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5869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其采用活塞、缸筒、蓄能器和可控阻尼阀总成组装而成:采用常通节流孔和两可控旁通节流通路的阻尼阀结构,实现三级阻尼可调;采用的主、副蓄能器的预充气压力不同,主蓄能器预充气压力低于副蓄能器;当油气弹簧载荷较小时,油气弹簧的工作压力小于副蓄能器预充气压力,副蓄能器不参与工作,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仅取决于主蓄能器。当油气弹簧载荷较大时,油气弹簧的工作压力大于副蓄能器预充气压力,主、副蓄能器同时参与工作,此时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取决于主、副蓄能器;油气弹簧的二级刚度特性随油气弹簧载荷的变化而实现自适应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简单,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工具的油气弹簧,特别涉及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 油气弹簧,属于工程元件或部件领域。
技术介绍
油气弹簧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汽车悬架弹性阻尼元件,在特种车辆和越野车辆方 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油气弹簧通过蓄能器和阻尼阀的共同作用,缓 和地面的冲击,衰减汽车的振动,以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一般的油气弹簧在内部设有阻尼阀,阻尼阀的阻尼特性是预设定的且不可控的。 但汽车在行驶中,不同的行驶工况对悬架的阻尼特性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油气弹簧需要采 用可控阻尼阀,并根据行驶工况控制阻尼阀改变阻尼特性,产生不同的阻尼效果,使汽车悬 架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一些高档汽车上出现了阻尼可控的减振器,此类阻尼控制执行机构的结构基于减 振器设计,不能直接应用于油气弹簧。也有一些油气弹簧采用可控阻尼阀外置的结构形式, 此类油气弹簧结构不够紧凑,增加了车辆上布置安装难度。一些载货汽车后悬架弹簧的载荷在空载和满载时相差很大,单一刚度的弹簧不能 同时满足空载和满载时的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要求。因此,油气弹簧需要有二级刚度特性并 随载荷变化自适应转换以满足载货汽车后悬架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而提供整体式 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柱塞总成、缸筒总成、和可控阻尼阀总成三大总成部件以及主、副蓄能 器和防尘套;柱塞总成包括耳环、柱塞、限位块及限位块固定装置;耳环通过螺纹与柱塞下端连 接;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固定装置固定在柱塞的上端;缸筒总成包括柱塞套管、柱塞套管压盖、锁圈、缸筒和耳轴;柱塞套管内装有密封 组件用于柱塞密封,柱塞套管压盖通过螺纹与缸筒下端连接,并把柱塞套管压在缸筒和柱 塞套管压盖之间,锁圈安装在柱塞套管压盖的上端;耳轴连接在缸筒上部;可控阻尼阀总成包括阻尼阀体、阻尼阀芯总成、副蓄能器座、节流阀、节流阀、开关 电磁阀、开关电磁阀以及放气螺塞;阻尼阀芯总成通过螺纹安装在阻尼阀体的内部,阻尼阀 芯总成将阻尼阀体的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阻尼阀体正面上共布置有上、下两排且左、右 对称的四个阀座;位于上面一排的两个阀座用于安装开关电磁阀,这两个阀座的底孔与阻 尼阀体内部的上腔相通;位于下面一排的两个阀座用于安装节流阀,这两个阀座的底孔与 