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油气弹簧的车高调节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7892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油气弹簧的车高调节装置及方法,属于具有调整弹簧或减振器特性、调整车辆支撑面与弹簧悬架部分之间距离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以在设定范围内任意调节车高,对于车辆的恶劣路面通过性能、行驶稳定性、空投空运适应性和地雷防护性能都有显著提高。调节装置包括油气弹簧、上横臂、下横臂、上限位、下限位、闭锁阀、充放油阀、油箱、高压油泵,通过压力装置将高压油定量充入到油气弹簧中,进行任意高度的车高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调节装置不改变现有车辆结构、不影响车辆性能,成本低,便于安装和便于车高调节,安全性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具有调整弹簧或减振器特性、调整车辆支撑面与弹簧悬架部分之间距离领域,具体讲涉及。
技术介绍
典型的轮式车辆行走装置是由车轮、悬架系统导向机构、弹性元件、阻尼元件及悬架上下限位装置构成的。对于装有普通悬架系统的机动车辆,其车身高度无法根据载荷变化情况进行调节,因此车辆载荷的大范围且较频繁的变化,会加剧轮胎的磨损,增加轮胎滚动阻力,同时车身姿态的变化会增加空气阻力,影响车辆操作稳定性,增加油耗;车身高度的变化会减少车轮上跳或下跳的动行程,增加悬架的击穿概率,破坏舒适性,降低车辆的通过性。因此,车高调节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诸多性能,在机动车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车高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停车水平控制、特殊行驶工况高度控制和自动水平控制。停车水平控制是停车后,当车上载荷减少而车身上抬时,控制系统能自动的降低车身高度,以减小悬架系统的负荷;特殊行驶工况高度控制是车辆高速行驶时,主动降低车身高度,以改善行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气动特性,当车辆行驶于起伏不平度较大的路面时,主动升高车身,避免与地面或悬架的磕碰;自动水平控制是车身高度不受载荷影响,保持基本稳定,姿态水平,提高行车安全性,现代车辆车高控制系统有油压式和气压式两种,油压式用于油气弹簧悬架系统,气压式用于空气弹簧悬架系统。油气弹簧是一种特殊的空气弹簧,它的弹性元件是封闭在工作气室内的惰性气体,在气体和活塞之间引入油液作为力的传递介质,同时起到阻尼元件的作用,吸收振动能量,减少车体振动,提高车辆的越野能力和通过性能。油气弹簧有结构紧凑、减振效果明显、 固有频率低、便于安装和便于进行车高调节等优点。搭配油气弹簧的车辆大多具有车高调节的功能,即通过外接的压力装置,调节油气弹簧中的油液体积,进而进行车高调节。关于车高调节装置现有技术包括申请号为CN97112348. 9、专利技术名称为“车高调节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合理地进行必要的车高调节,改善汽车在高速公路的缓弯道等上行驶的平衡性。 其技术方案为车高传感器检测相对于底盘的车身高度,在每个周期T取入车高传感器的检测输出,只有当多个周期中连续几次η超过调节阈值时,才仅在比周期T短得多的时间t 内向调节气垫空气压力的调节阀机构送出控制输出。方案中含有的车高传感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申请号为CN97112494. 9、专利技术名称为“车高调节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车高调节装置,其是用机械车高调节装置的调节阀进行降下操作和车高调节,调节阀备有流入端子、输出端子、放出端子、信号端子和机械变位输入机构,当信号压被供给到该调节阀的信号端子时,表示输出端子闭塞区域的下限值和上限值一起向减小车轴与底盘之间距离的方向变更,使车身降下,在该位置进行车高调节。又如申请号为CN98120646. 8、专利技术名称为“独立悬架式空气悬架车的车高调节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在车辆停止时,能防止车辆过分接近路面及车身更加倾斜,设在底盘与独立悬架的左右轮之间的左右空气弹簧支承着底盘,车高调节阀设于连接空气弹簧与空气箱的空气管路,向空气弹簧给排空气箱内的压缩空气,在底盘与车轮之间设有左右车高传感器,其电气检测左右的车高,控制器通过计算检测出的左右车高的平均值,向空气弹簧供给或排出压缩空气,以控制车高调节阀,使上述平均值成为左右的车高基准值。本专利是利用气压式空气弹簧悬架系统调节车高。申请号为CN201010222799.0、专利技术名称为“车高调整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一种车高调整装置,由被支持在车轮侧部件上的带细径螺纹部的弹簧下座部件、与该弹簧下座部件相螺合的支撑在上述车体部件上可旋转的车高调节螺母构成;其通过放置各种规格调整垫块,提高了整车车高调节范围。申请号为CN201010515934. 