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控制阀的油气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42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有控制阀的油气弹簧,油气弹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控制阀总成、油气弹簧缸体以及连接两者之间的高压软管。使用分体式结构,将控制阀总成固定到车架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只有油气弹簧缸体本身会随着车架与车桥的相对运动而发生摆动,减轻了油气弹簧参与摆动的重量,并减小了惯性运动,同时改善了控制阀的工作环境,相比于刚性连接,提高了油气弹簧抗冲击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控制阀的油气弹簧,属于液压机械和机 动车应用领域,特别涉及油气弹簧中控制阀与缸体和车体之间的特殊 装配方法。技术背景悬挂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 接装置的总称。从通俗意义上讲,悬挂系统由弹性元件、阻尼元件和 导向装置等组成。现有技术中,除去油气弹簧,车辆悬挂系统所使 用的弹性元件种类还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橡胶弹簧 和气体弹簧。钢板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的单位质量储能比较 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吸收振动能量很有限,且质量较大;同时弹簧刚度均呈线性特性,不能根据车辆行驶在不同等级路面而发生变化, 从而无法实现车辆平顺性的最优化。橡胶弹簧则是利用橡胶本身的弹 性来吸收振动能量,但寿命较短,易于老化,所以应用范围较小。气 体弹簧一般是以惰性气体(氮)作为弹性介质,刚度曲线呈现出很好的非线性特性;同时它的储能比很大,但其本身只能吸收和释放部分 路面激励对车体产生的冲击,要消耗大部分振动能量,满足车辆的行 驶要求还需外加减振装置,而且气体弹簧本身也不具有导向作用。近些年来,油气弹簧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一些工程车辆以 及军用特种车辆上都有所应用,与以上几种弹簧形式相比,油气弹簧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非线性变刚度特性由于油气弹簧使用高压惰性气体(氮气)充当传统意义上的弹性 元件,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刚度及渐增性特点,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满 足车辆平顺性及稳定性要求。当车辆在平坦路面行驶时,油气弹簧的 相对伸縮量较小,惰性气体所产生的刚度也较小,可以充分满足乘员的舒适性要求;当车辆在起伏地行驶时,动行程增大,使得油气弹簧刚度变大,能够吸收较多的冲击能量,从而保证了乘员的安全性。另 外,针对载荷变化较大的车辆,油气弹簧的变刚度特性能够使车身固 有频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以便提高车辆的平顺性。(2) 非线性阻尼特性按不同节流方式所组成的阻尼阀,加装在油气弹簧上,也具有非 线性阻尼特性,产生的阻尼力和阻尼系数都随着车架与车桥相对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加装阻尼阔后,油气弹簧同时起到了减振器的 作用。(3) 车姿调节功能油气弹簧通过附加一套车姿调节系统,还可以实现车体的升降, 前后俯仰和左右倾斜,以便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对于车姿的调节功能 通常只有在主动悬挂中才能实现,体现出油气悬挂的优越性和良好的 发展前景。现有油气弹簧的不足之处(1) 油气弹簧在加装了阻尼阀后,虽然具备了衰减振动能量的功 能,但是其结构形式和尺寸一旦确定,阻尼特性就无法再根据路况的 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不能使车辆在各种路面上行驶时都达到 最优的行驶要求。(2) 对于外加控制阀可进行阻尼调节的半主动悬挂,理论上虽己有提及,但如何保证整套系统的可靠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也是有待解决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 控制阀的油气弹簧,主要用于更好地衰减车身振动,以达到进一步提 高车辆的安全性、平顺性以及越野速度的目的。油气弹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控制阀总成、油气弹簧缸体以及连 接两者之间的高压软管,油气弹簧缸体包括缸筒、活塞杆总成、支承 总成和接头总成。