阻尼阀体内部的下腔相通;从阻尼阀体的上表面垂直向下加工有两个连通孔,两个连通孔左、右对称,左侧的连通孔连通位于左侧上、下两个阀座,右侧的连通孔连通位于右侧上、下 两个阀座;两个放气螺塞分别用于封堵左、右两个连通孔;阻尼阀芯总成包括阻尼阀芯体、 常通孔螺栓、压缩阀片组、伸张阀片组和紧固螺母;阻尼阀芯体的中心有用于安装常通孔螺 栓的中心孔,并在圆周方向有四个压缩阀孔和四个伸张阀孔间隔排列,且在阻尼阀芯体的 上表面压缩阀孔的端面高于伸张阀孔的端面,在阻尼阀芯体的下表面压缩阀孔的端面低于 伸张阀孔的端面;在阻尼阀芯体的上表面对应四个伸张阀孔的位置,加工有放射状的伸张 阀孔槽,在阻尼阀芯体的下表面对应四个压缩阀孔的位置,加工有放射状的压缩阀孔槽;常 通孔螺栓和紧固螺母把压缩阀片组和伸张阀片组分别固定在阻尼阀芯体的上表面和下表 面;副蓄能器座安装在阻尼阀体上;柱塞总成装在缸筒总成内,可以进行轴向运动;缸筒总成与可控阻尼阀总成固定 连接成一体,连接方式是阻尼阀体的下端止口插入缸筒的上端并在圆周方向连续焊接一 圈;主蓄能器通过螺纹安装到阻尼阀体上;副蓄能器通过螺纹安装到副蓄能器座上;防尘 套下端连接柱塞,上端连接柱塞套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专利技术油气弹簧结构简单,仅由活塞、缸筒、可控阻尼阀 总成、主蓄能器和副蓄能器组成,其中蓄能器和可控阻尼阀上的节流阀、开关电磁阀均为标 准件,便于大批量生产;可控阻尼阀采用内置式结构,结构紧凑,便于布置,可靠性高。(2)阻尼控制简单,维修方便。本专利技术油气弹簧阻尼调节功能的执行,仅靠开关电 磁阀的通、断电即可实现,控制简单。开关电磁阀为标准件,价格较低廉,维修更换方便。(3)油气弹簧刚度特性随载荷变化自适应转换,适用于载货汽车的后悬架,可自动 为汽车空载或满载工况提供适合的刚度特性,保证载货汽车的行驶平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控阻尼阀总成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阻尼阀芯体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阻尼阀芯体A-B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阻尼阀芯体仰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阻尼阀芯总成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气弹簧阻尼力-速度特性;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气弹簧弹性力-位移特性;其中1-耳环、2-柱塞、3-柱塞套管、4-柱塞套管压盖、5-锁圈、6_缸筒、7_限位 块、8-限位块固定装置、9-耳轴、10-阻尼阀体、11-阻尼阀芯总成、12-放气螺塞、13-主蓄 能器、14-节流阀a、15-开关电磁阀a、16-开关电磁阀b、17-节流阀b、18-防尘套、19-副 蓄能器、20-副蓄能器座、21-阻尼阀芯体、22-常通孔螺栓、23-压缩阀片组、24-伸张阀片 组、25-紧固螺母、26-压缩阀孔、27-伸张阀孔、28-伸张阀孔槽、29-压缩阀孔槽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采用活塞、缸筒、可控阻 尼阀总成、主蓄能器和副蓄能器组装成一体的整体式油气弹簧结构。活塞的往复运动,促使 油液在缸筒和蓄能器间往复流动,蓄能器内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油液的压力随之变化,油 气弹簧产生弹簧力。可控阻尼阀总成安装于缸筒和蓄能器之间,油液流经可控阻尼阀总成 时,可控阻尼阀对油液的节流作用可控,油气弹簧产生可控阻尼力。可控阻尼阀采用常通节流孔和两可控旁通节流通路并联的结构,实现三级阻尼可 调。阻尼阀总成包括一个阻尼阀体、一个阻尼阀芯、两个节流阀和两个开关电磁阀;阻尼阀 芯安装在阻尼阀体内,阻尼阀芯上有一个常通节流孔、一组伸张单向阀和一组压缩单向阀。 阻尼阀体上加工有两条旁通节流通路。每条旁通节流通路内串联安装一个节流阀和一个开 关电磁阀。