0、专利技术名称为“全自动机械式车高调节油气悬架”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技术方案为油气弹簧上支座、油气弹簧上缸筒和油气弹簧下缸筒,三者固连形成缸体;低压蓄能器、高压蓄能器和阻尼阀均为外置,与油气弹簧上支座上相应接口连通;活塞杆,其沿油气弹簧下缸筒内壁上下滑动;调节杆,其为中空杆,可沿调节套管内壁上下滑动,上端与油气弹簧上支座上的调节杆接口连接,下端设有导入阀和调节杆油孔,下部侧壁设有泄油孔和感应通道;调节套管,其为中空杆,固定在活塞杆内壁上,与调节杆和活塞杆同轴,上下两端设有密封环,其下端设有导出阀和调节套管油孔。上述的车高调节系统存在的问题有或者需要在原有车辆上增加昂贵的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增加了系统复杂程度,提高了车辆成本;或者实际应用中的车高调节系统只能将车高调节至某几个设定高度,不能实现车高任意可调。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专利技术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在对原有车辆改动较小的基础上即可实现车高任意可调的装置,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高调节系统和一种简便易行的车高调节方法,所述装置利用通用的车辆悬架系统,基于油气弹簧的特性进行车高调节,在不改变现有车辆结构、 不影响车辆性能的前提下,解决了车高调节装置不能任意车高调节的问题,所述方法可以实现车高在设定范围内任意调节,对于车辆的恶劣路面通过性能、行驶稳定性、空投空运适应性和地雷防护性能都有显著提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油气弹簧的车高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油气弹簧、上横臂、下横臂、上限位、下限位、安装附座和车轮总成,所述油气弹簧包括销耳、连接体、气缸、油缸、浮动活塞、主活塞、主活塞销耳;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弹簧闭锁阀、系统闭锁阀、 充放油阀、油箱、油源和油管路;所述油气弹簧和所述油箱之间设置所述系统闭锁阀,所述油气弹簧的气缸和油缸之间设置所述弹簧闭锁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油源置于所述油箱内,所述油气弹簧、油管路、充放油阀和油箱依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油源为高压油泵。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油箱包括高压端和低压端。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下限位的位置可通过调整块或下限位帽调整。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调整块包括调节螺杆、调整块上半部分、调节垫片和调整块下半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下限位帽包括限位帽本体和调节垫片。一种基于调节装置的车高调节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将所述弹簧闭锁阀和系统闭锁阀打开,充放油阀与油箱的低压端连通,此时车高降至最低位;步骤2 将所述弹簧闭锁阀关闭,系统闭锁阀打开,充放油阀与高压油泵连通,此时车高升至最高位;步骤3 将所述弹簧闭锁阀打开,系统闭锁阀关闭,充放油阀与油箱的低压端连通,此时车高降至最低位;步骤4:将所述弹簧闭锁阀关闭,系统闭锁阀打开,充放油阀与高压油泵连通,此时车高升至最高位;步骤5 将所述弹簧闭锁阀打开,系统闭锁阀关闭,充放油阀与油箱的低压端连通,此时车高调整至设定高度;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车高任意可调车高任意调节所需的下限位高度调整装置,它在悬架系统运动方向上通过增减调整垫的厚度,实现悬架系统下跳行程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可调,进而改变油气弹簧油缸中的油量,实现车高在设定范围内任意高度可调;2)低成本本专利技术车高调节装置是在基于油气弹簧的通用车辆悬架装置中增加增加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油气弹簧的车高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油气弹簧(1)、上横臂(2)、下横臂(3)、上限位(4)、下限位(5)、安装附座(6)和车轮总成(7),所述油气弹簧(1)包括销耳(8)、连接体(9)、气缸(10)、油缸(11)、浮动活塞(12)、主活塞(13)、主活塞销耳(1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弹簧闭锁阀(15)、系统闭锁阀(16)、充放油阀(17)、油箱(18)、油源(19)和油管路(20);所述油气弹簧(1)和所述油箱(18)之间设置所述系统闭锁阀(16),所述油气弹簧(1)的气缸(10)和油缸(11)之间设置所述弹簧闭锁阀(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辉杜志岐李而康于广春郭晓燕宋慧新陈轶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