控制阀总成的入口端和与缸筒上端相连的上接头总成之间通过第一高压软管连接;控制阀总成的出口端和油路接头之间通过第二高压软管连接。油路接头与缸筒之间首先通过螺纹连接,再使用焊接方法将二者 焊牢,油路接头连接在缸筒的下端。控制阀总成的入口端和与缸筒上端相连的上接头总成之间通过第 一高压软管连接;控制阀总成的出口端和缸筒之间通过第二高压软管 连接,第二高压软管连接在缸筒的下端。控制阀总成固定在与油气弹簧缸体邻近的车架上。本技术解决了上述现有油气弹簧中存在的不足,采用了高压 软管来实现控制阀总成与油气弹簧缸体的连接,和刚性连接相比,高 压软管更能够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不规则力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 油气弹簧的可靠性。此外,使用分体式结构,将控制阀总成固定到车 架上,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只有油气弹簧缸体本身会随着车架与车桥 的相对运动而发生摆动,减轻了油气弹簧参与摆动的重量,并减小了 惯性运动,同时改善了控制阀的工作环境,相比于刚性连接,提高了 油气弹簧抗冲击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带有控制阀的油气弹簧结构图; 图2为带有控制阀油气弹簧中上接头总成结构图; 图3为带有控制阀油气弹簧中油路接头结构图; 图4为带有控制阀油气弹簧中缸筒结构图; 图5为用于连接油气弹簧中控制阀总成的阀体支座主视图; 图6为阀体支座的A—A剖面图。 图中A—活塞杆油腔,B—活塞杆气腔,C一环形油腔,D —缸筒油腔, l一活塞杆,2 —缸筒,3 —第一高压软管,4一第二高压软管,5 —下 支承总成,6 —下接头总成,7 —浮动活塞总成,8 —活塞总成,9 —上 接头总成,IO —控制阀总成,ll一油路接头,12 —焊接,13—阀体支 座,14一油气弹簧缸体,15 —光孔,16—阀底面,17 —第二螺纹孔, 18 —螺纹,19一第一螺纹孔,20 —支座螺纹孔,21 —支座背面,22 一支座底面,23 —第三螺纹孔,W—孔间距,Y—距离,I 一节流阀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油气弹簧总成。油气弹簧包括控制阀总成10、油气弹簧缸体14和连接在两者之间的高压软管。中空的活塞杆1套 装在缸筒2内,活塞杆1的上端装有活塞总成8,下端装配有下接头 总成6,形成端部封闭,以便通过连接件和车桥的连接臂相连。活塞 杆内腔装有浮动活塞总成7,将活塞杆内腔分成两个腔室,其中上腔 室充满油液,称为活塞杆油腔A,下腔室根据车辆静载充入对应的高 压惰性气体,称为活塞杆气腔B。缸筒2上端装配有上接头总成9, 并形成端部封闭,以便通过连接件和车厢或车架的连接臂相连;缸筒 2下端装有下支承总成5,主要对活塞杆1起到导向和支承的作用, 这样就在活塞杆1和缸筒2之间形成了缸筒环形油腔C,在缸筒2、上 接头总成9以及活塞总成8之间形成了缸筒油腔D。从图中可以看出, 缸筒油腔D通过活塞总成8的中心孔与活塞杆油腔A连通;在油气弹 簧工作过程中,由于活塞总成8中心孔足够大,所产生的局部和沿程 压力损失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缸筒油腔D与活塞杆油腔A的压力是相 等的,同时还等于活塞杆气腔B的气体压力。如图l、 2和3、 4所示,第一高压软管3的一端与上接头总成9 的第一螺纹孔19相连,另一端则与控制阀总成10的入口相连;第二 高压软管4的一端与控制阀总成10的出口相连,另一端则与油路接 头11的第二螺纹孔17相连;油路接头11通过螺纹18与缸筒2上的 第三螺纹孔23相连,拧紧后通过焊接12将油路接头11焊牢在缸筒 2上,这是因为油路接头11并不需要拆卸,其主要作用是避免当缸 筒2壁厚较薄时与第二高压软管4连接的拧紧力矩不够,从而导致漏 油现象的出现。当然,在缸筒2的壁厚能够满足拧紧要求时,可以将 第二高压软管4与缸筒2直接相连,而不使用油路接头ll。如图l、 4所示,第三螺纹孔23位于缸筒2的下端,这主要是为 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确保活塞总成8在缸筒2内往复运动时与第 三螺纹孔23不发生干涉,最终保护活塞总成8上的密封和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控制阀的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油气弹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控制阀总成、油气弹簧缸体以及连接两者的高压软管,油气弹簧缸体包括缸筒、活塞杆总成、支承总成和接头总成,所述控制阀总成的入口端和与缸筒上端相连的上接头总成通过第一高压软管连接;控制阀总成的出口端和缸筒通过第二高压软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亮陈轶杰李晓雷管继富黄华赵力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