当开关电磁阀通、断电时,其所在的油路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从而使得阻尼 阀的总节流面积发生变化,阻尼力随之发生改变。采用的主、副蓄能器的预充气压力不同,主蓄能器预充气压力低于副蓄能器预充 气压力。当油气弹簧的载荷较小时,在油气弹簧的大部分工作行程内,油气弹簧的工作压力 小于副蓄能器预充气压力,副蓄能器不参与工作,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仅取决于主蓄能器。 当油气弹簧的载荷较大时,在油气弹簧的大部分工作行程内,油气弹簧的工作压力大于副 蓄能器预充气压力,主蓄能器和副蓄能器同时参与工作,此时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取决于 主蓄能器和副蓄能器。油气弹簧的二级刚度特性随油气弹簧载荷变化而实现自适应转换。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主要由柱塞总成、缸筒总 成、和可控阻尼阀总成三大总成部件以及主、副蓄能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总成、缸筒总成、和可控阻尼阀总成三大总成部件以及主、副蓄能器和防尘套;  柱塞总成包括耳环(1)、柱塞(2)、限位块(7)及限位块固定装置(8);耳环(1)通过螺纹与柱塞(2)下端连接;限位块(7)通过限位块固定装置(8)固定在柱塞(2)的上端;  缸筒总成包括柱塞套管(3)、柱塞套管压盖(4)、锁圈(5)、缸筒(6)和耳轴(9);柱塞套管(3)内装有密封组件用于柱塞密封,柱塞套管压盖(4)通过螺纹与缸筒(6)下端连接,并把柱塞套管(3)压在缸筒(6)和柱塞套管压盖(4)之间,锁圈(5)安装在柱塞套管压盖(4)的上端;耳轴(9)焊接在缸筒(6)上部;  可控阻尼阀总成包括阻尼阀体(10)、阻尼阀芯总成(11)、副蓄能器座(20)、节流阀a(14)、节流阀b(17)、开关电磁阀a(15)、开关电磁阀b(16)以及放气螺塞(12);阻尼阀芯总成(11)通过螺纹安装在阻尼阀体(10)的内部,阻尼阀芯总成(11)将阻尼阀体(10)的内部分成上、下两个腔;阻尼阀体(10)正面上共布置有上、下两排且左、右对称的四个阀座;位于上面一排的两个阀座用于安装开关电磁阀a(15)、b(16),这两个阀座的底孔与阻尼阀体(10)内部的上腔相通;位于下面一排的两个阀座用于安装节流阀a(14)、b(17),这两个阀座的底孔与阻尼阀体(10)内部的下腔相通;从阻尼阀体(10)的上表面垂直向下加工有两个连通孔,两个连通孔左、右对称,左侧的连通孔连通位于左侧上、下两个阀座,右侧的连通孔连通位于右侧上、下两个阀座;两个放气螺塞(12)分别用于封堵左、右两个连通孔;阻尼阀芯总成(11)包括阻尼阀芯体(21)、常通孔螺栓(22)、压缩阀片组(23)、伸张阀片组(24)和紧固螺母(25);阻尼阀芯体(21)的中心有用于安装常通孔螺栓(22)的中心孔,并在圆周方向有四个压缩阀孔(26)和四个伸张阀孔(27)间隔排列,且在阻尼阀芯体(21)的上表面压缩阀孔(26)的端面高于伸张阀孔(27)的端面,在阻尼阀芯体(21)的下表面压缩阀孔(26)的端面低于伸张阀孔(27)的端面;在阻尼阀芯体(21)的上表面对应四个伸张阀孔(27)的位置,加工有放射状的伸张阀孔槽(28),在阻尼阀芯体(21)的下表面对应四个压缩阀孔(26)的位置,加工有放射状的压缩阀孔槽(29);常通孔螺栓(22)和紧固螺母(25)把压缩阀片组(23)和伸张阀片组(24)分别固定在阻尼阀芯体(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副蓄能器座(20)安装在阻尼阀体(10)上;  柱塞总成装在缸筒总成内,可以进行轴向运动;缸筒总成与可控阻尼阀总成固定连接成一体,连接方式是阻尼阀体(10)的下端止口插入缸筒6的上端并在圆周方向连续焊接一圈;主蓄能器(13)通过螺纹安装到阻尼阀体(10)上;副蓄能器(19)通过螺纹安装到副蓄能器座(20)上;防尘套(18)下端连接柱塞(2),上端连接柱塞套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成陈思忠赵祥君杨林张斌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