油管和第一出油管顶端均通过螺纹槽连接于储油缸筒底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筒一侧两端通过管道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二出油管和第二回油管,所述第二回油管外侧套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出油管和第二回油管顶端均通过螺纹槽连接于储油缸筒底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塞杆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横板底部,所述储油缸筒顶部等距贯穿开设有排气孔。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缸筒内部一端焊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缸筒内部一端焊接有第二挡板。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杆外侧套设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油封套设于第一缸筒顶部,所述第二活塞杆外侧套设有第二油封,所述第二油封套设于第二缸筒顶端。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一缸筒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缸筒一侧两端焊接有安装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摩托车行驶产生震动时,推动第一活塞杆向第一缸筒内移动,第一活塞杆下移使通过横板带动第二活塞杆向第二缸筒内移动,此时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吸收一部分势能,第一活塞杆下移时通过第一活塞推动第一缸筒内液体油,使第一缸筒内液体油经第一出油管进入储油缸筒内,第二活塞杆下移时通过第二活塞推动第二缸筒内液体油,使第二缸筒内液体油经第二出油管进入储油缸筒内,再次吸收势能,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内液压油进入储油缸筒内时,推动储油缸筒内被压缩弹簧推动的活塞板上移,可以吸收剩余势能,多重吸能设计,减震效率好;

14、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推动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上移时,带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移,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移通过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将储油缸筒内液压油分别抽至第一缸筒和第二缸筒内,人员调节第一回油管和第二调节阀,可以控制回流液压油的流量,可以调节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上移、复位时所需的力度,从而可以控制减震力度,且可以有效控制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的往复运动;

15、本摩托车前减震器采用多重吸能设计,能有效吸收掉摩托车行驶、震动时产生的势能,减震效果好,且通过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控制液压油回流速度,可以控制减震力度和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的往复运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第一缸筒(1)、第一活塞杆(2)、储油缸筒(3)、第二缸筒(4)、第二活塞杆(5)和活塞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筒(1)一侧两端通过管道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油管(21)和第一回油管(22),所述第一回油管(22)外侧套设有第一调节阀(23),所述第一回油管(22)和第一出油管(21)顶端均通过螺纹槽连接于储油缸筒(3)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筒(4)一侧两端通过管道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二出油管(24)和第二回油管(25),所述第二回油管(25)外侧套设有第二调节阀(26),所述第二出油管(24)和第二回油管(25)顶端均通过螺纹槽连接于储油缸筒(3)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杆(5)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横板(8)底部,所述储油缸筒(3)顶部等距贯穿开设有排气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筒(1)内部一端焊接有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缸筒(4)内部一端焊接有第二挡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2)外侧套设有第一油封(11),所述第一油封(11)套设于第一缸筒(1)顶部,所述第二活塞杆(5)外侧套设有第二油封(13),所述第二油封(13)套设于第二缸筒(4)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2)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耳(15),所述第一缸筒(1)底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耳(14),所述第一缸筒(1)一侧两端焊接有安装块(27)。

...

【技术特征摘要】

1.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第一缸筒(1)、第一活塞杆(2)、储油缸筒(3)、第二缸筒(4)、第二活塞杆(5)和活塞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筒(1)一侧两端通过管道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油管(21)和第一回油管(22),所述第一回油管(22)外侧套设有第一调节阀(23),所述第一回油管(22)和第一出油管(21)顶端均通过螺纹槽连接于储油缸筒(3)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筒(4)一侧两端通过管道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二出油管(24)和第二回油管(25),所述第二回油管(25)外侧套设有第二调节阀(26),所述第二出油管(24)和第二回油管(25)顶端均通过螺纹槽连接于储油缸筒(3)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分体式摩托车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象胜张业清王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江硕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